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碧血剑》新修版中宛儿对袁承志的微妙情感

《碧血剑》新修版中有关宛儿对袁承志的微妙情感,是金庸改得较好的故事情节。因为宛儿有太多理由爱上袁承志,流行版中基本上回避了宛儿的情感描写,这无疑是一种损失和遗憾。新修版中,金庸明确勾勒出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线索,增加了不少情感细节,其中绝大部分都合乎情理,生动宜人。

在流行版的第十六回中,写到宛儿躲在何铁手的轿子底下观看何铁手与仙都派高手的争斗,新修版则增加了一小段宛儿的心理活动:“‘夏姑娘倘然就此永不回来,袁相公却又如何?’脸上一热,一颗心怦然而动,觉得此事不宜多想,忙侧头去瞧轿外的恶斗。”随后又写道:“焦宛儿道:‘你就叫我宛儿吧,别人还当是什么杯儿碗儿呢。’心中升起一个念头:‘要是我真能变作一只杯儿碗儿,一生一世伴在你身边,陪伴你喝茶吃饭,那才叫好呢!’不由得红晕上颊,瞧向袁承志的眼光之中,映出了一股脉脉柔情。”这两段文字写得极好,宛儿的心理,分寸得当,欲说还休,格外动人。

新修版中,不仅点明了宛儿对袁承志心有深情,也写到了袁承志在特定情境中的绮想。

流行版第十七回写到袁承志埋伏之际捂住宛儿的嘴巴,新修版加了一句:“宛儿秀美温柔,这时偎在他身边,手指碰到她嘴边柔嫩的肌肤,承志方当年少,血气方刚,心中微觉荡漾。”进而,宛儿杀了太白三英,为父亲报了仇,继而想起父亲,“不禁伏在承志肩头吞声哭位。承志右手轻抱她温软的身子……宛儿给他拥在怀里,不舍得就此分开,但随即觉得不妥,收泪随袁承志走出书房。”当袁承志和宛儿一起躲在青青的床底,听何红药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时,新修版又增加了这样一段:“承志只感到宛儿软软地依偎在自己的胸前,觉得她身子渐渐热了起来,心中忽想:‘宛儿对我温柔体贴,从来不像青弟那样动不动就大发脾气。’为什么这时忽然生此念头,却也说不上来。宛儿想:‘我爹爹死了,没人对我怜惜照顾,世上惟一的依靠,便是身边这个胸膛。可是,可……那不成的!’”

上述几个段落,写得相当感性,或者说有些性感。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其实有多种层次。青年男女之间的接触,更有千变万化的感受和心思,从理性上看,男女接触产生绮念几乎是一种生物性的必然。感性或性感,都是人性的自然反应。袁承志对宛儿的感受,基本上是在感性的层面上,宛儿对袁承志的情感则要复杂得多,其中有感恩,也有感性;有深情,也有性感。

新修版第十七回增加了青青关于爱情道德的一段议论,实际上是专门说给床底下的袁承志听的。这一议论果然产生了影响:“承志本与宛儿依偎在一起,听到这里,不禁稍缩,跟宛儿的身子离开了寸许,两人肌肤不再相接。宛儿心中一凛:‘我此番出来,本是要报答袁相公的大恩,舍命助他寻回夏姑娘,跟他一起躲在床底,乃是万不得已。如果他忽然对我好了,不但我是忘恩负义,连累他也是忘恩负义,他是响当当的大丈夫,我千万不可败坏他品德。’不由得额头微出冷汗,向旁边缩开数寸,本来两人呼吸相闻,面颊相触,这一来便离得远了。只听得承志微呼了口气,宛儿心道:‘袁相公,对不起!我心里好爱你,但我跟你有缘无份,盼望我来生能嫁给你。’她却不知,承志此时心中所想,既不是她宛儿,也不是头顶上的青青,而是那个不知身在何处的阿九。”这一段写得虽然多少有些人为痕迹,但总体上却能让人信服,并且让人感动。青青的议论提醒了宛儿,使得她冒出冷汗,从而为后面她与自己所不爱的师兄罗立如订婚铺垫了心理基础。青青的议论也唤醒了袁承志,使得他不再沉浸在与宛儿肌肤接触、呼吸相闻的旖旎情境之中,而且马上就想到自已对阿九的记挂也许要受到道德的审判。

紧接着,就是让人震惊的场景,宛儿找来师兄罗立如,并当着袁承志和青青的面表示自己要嫁给师兄。随后,新修版只增加了一句话:“想到刚才所受的委屈,不自禁地向承志幽幽地瞧了一眼,跟着凄然下泪。”

综上所述,宛儿和袁承志这两人之间的情感,大多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之下,他们自己甚至读者,其实都知道他们之间的情感不会有真正的前途,唯其如此,反而增加了一种让人怅惘的凄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