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系列-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写在前面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省义宁州(今江西省九江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其祖父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其父陈三立为诗文名家,近代同光体诗派代表;其胞兄陈衡恪,又名陈师曾,近代著名画家;其侄陈封怀,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被成为“中国植物园之父”,义宁陈家“一门四代五杰”,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文化型家族的代表。

陈寅恪: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高于一切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生时值寅年,其祖母黄氏因此为其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族中排行第六,晚辈称其六叔。儿时在家塾启蒙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1900年,十岁时其祖父陈宝箴去世,其父陈三立举家迁居江苏金陵,开办思益中学,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先后延聘王伯沆、柳翼谋、周大烈等国学大师,在当时已采用现代化教育,与教师相约“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正是在如此家学渊源下,陈寅恪自小就有很深厚的国学底子,此外眼界也不局限于国内,开始接触西学,甚至学了日文。

1904年,陈寅恪随长兄陈衡恪东渡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就读,第二年即因足疾辍学回国,就读于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生,先后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学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回到中国。

1918年冬,获得江西教育司官费自助再度出国深造,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学习中亚古文字,学习蒙古语。经过这十多年的学习,陈寅恪已具备了阅读蒙古语、藏语、满语、日语、梵语、英语、法语、德语、巴利语、波斯语、突厥语、西夏语、拉丁语、希腊语等十余种语言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

1925年3月,再次回到中国,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8年,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陈寅恪应聘为中文、历史二系教授,并在北京大学兼授。这年暑假,回上海探亲,与清代台湾巡抚、台湾民主国大总统唐景崧之孙女唐筼完婚。

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出任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其父陈三立忧愤而死,陈寅恪也悲恸过度,致右眼失明。11月,任教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亦随校前往。

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为中国史教授,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第二年离开昆明赴香港,准备前往英国。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未能成行,折返昆明。

1941年,任香港大学中国文学系客座教授,讲授隋唐史,仅讲授韦庄《秦妇吟》一诗,尽耗时俩月。同年,接任香港大学系主任。年底,香港沦陷,日政权高薪聘其出任香港东亚学院院长,未果。

1942年,携妻女逃离香港,至桂林,任教于广西大学。

1943年12月,前往燕京大学。

1945年,左眼也失明,是年9月,前往英国治疗眼疾,同时应聘去牛津大学任教。因耽搁太久,无法治愈,仅一眼能见微光。因而辞去聘约,返回祖国,重新任教于清华园。

1948年,傅斯年电话催促其南下,最后在岭南大学,未赴台湾。

1952年,岭南大学合并入中山大学,遂移教中山大学。

1954年,写成《论〈再生缘〉》,“盖棺有期,出版无日”,未能在当时出版。

1960年7月,被聘任为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因心力衰竭且骤发肠梗阻麻痹逝世,享年79岁,11天后其逝世消息见诸报端。11月21日,其夫人唐筼也辞世。二人骨灰先是寄存火葬场,后改存银河公墓,直到2003年才安葬于江西庐山植物园,是为陈寅恪墓。

写在结尾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陈寅恪在外求学十多载混得挺惨的,连一张文凭都没有混到,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成为了当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并被他人所推崇,称为“教授的教授”,在今天恐怕是一番无法想象的景象。

这个信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高于一切的人,最终还是为洪流所淹没,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深思!

在当下,陈寅恪除过学术上和史学上的贡献外,为我们留下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几个大字,或许才是最为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