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狂飙奔突,心曲深沉

前言:诗人是伟人,伟人是诗人。让我们从诗词的角度看井冈山,看这片红色的土地。------星火燎原新媒体工作室《井冈词作》专题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是一首“在马背上哼成的”史诗式词作,完成时间是1930年7月。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介书生,到此时,诗人已经在枪林弹雨中纵马驰骋近三年了。

这首词的上阙,以虚实相生、正反对比等艺术手法着重叙事而又渗透着热烈而深沉的情感活动。“六月天兵征腐恶”,起句突兀而来,首先推出“天兵”与“腐恶”两个对立的意象,以“征”字相关联,有一股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以“天兵”指我们的工农红军,既显神威,又张其正义。“征”字,还有兴师有名,仁义自见的味道。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是上一句的复现,“万丈长缨”与“天兵”语意相承,“鲲鹏”与“腐恶”相应。这一句还有一层意思,长缨想要把“鲲鹏”束缚住,谈何容易,也暗示了作者对当时冒险政策攻取大城市的担忧情感。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赣水那边”是空间意向,“红一角”是色彩意向,这种空间转换和鲜明意象的创造,无疑显示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流向,对“红一角”的“那边”分外瞩目。至于后半句情感就更加明显了,黄公略和诗人在革命战略上是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也是其可以信赖和倚重的,所以如此赞赏有加。

词的下片,诗人挥洒着更加酣畅的笔墨。“百万工农齐踊跃”是对上阙“天兵”、“万丈长缨”等虚拟意象的具体化。“席卷江西直捣湘和赣”用“席卷”和“直捣”两个力度极强的词语,如同雷轰电掣,让“席卷江西”情不能已。

至此,诗人顺势翻笔,从外在意象空间转为内在亢奋的内心世界。“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呼唤“饥寒交迫的奴隶”、“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的《国际歌》,正是这个时代无产者革命的心中歌。“狂飙”是什么?我们做个小猜测,既是革命风暴的席卷,又是内心情感的波涛,二者交激鼓荡,深沉于心。这是物我浑然的诗人妙语。

出品:星火燎原新媒体工作室

本文参考了部分专家学者的资料,在此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