洛阳话:担待

洛阳土语不简单,随便说一句单词可能都来自古语。今天写其他土话,不由自主的写出了“担待”。百度一下,就知道这句话不简单。

担待dān dài:1.不予计较;原谅 2.指承担责任。语出《红楼梦》第五十回:"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这里说的是原谅。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她扳住洋炮,苦苦哀求,请他担待这一回。"这里说的还是原谅。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四:"怕是出不起花销吧?我来替你担待一两年。"这里变了,是承担的意思。

担待一词过去在洛阳经常使用,特别是那些有文化的老人:“招待不周,多多担待。这是结婚酒席后送客人的谦辞。”“你在家是长子,这大旗得竖起来,不能和弟弟、妹妹计较,多担待,长兄为父吗,你爹已不在啦,以后就得看你支撑场面啦。”说这话儿的一般都是巷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或大舅。

担待:绝非原谅那么简单,担当责任,赡养母亲或帮助爹妈抚养弟弟、妹妹这都是担待、担当。遇到分遗产时,大哥还得担待,少要或不要,多给弟弟,这就是传统。

家父向人家道歉赔礼也说这话儿:我没教育好孩子,请您多担待....当父亲说出这话儿,当儿子的当警醒了,牢记这个场面,为了儿子“老脸”都不要啦,我们这些当儿子的得知道维护爹爹的尊严,不要给“老掌柜”办不长脸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