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妻与初恋,孰为最

个人认为:世间有二美:断臂维纳斯,残稿《红楼梦》。

残归残,但看见维纳斯的残臂,能想见她的玉指;看见山涧一只蝌蚪,能闻蛙声出十里山泉;看见《红楼梦》极细微处,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红楼岁月;而透过黛、钗判词,可以窥见《红楼梦》的结局。

判词二十字,半部《红楼梦》。

我们一起解读《红楼梦》钗黛判词蕴含的宇宙密码。《红楼梦》第五回:

宝玉看了又不解。又去取那正册看时,只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诗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两株枯木,合而为一个“林”字,与“一围玉带”一起,代指“林黛玉”。“雪”与“薛”同音,簪和钗都是古代妇女的首饰,双股的“簪”叫“钗”,故雪中一股金簪暗示“薛宝钗”。

钗黛合一,林黛玉和薛宝钗共用一段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段判词,道尽红楼作者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也基本能还原贾宝玉的现实生活。

个人从三个方面解读一下这段判词,看完之后,相当于看了半部红楼。一起来看。

第一,联系上文,“玉带林”三字,显然是“林黛玉”三字的反读。由此认为:“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整句都需要反读。

反读之后是这样的:“埋里血沾巾,挂衷林黛玉。”

由此判断:林黛玉死于贾宝玉之前,作者衷心挂念林黛玉,表达对林黛玉的态度,有所避讳,需要非常晦涩,照顾他人情绪。照顾谁?

第二、整篇判词首四字倒读,是:“金玉堪可!”

堪可,是适合、正好的意思。宋.司马光 《与吴丞相书》:“ 光愚戇迂僻,自知於世无所堪可,以是退伏散地,苟窃微禄,以庇身保家而已。”元.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先生,好,好,好,堪可贫僧备斋,看有是么人来。”

而“金玉良缘”,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宝玉,代指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

由此判断: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第三,咏絮才指谢道韫少女时故事,而停机德是乐羊子妻为人妇的美德。

先说“咏絮才”,出自《世说新语》。谢太傅出句:“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对曰;“撒盐空中堪可拟。”(谢朗对句中亦有“堪可”二字,证前述“金玉堪可”不虚。)少女谢道韫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一时传为美谈。

再看“停机德”,出自《后汉书》。书中说乐羊子远出求学,不久中断学业回家。他妻子正织布,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告诉乐羊子学业中断将如停机一样前功尽弃,让乐羊子惭愧感激。

从“咏絮才”,我们无法判断林黛玉是否嫁给贾宝玉;但从“停机德”,我们完全看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生活。

由此判断:“停机德”证明“金玉堪可”。

作者写黛钗合一的这段判词时,是怎样的心情呢?想起了乾隆皇帝怀里抱着令妃却想起了大明湖畔夏雨荷的情境,生活在现实的温暖里,回忆这初恋的甜蜜往事……

老婆敏感的发现了,问你是更爱她一些,或者更爱初恋一些,这是你无法启齿的那种复杂感情。

贾宝玉到底会不会娶薛宝钗?问问你自己吧。你年轻时大概也会干嚎非谁不娶,若干年之后一看,儿女生了七八个,老婆却并非那个心里的谁。贾宝玉喊了一句“林妹妹”,咿咿呀呀唱“金玉良缘将我骗骗骗...”,突然画风一变,和薛宝钗跳起了国标舞,人性如此,没啥稀奇。

综合判断:贾宝玉和薛宝钗磕磕绊绊进入婚姻殿堂,婚后生活美满,但贾宝玉检点自己的幸福生活时,蓦然想起已故的林妹妹,突然又觉得背叛了爱情,十分讨厌自己,于是残忍自宫了《红楼梦》的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