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部电影在美国打败过世界大片前十名的《飘》,在新加坡连放120天,是什么电影?

旦青白


首先关于你这问题,我查了一些资料,着实没有找到符合标准的。

第一,《飘》是一部小说,根据它改编的电影叫《乱世佳人》,而《乱世佳人》在美国电影协会的前一百名中,先是排第四,现在排第五。

第二,《乱世佳人》的上映时间是1940年,而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行业正在接受最惨烈的战火影响,在当时的国际电影市场上并没有什么电影拍摄。

第三,如果要论早期中国电影中,对外国影响最大的,特别是对亚洲国家的影响,那就只有可能是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了。

但是《少林寺》是在1982年才开始公映的,显然不可能跟《乱世佳人》进行一个什么年代对比了。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真有什么中国的顶级大片被我遗漏了,这也是说不准的。


日常胖一回


是电影《刘三姐》


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今长春电影集团公司)在广西桂林拍摄了一部描述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电影,是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影片以广西特色的彩调剧为片中的歌曲蓝本,是著名导演苏里代表作。



主演黄婉秋,1943年12月1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14岁就登台演出,1961年在电影《刘三姐》中扮演了刘三姐而一举成名。


该片在华语地区和亚洲广受好评,香港放映时曾和好莱坞电影打擂台,连映数十天创造至今无法突破的票房奇迹,在新加坡上映时,也创下了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电影放映纪录,在马亚西亚,这部影片被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


此外,影片《刘三姐》在美国放映时,曾打败世界名片《飘》的纪录。


电影造成的拍摄地阳朔也因此一夜成名。


附:刘三姐的传说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三妹解音律,游戏得道。尝往来两粤溪峒间,诸蛮种类最繁,所过之处,咸解其言语。遇某种人,即依某种声音作歌。与之唱和,某种人奉之为式。尝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粤民及傜、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土人因祀之于阳春锦石岩。岩高三十丈许,林木丛蔚,老樟千章蔽其半,岩石有石磴,苔花绣蚀若鸟迹书,一石状如曲几,可容卧一人,黑润有光,三妹之遗迹也。月夕辄闻笙鹤之音。岁丰熟,则仿佛有人登岩顶而歌。三妹今称歌仙。凡作歌者,毋论齐民与俍、瑶、僮人、山子等类,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录焉,不得携出,渐积遂至数箧,兵后,今荡然矣。”


注: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首。

万里长空夜未央


好象是刘三姐,确实听说有这回事,而且不仅新加坡,马来等地也创造了票房奇迹,入选十大影片。以前报纸登过,应该可信度较高,因为当时没有自媒体和网络,报业从业人员还是比较要脸的。


斯帕斯基


小时候看到的电影阿诗玛觉得很棒


坚冰888


一江春水向东流


麻子娘娘1


作为五十多岁的我,儿时记忆里,唯一看电影流泪的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铭熙6


那个年代符合条件的可能是天涯歌女或者马路天使。就是赵丹周旋演的电影。新加坡应该有大量华人观众喜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