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头镇刘家河头村:延续28年的“交流会” 注重传承的文化村

琳琅满目的商品交易区、记录时代演变的摄影展、洋洋洒洒的书画作品展……每年,在台头镇刘家河头村都会有一场持续3天的文化物资交流会,来自四邻八庄的人们汇聚在这里,有买有卖、有看有学,一场坚持28年的“交流会”从最初简单的物资买卖到如今传统文化的交流,承载着时代赋予的精神面貌,也记录着一个村庄的发展变化。

物资短缺 物资交流会应运而生

“我们村里的交流会已经有近30年历史了,每年这个时候周围很多村的商贩,都会提前来这里布展,衣服食品,应有尽有,还有精彩的文艺演出,也会吸引其他村庄的村民过来‘赶会’,这个交流会已经成为刘家河头的一个传统。”村民刘汉杰已82岁,他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农村百姓的生活还不像现在这样富足,而刘家河头村并没有“起集”,为了方便村民生活所需,也为了给村民组织一场有意义的活动,村里的物资交流会应运而生。

第一届物资交流会是在1991年,那时候村里还是土路,交流会上分多个区域,有服装区、家具区、菜市区,有玩玩意的、唱戏跳舞的……不仅台头各村的村民过来,田柳、化龙等镇街的百姓也来“赶会”,甚至还有来自广饶大王、稻庄等地的人赶来。

今年的交流会上,记者遇到了来自台头镇彭家道口四村的仁振亭夫妇,他们在交流会上做食品生意。“每年刘家河头的交流会一开,我们就会来逛,慢慢地我们看到了商机,去年我们就在这里设了个摊位,生意很不错。”他们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把交流会当成了村里的一个“节日”,很多搬到市区的村民还会专门赶回来“过节”。

内涵丰富 摄影书画进入交流会

“这组照片展示着刘家河头从30年前至今的变化,这是寿光五中的老照片……”刘家河头村的老人们在交流会一角观看着摄影展。这是今年文化物资交流会上,刘忠在村委大院外举办了“乡村巨变生活幸福”台头镇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摄影展,展出了刘忠及其女儿刘媛创作的摄影作品200余幅。

“这次展会展出的作品记录了近40年来寿光农村、农民生活的变化,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村庄从土路到柏油路、从平房到楼房的发展,也记录着28年来,刘家河头村里交流会的发展过程。”刘忠是刘家河头村人,寿光五中是他曾经就读的学校,对于自己的老家、自己的母校,他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总会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些地方的变化。

记者在摄影展上看到,还有很多老年人的笑脸照片,有的是一个人领着油、米等物品,有的是夫妻两人开心的合影。“这张照片是重阳节时刘忠给我照的,我家里还有很多照片,都是他来给我拍的。”93岁的刘守祥是位老党员,也是个抗战老兵,他告诉记者,每年刘忠都会给他免费拍照,都是洗好后送他,让他非常感激。刘忠说,在交流会上举办摄影展是从2010年开始的,内容大都是老百姓们关注的村庄变化、百姓生活照片,非常受大伙欢迎。

除了摄影展,在交流会上还有书画展区。“我们村里有很多书画爱好者,书画展上大都是村民自己的作品。”刘家河头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君介绍,随着时代变化,交流会上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有些物品买卖区退出了交流会,也有些文化产物在展会上兴起,从2014年开始,物资交流会正式改名为文化物资交流会。

弘扬传承 文化交流成为村传统

说起村里历时已久的交流会时,刘成君难掩自豪,他说,如今的交流会已成为村里文化的一种节日延续,他2011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交流会没有因为百姓生活条件好了、超市多了停下,反而内容越来越丰富,越办越红火。

交流会上还专门为老年人准备了戏剧演出。“今年是潍坊艺术剧院过来表演的,好看!”村民隋宪英哄着小孙子在村委大院里观看了演出。据了解,自文化物资交流会举办以来,东营市吕剧团、滨州市京剧团、潍坊市京剧团、淄博市京剧院及我市京剧艺术团等均来过刘家河头村助兴演出,今年参与文艺演出的是潍坊艺术剧院和本村的文艺爱好者。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村委大院还张贴着文化物资交流会捐款榜,捐款的有村企也有村民。“村里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党员的带头引领及村内企业的公益捐助。”刘成君介绍,村里有32家企业,他们不仅积极支持村里的各种公益事业,而且通过定期开展各种孝老活动,进行传统文化传承,让村里的老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如今村里投资600多万元,对大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村内设置了文化长廊,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百姓生活条件好了,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也进一步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郑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