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的“戒尺”该不该重新回到老师的手里?

浪尖上的猪头


现在的孩子很顽皮,但是跟他讲道理吧,他又听不进去。这让老师苦恼的说不出话来,甚至厌倦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在以前传统教育的影响之下,很多老师效仿着古人。他们手中也准备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充当戒尺。而戒尺的目的就是教育那些不听话的孩子。

从现在的教育制度来看,戒尺早已经被淘汰掉。毕竟教育是需要从孩子内心出发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的方式,如果只是一味地打学生来维护课堂纪律,那么这样的情况又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要明白现在可以不是古时候呀!

话又说回来,毕竟人们对于过往的教育方式无法剔除,很难接受新的教育方式。所以在某些学校某些老师可能还会这样惩罚学生。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适当惩罚但不能过分惩罚

我是很赞同老师拿戒尺教育孩子的,但是现在的这个社会,你不能将孩子打伤呀!轻轻地施以惩戒能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反省自己就行。有些老师惩罚学生也是挺狠心的,把孩子的手都打肿了。

不可一视同仁

关于戒尺能否回到教师手中,这样看班级学生的情况。不能把规则定得太死,有些班级确实出现相当顽皮,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如果不好好管教是对他不负责任,也是对其父母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不负责任。

老师和家长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出现孩子顽皮,甚至做出一些出格行为,这跟他所处的环境必然有所联系。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关注孩子,考虑孩子的将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施加一些手段来防止孩子误入歧途。虽然提倡爱的教育,但是有时候也要视情况而定,量力而行。


教育咪咪哒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11月22日,人民日报上终于传来一则好消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召开了由教师、学生、家长、心理学专家、法律界代表参加的听证会,正酝酿推出教育惩戒制度治理熊孩子。从下面一边倒“支持”的评论来看,我们的教育是多么的需要惩戒权。

我们每个家长都在养孩子,如果只管孩子吃喝拉撒并不难,最难的其实是孩子的教育。当孩子在成长中,靠鼓励、赏识、说服这些教育方式都不管用的时候,我们家长自己都会采取一些惩戒手段武力“征服”。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可见师生关系在古代如同父子关系,因此我们说老师是世界上唯一真心对他好而又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多数老师对待学生,如同父母的心情“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

记得前些年,我市一位教师因学生犯错,惩戒了学生,被家长(离异)一顿暴打,被打学生家长直接告到教育局说孩子精神上已出现问题,要求老师巨额赔偿。后来局里处分了老师,还要求老师赔礼道歉。听说老师真的去下跪赔了礼道了歉。

当我校组织学习此次文件时,我们无不心惊胆寒,教师的尊严何在?教师还有什么惩戒权?后来我们都如履薄冰,当孩子犯错需要惩戒的时候,我们都小心翼翼的事先告知家长,先征求他们的惩戒意见。

今天,终于有一所学校敢于先行,讨论惩戒熊孩子的教育手段,强烈呼吁国家立法机构,进一步规范完善,还教师教育的惩戒权,让教师“站”着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生活科创


“戒尺”的回归

做教育的人们终于被气炸了!

率先沉不住的几个省市,已经抛出文件公之于众,核心概念:惩戒。

老师们并未欢呼,但心中还是平添了一份喜意。这些年老师们虽秉承师道,但越来越裹腿束手。特别是尚未修成正果的老师,面对熊孩子们极具创意的攻势,本就渐趋下风,哪成想越来越多的熊家长们,还争先恐后的助威甚至助战。如今惩戒一出,老师们本就手握教鞭,自然就联想到了戒尺的回归,也真的没什么过分。

轮到家长们蒙圈了。原本指责学校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理直气壮!既有法可依又不缺显见的例证,甚至一些恶作剧的熊家长竟然想到了钓老师的鱼!如今突然遇到了“惩戒”,这是几个意思?家长们也自然的联想到了戒尺。他们当中也有领教过戒尺威力的,但更多的还是,从比他们大一号或者更大号的家长那里听说的,可没听过他们有多少指责和怨恨呀,甚至品尝过滋味儿的,叙说起来还显得颇有情趣。

联想归联想,惩戒肯定不会让戒尺回归,这一点老师和家长自然清楚,但惩戒终于在批评教育和体罚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回想蒙童年代,京郊农村小学。老师请家长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家长到学校,急脾气的父亲不由分说,先给咱一顿胖揍,这也只是问题解决的序曲。老师一面护着我,一面拦着暴怒的父亲。稚嫩的小心脏儿,哪里承受的了如此的阵仗,老师就是救世主、保护神,其高大形象在家长的助力下,越发的不可动摇。

我还曾有幸为老师精心修制了一根“教鞭”,可也没获得免除品尝它威力的特权。多文明的戒尺呀,若每次的惩罚都只由你来完成,我还惧怕个球呀!

如今长大成人,竟也成了教师队伍的一员,而且还有了指导老师们,如何成为优秀教师的机会,可很少提到戒尺。

戒尺的威力原发于人心。你若认定了心善,那便是教育;你若认定了心恶,那便是摧残。

其实,戒尺真的算不了什么,它和它的威力看的见、摸的着。可无形戒尺的威力,你又如何裁定呢?

有些看似聪明的家长,用一次次聪明的作为,不断的展现着愚蠢。老师却在功利、无能的指责声中,被迫变得聪明。

请都把气息放平,把心尽可能的摆正。惩戒就是有形的批评,惩戒就是无形的戒尺!大人们尽管说话,可也别忘了听听孩子们的意见,毕竟惩戒的威力和成效,最终还得由他们来检验。


田家大院田老大


我觉得教育是少不了惩戒的,缺少惩戒很难教育好孩子,这就像我们成年人要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样。

我家孩子的老师为了能让孩子好好学习,可谓是煞费苦心,软硬兼施,孩子按照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贴贴,集够指定的小贴贴,就可以到老师那里换取棒棒糖,我家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从一年级开始这个老师就这样激励孩子。

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为了吃到棒棒糖就努力的,有的孩子就是不学怎么办?老师又找了一个小木棍,在棍子外面缠上好几层报纸,用胶带粘好,谁不听话就打他的屁股。

我是理解这位老师的,也不反对老师的做法,这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她的做法只不过是想让孩子好好学,而且她没有不分轻重的打孩子,不要说这样做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有了自尊心,孩子就没有自律心了。


沛泽妈读心理


我一年级是在乡村小学读的,那时候条件差,桌子是石头堆砌的,板凳是自己从家里带的。

现在什么都忘记了,就是没忘记棍子敲头的感觉,那叫一个疼啊。

读书前没有见过任何书籍,学了好多天的aoe,要么读音不准,要么写不工整。

自从挨了老师一棍,脑子更不灵光了,同桌的男孩也学着老师打我,吓得我都不敢去上学了。

好在,没过多久我开窍了,成绩一跃全班第一,得了奖状和一个漂亮的铅笔盒,里面还有铅笔,橡皮和削笔刀。

且不说老师用戒尺对不对,但是严师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实“戒尺”从来没有离开过老师的手中,只是更多的老师是用语言,而不是用体罚。

做老师不容易,松散了管不住学生,太严厉了反而适得其反。

不过,尽量还是不要用戒尺育人为好,以理服人,以情化人,用爱心,责任心浇灌出祖国的花朵,岂不更赞?


孙小青


我对老师的戒尺有亲身体验与不同认知,作一交流互补互肋:

一,老师的"戒尺"作用与意义。过去的老师习惯用一把"长尺子"或者"长枝杆\

喜205409161


现在大多孩子对老师和学校不尊重,父母溺爱导致孩子无法无天,无视校规校纪,更有甚者在课堂和老师大打出手。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我们就要仔细想想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第一:孩子家长的无限纵容和溺爱。第二:老师在学生眼中没有威信,认为老师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我认为在现在这个社会有必要把戒尺“请”进教室,戒尺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说戒尺就是用来责打孩子的,而是更好的让孩子们守规矩、尊师重道。责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把戒尺请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就目前来看,学生亟须正确认识老师管教、惩戒的权力,对师长的教导心存敬意。现代戒尺进课堂,要让孩子知道戒尺的意义所在,自古以来,课堂是老师传道授业的神圣地方,愿每个学生心中都放着一把敬畏之心的戒尺,怀着感恩,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适时适度地使用戒尺,不仅能彰显教师的威信,同时亦能对受教育者起到警示作用,进而令旁观者更加敬仰教师,使他们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惩是手段、戒是目的,戒尺为不设而设。戒尺进课堂,班主任也要向其鞠躬行礼,可见戒尺之“戒”不仅对学生有效,教师亦然。教育惩戒期待社会、家庭的理解支持。为什么现在一些老师不愿惩戒学生?原因在于“围观”的压力和社会舆论不理解。

把戒尺请进课堂我是支持的,但是学校方面要做好准备工作,开学前书面告知家长,做好家长思想工作。

以上是我的观点。各位嘴下留情。谢谢


生活不易66


不是要不要,而是给不给。楷书从教42年,现已退休,虽不主张打骂学生,也很少体罚,但以为对学生的惩戒是很有必要,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孩子从身体到心志,各方面仍不成熟,对问题的认识难免有偏差,这就需要外人,尤其是在学校里,就要老师给予适当的外力矫正。这个“矫正”,主要是讲道理,“春风化雨”,但仅仅如此若干时候是行不通的,必须辅以各种规则,包括适当的惩戒。国外一位大家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可惜的是近些年国家的教育政策变了,传统的且证明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摒弃掉了。某些砖家还站在一边正沾沾自喜着,学校都翻了天,学生成主人,教师成了仆人,教师不敢管学生,学生学业每况愈下。

教育的现况呼吁戒尺的归来!


楷书1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有这么一段话:他(寿镜吾老先生)有一天戒尺,但是不常用,最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到“读书”,于是大家就读书。

可见,鲁迅先生认为老师的做法是开明的。看来鲁迅先生是认可老师不用戒尺的。

那么,问题来了,何为“戒尺”?“戒尺”何用?

首先,字面意思看出一二,所谓“戒”含有惩戒、警醒之意,“尺”即是“惩罚”要达到的尺度。

现在问要不要把戒尺带入课堂是个复杂的问题。

也就是说“戒尺”是应该有还是没有的问题。至于是不是用,怎么用是个度的问题。

个人感觉“戒尺”之于现在社会进去课堂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是对“教者”的“尊重”,更有助于“教”的实施。也是诠释“尊师重道”实际体现。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议论这个问题呢?而且,戒尺进课堂也只是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自觉行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之依据呢?

“戒尺”是不是衡量我们教育心态和教育艺术的尺子了呢?

把“戒尺”带入课堂需要勇气,认可“戒尺”带入课堂的家长也需要勇气。

但愿“戒尺”不是碰了孩子,怒了家长,伤了老师,毁了教育。

大家要一团和气!


界沟柳舍生


戒尺可以说是老师的尚方宝剑,震慑住孩子们,这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是现在孩子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捧在手心怕化了,家长都舍不得打更何况老师呢?只不过是老师的一个摆设而已。时间久了,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也不畏惧了。

记得上学期我给三年级的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发现讲台上有一把戒尺,我很好奇就问那个班主任怎么还有戒尺呢?班主任说是某某同学他父母专门给老师配置的一把戒尺,来鞭策这个学生。可见这个父母是恨铁不成钢,把孩子的教育看得很重要。但是这样的父母少之再少了。

现在整个社会都提倡素质教育,师德系统里不允许老师以任何手段来惩罚学生体罚学生,这样使孩子们肆意妄为。有时候老师对孩子们说的过于严厉的话,家长都视为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还会收到家长对老师的责备,以及诉求。与十几年前的教育模式完全不一样了,尤其在城市里,如果孩子们没有受到老师的鞭策,学习谈何容易?自制力如何培养起来呢?

在学校里老师小心翼翼的教学,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老师,老师的压力也蛮大的,更何况用体罚的手段呢?此时非彼时,放弃戒尺,是对老师的一种无形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