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客刺杀中,为朴正熙挡了一枪的夫人陆英修,是个怎样的人

1974年8月14日,正值韩国的盛大节日——光复节,韩国全体民众都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

上午10时,总统朴正熙携夫人陆英修准时出现在了国立剧场,全场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朴正熙开始了他的主题演讲。正在此时,台下传来一声沉闷的枪响,但朴正熙似乎太过陶醉,丝毫没有觉察到危险正在逼近。

紧接着,一名黑衣男子迅疾冲向了主席台,扬起手中的手枪,对着朴正熙连开数枪,机警的朴正熙躲在了演讲台后面,紧挨着朴正熙的陆英修,为朴正熙挡了一枪,不幸脑部中弹,血染当场。

随后,总统警卫制服了行刺凶手,他是一名来自日本的朝鲜人文世光。据文世光供述,因为太过紧张,他第一枪居然射中了自己的大腿,后面几枪都没能射中朴正熙,反而误伤了陆英修(也有说是陆英修挡住了子弹)。

陆英修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虽经医生全力抢救了6个小时,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

(朴正熙与陆英修旧照)

第一夫人的遇刺,让韩国举国震动。30万市民自发来到陆英修的灵堂前吊唁,祭奠这位在全韩市民心目中贤良淑德、最受欢迎的国母。

陆英修确实配得上这些赞誉,她一生都在为家庭、丈夫、国家呕心沥血,尽心尽力。

一、兼爱天下的富家千金。

陆英修的父亲陆钟宽是忠清北道沃川地区的大地主,母亲是高丽朝贤臣李齐贤后人。陆英修出生后,一家人居住在父亲花巨资购买的别墅里,吃穿不愁,生活富足。

幼时的陆英修聪慧伶俐,学业优秀,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佼佼者。同时,陆英修还特别喜欢帮助贫家同学,经常资助同学学习用具,隔三差五还叫上穷困同学到别墅吃饭。上高中时,把父亲给的零用钱送给家庭困难的同学。

(陆英修全家福旧照)

二、穷困潦倒的军嫂。

陆英修长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经人介绍,认识了陆军少校朴正熙,两人一见倾心,彼此爱慕。但父亲对军人有天生的排斥情绪,加上朴正熙家境贫寒,因此他始终不同意这门婚事。甚至陆英修和朴正熙举行婚礼的当天,父亲都没有出席。

朴正熙当时的军饷十分微薄,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好在母亲对女儿不离不弃,始终陪伴在她的身旁。陆英修为了贴补家用,卖光了母亲为她准备的丰厚嫁妆,家庭生活穷困潦倒,捉襟见肘。

两人婚后住在租来的破旧房子里,雨天一片泥泞,夏天酷热难当,甚至没有厨房和水井。陆英修就自己动手,翻修房屋,在阳台上搭建简易灶台,每天到邻居家取水。

陆英修和邻居家相处和睦,经常一道买菜。但邻居很少看见陆英修买肉食,还误以为他们一家是素食者。尽管生活拮据,但陆英修精打细算,将每笔开支详细记载,同时精心照顾朴正熙的日常生活,尽量让朴正熙吃饱穿暖。

对于这段生活,朴正熙曾在日记中写道:“贤妻英修是我心灵的母亲,面对一无所有的出租房生活,她从不气馁,给了我唯一的乐园,是我的心灵栖息地。”

就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生下了大女儿朴槿惠。

(陆英修亲民旧照)

三、亲民得体的第一夫人。

1961年5月,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掌控了韩国实权。1963年10月,朴正熙代表共和党竞选总统时大获全胜,成为韩国总统,陆英修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第一夫人。

但贵为第一夫人的陆英修,依然没有丢掉她的本色,“我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从没奢望自己成为第一夫人,我不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麻烦”。

她首先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英语,专研社会学、新闻学、国际政治等,力求能胜任第一夫人的工作。

其次她特别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每天处理大量来信,凡是能亲自处理的,绝不给政府为难。实在无能为力的,才转交有关部门解决。以至于民间传言,“凡是寄给第一夫人的信件,都能得到回复和解决”。

陆英修除了青瓦台,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孤儿院、贫困区、医院、敬老院等,她努力成为朴正熙的眼睛和耳朵,帮助总统了解民间疾苦,慰问底层百姓,为朴正熙赢得了不少正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民众对朴正熙独裁统治的看法。

陆英修还一手筹建了多个慈善组织,关注贫困市民和弱势群体,及时给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

陆英修被刺后,朴正熙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为表达他对陆英修的挚爱,情深意笃的朴正熙再没结婚,他要用余生里的每一天来怀念这位贤德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