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西汉为何名将辈出?三大原因

西汉时期名将辈出,韩信、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等等,群星璀璨,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汉时期之所以“批量产出”名将绝非偶然,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刘邦

一是老刘家敢于用人。这一传统始于刘邦,刘邦仅凭萧何的三言两语,就拜名不见经传的韩信为大将,把关乎自己集团命运的军事大权交给韩信,惊呆了全军。堪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范。后来韩信果然不负众望,在楚汉相争时以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卓越军事才能立下了盖世奇功。汉武帝继承和发扬了他们刘家的光荣传统,大胆起用一些勇猛而功名心强的将领,陆续清除一些思想僵硬腐化的军事将领。比如霍去病十七岁就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后来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率领精兵深入大漠两千余里,转战匈奴腹地,如入无人之境,大破匈奴,斩杀7万多人。最终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扬威而还。匈奴丧胆,自此,匈奴躲在漠北寒苦之地不敢再对汉朝有非分之想。

汉武帝

二是汉武帝尚武。有人说他是穷兵黩武,本人并不认同。汉朝军权高度集中,军事制度逐步完善,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汉武帝时期明显强化了军队,增设水军等军种。招募熟悉北方少数民族情况的人组成“胡骑”,招募熟悉南方越事的人组成“越骑”。

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屡屡入侵边境,攻城屠邑,给西汉

北方地区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汉武帝认为汉朝对匈奴的大量馈赠示好及和亲政策,不但没有满足这些野蛮人的贪欲,反而更激起他们对汉朝巨大财富的觊觎之心。他曾言:“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豪情壮志为后世敬仰。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尚武的大环境下,西汉自然名将辈出,比如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并且意志坚决,对汉武帝许下誓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李广

三是仗打的多。所谓神枪手多是子弹喂出来的,那么同理,名将也多是打战打出来的,比如李广出身将门,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匈奴入侵,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下大功,扬名天下。在任上谷太守时,天天与匈奴交战,而且颇为自负,屡次与敌虏肉搏,汉景帝怕他有闪失,调任他到其他地方,但他无论到哪里,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积累了丰富的对匈奴作战经验,获得飞将军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