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 记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最艰难施工区间

目前合肥已进入“地铁换乘时代”

轨道交通不仅改变了时空

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让便捷出行触手可及

可是这种便捷

离不开许许多多地跌人的付出和努力

今天,带你走进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中

最为艰难的施工区间

一起感受他们的辛劳和不易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巢湖路站至东二环路站,共约3公里长,位于南淝河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上,水文地质复杂,需采用规格较高的围护结构以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施工。

4号线土建5标中的和平路站、东二环路站及巢和区间风井围护结构均采用地连墙施工。其中,巢和区间风井地下连续墙平均深度约40米,最大自重为71吨。场地东侧110Kv架空线距地连墙仅10米,西侧一条DN700钢筋混凝土雨水管道,东侧一条DN800自来水管,距地连墙均不超过1米。工程施工存在着较大的自身施工风险及客观环境风险。

1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市城乡建委轨道站深知此项工程的安全风险,从2018年7月18日至8月6日,在工程的准备阶段,市城乡建委轨道站就要求责任主体单位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完善了施工的技术参数核算及安全保证措施。

2、对起重机械设备产品情况、安(拆)单位、使用检测意见及联合验收结论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并到市城乡建委轨道站进行安装、拆除(离场)告知。

3、进行吊装条件验收,确保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4.与电力公司对接,邀请电工公司对施工和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和作业队伍进近高压线高风险施工作业进行专项教育和交底。

2

要见日出,须守拂晓

2018年8月7日首幅地连墙施工,市城乡建委轨道站把地连墙施工列为监督重点。

一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带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作业情况,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情况,保证人员符合要求;

二查钢筋笼制作安装、吊环的焊接连接,确保钢筋笼满足质量要求;

三查履带吊维保,确保机械性能;

四查方案交底、技术交底,保证参建人员掌握完成岗位任务的必要技能;

五查临时用电及外部环境防护,要求项目部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施工时机。从而督促责任主体单位在人、材、机、法、环上给予充分保证,务必十二分用心完成工作。

管理人员现场办公会

班前安全教育

检查钢筋笼

检查履带吊

吊装环境防护、隔离、警戒

首幅钢筋笼试吊,专家把关

夜间施工,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

3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乘马》如是说。

从2018年7月18日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到2018年10月26日履带吊离场,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合肥轨道交通建设最为艰难的一段施工顺利完成了。

此前,体量更大的和平路站地连墙施工也已完成。对还未全部完成的东二环路站地连墙和其他工程施工,市城乡建委轨道站会将这种认真准备、勤勉踏实的工作作风一以贯之,做好事前、事中控制,把党和政府对于安全生产发展改革的意见贯彻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