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最后一名参加抗战的“日本老八路”离世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工作人员处获悉,日本籍八路军老兵小林宽澄于1月16日晚9时19分在日本去世,享年99岁。“小林宽澄是参加过抗战的日本籍老兵中,最后一个离世的。”

据媒体报道,老人去世原因是由于肺炎发作,加上身体器官功能衰竭,在医院与世长辞。

老人生前曾深情表示,他虽然回到了日本,生活了很长时间,但自己一生,都忘不了那段八路军的生涯。面对记者,老人用中文颤颤巍巍地说:“从我被八路军俘虏的那天起,旧的我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只有中国人民赋予新生的我,日本八路是我终生的骄傲。”

从日本士兵到反战宣传员

小林宽澄于1919年出生在日本群马县的和尚世家中,每天守着寺庙度日。

1939年,小林宽澄(前排右一)在入伍前夕。

1940年,为号召旧日本军征兵,小林宽澄作为轻机枪手随军被派往中国山东省。

1941年6月,小林宽澄所属的日本军队遭遇了中国八路军的大部队。当时部队为了撤离,安排小林宽澄为大部队做掩护,但由于被八路军包围,小林失去了逃跑的机会。

小林宽澄称,“当时我就想,绝对不能被抓做俘虏。”抱有这样想法的小林宽澄毫不犹豫地决定自杀,架好他的轻机枪瞄准了自己的眉心。但明明固定好了的轻机枪,在开火的那一刹那突然从原本的位置滑落,小林宽澄也因此自杀未遂,捡回了一条命,随后被八路军所俘虏。

日本《朝日新闻》的一篇文章写道,“刚刚被俘的小林宽澄,满脑子都在想怎么逃跑,也不接受八路军的思想教育。”然而,随着不懂日语的八路军士兵一遍遍喊着“优—待,优—待”,并且坦率地打招呼,从不粗暴对待,小林宽澄逐渐放松了警戒心。

后来,随着小林阅读从中国士兵手里拿到的《蟹工船》、《社会科学丛书》等书籍,以及拥有日本留学经历的军官张致远的劝导,小林宽澄逐渐意识到日本发动战争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开始面向日军的反战宣传。

小林宽澄的喊话内容主要是以一个曾经的侵华日军身份劝说据点里的日军不要再继续这场侵略战争。每一次劝说他都充满真诚,有时他还会给据点里的日军唱起日本民歌,唤起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放弃在中国的罪恶行径。

他在离日军据点仅三四百米远的地方对日军官兵进行反战宣传。为了确保小林宽澄的人身安全,喊话几乎都是在夜里进行,但即便如此,由于距离太近,还是要冒很大危险。

1947年秋,小林宽澄奉命赶往东北参加解放战争。1948年,他担任济南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干部,专门负责管理日侨工作。不少日军战俘、日本侨民,都是由他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后顺利回到了日本。

回日本后被监视了几十年

此后他经人介绍,结识了四野部队中的一位日本籍女护士,不久两人结婚生子。直到1955年,小林宽澄才带着妻儿从天津港坐船回到日本,在中国足足生活了15年。

小林宽澄对中国的感情至深,从他给子女取的名字上都有着明显的印记。小林宽澄的儿子叫小林宪明,生于1954年,这一年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颁布,小林宽澄就给儿子取了“宪明”这个名字。

回到日本后,小林先生因在中国的经历,很快被日本政府锁定。但没有逮捕他,而是将他列入了监控名单。

养家糊口,成为小林先生回到日本后的头等大事。虽然中国政府给他发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安家费,但在东京购置一栋房子,也就所剩不多了。工作介绍所拒绝为他介绍工作。因为信仰唯物论,他也不可能继承老家的寺庙了。

日中贸易协会找到了他,希望他参与日中友好翻译团的工作。第二年,一家航运公司邀请他加盟。公司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的装卸很落后,轮船运货到中国港口后,常常等候好几天,有时长达半月才能卸货。公司问小林先生有什么办法,小林就跑到中国去找老战友。后来各地港务局接到一份通知,说该公司的船到码头后,必须优先卸货。就这样一直干到70多岁,小林先生才退休。

一天,附近一个岗亭的警察对小林说:“我们监视你已经几十年了,一直把你当成国际间谍,但是发现你没有做过一次出格的事。现在开始,你自由了。”小林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岗亭是用来监视自己的。

退休后,小林先生担任了日本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会会长。这个组织叫“椰子会”,“椰子”在日文读音中,是“八·四”的意思,很智慧地代表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他在日本各地讲演自己在中国的反战经历,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获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中国政府没有忘记他。

2005年9月3日,小林宽澄应邀赴北京参加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

2015年9月2日,小林宽澄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网友哀悼

在得知这位老人去世的消息后,中国的网友们更是对其表示了敬意,并对其离去表示哀悼:

小林宽澄穿着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衣服在自家门前敬礼。新华社供图

老人生前,曾留下过这样一段话:

“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我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了,但是我热衷日中和平与友好事业的心却日益弥坚。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过去的历史告诉下一代,告诉我们的子孙,要更多的人知道,日中友好来之不易,要珍惜它,爱护它,切莫让历史的车轮倒转。”

最后一位日本老八路

一路走好!

综合:环球网、海外网、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民兵、环球人物

监制: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