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请得体的跟我们说再见!

提到公摊面积,

几乎每个购房者都有一肚子的抱怨

——花了100平米的钱,

却只买到一个70平米左右的房!

从1998年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

公摊面积

一直为人诟病。

如今好消息传来,

以后的住宅交易有望全部按照套内面积来计算。

“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日前,住建部公布《城乡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等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工程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据了解,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房屋应由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

此外《住宅规范》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01

新建住宅要全装修交付

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给水排水、供暖、通风和空调、燃气、照明供电等系统基本安装到位,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毕,达到基本使用标准。同时,《住宅项目规范》对房屋验收交付给出了详细的标准。

02

四层楼以上应安装电梯

由原七层及以上或超过16m设置电梯进行调整,新建住宅建筑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建筑或超过9m的新建住宅建筑应设电梯;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居住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2台;新建住宅建筑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03

住宅使用年限不能低于50年

住宅建筑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以下规定: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地下室防水不低于结构设计工作年限↓

据了解,住建部此次组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的《城乡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等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工程规范住宅项目规范,在征求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意见的同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15日。

“凭什么掏了100平米的钱,房间里只有70平米大?”

公摊面积,

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

它与套内面积之和

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

事实上,对于我国大部分省市来说,

目前购买的房屋面积包括两个部分:

即: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那么“公摊面积”到底是啥?

第一部分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

第二部分包括:楼宇(套)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这意味着,

不仅电梯、楼道、门厅,

甚至门口警卫室的一部分面积也要由购房者买单。

由于现有的法律法规

并没有对公摊系数设定上限。

导致公摊乱象多,

更有甚者,公摊达到50%的房子都有!

100平米的房子,购房者只能用到48平米。

换句话说,明明买的是大三居,

可最后却成了单身公寓,

令人啼笑皆非。

对普通的购房者来说,

光是弄明白这些概念已经够头大的,

更别提自己动手测量了。

这个复杂的“公摊面积”,

于是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部分业内专家认为:

公摊面积是房地产市场“最不透明的一项指标”,由此导致的房屋买卖纠纷及服务收费争议由来已久。他们建议,从制度上堵住现行法规漏洞,考虑适时引入国际通行的以套内面积为单位的房屋计价体系。

新华社文章曾指出:

调研显示:国际通行的房屋交易计价单位多为所见即所得的套内面积,国内对此虽无统一规定,实际操作中却普遍采用建筑面积计价。但时至今日,都无法律法规对“公摊面积”做出明确约束。

“对‘公摊’,我们说不!”

重庆是目前

唯一强制实行以套内面积计价售楼的地方

实际上,早在2002年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

首次对商品房的计价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2002年6月,重庆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重庆市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要求: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

该条例于当年8月1日施行

宣告重庆在全国率先强制施行

商品房销售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政策

不按这一计价依据销售的开发商

将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处以商品房交易金额5%~10%的罚款

2018年

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一同发文

《“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

将公摊面积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文中追问:

既然国际上基本都是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为何我国计算房价、物业费等都要包括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职能部门治理房地产行业乱象之时,能否回应公众关于公摊面积乱象的关切?

“取消公摊会推高房价吗?”

《规范》一出

也不乏有人担心,公摊取消了

会不会让开发商忽视公用设施部位建设

降低环境配套等公共公用设施质量

甚至进一步推高房价

新华社题为《“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的报道指出,国外成熟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开发商试图在压缩公摊面积后占购房者便宜,购房者肯定不会答应。为了生存和获利,开发商更理性的选择,是根据市场需要造出更好的房子。

报道称,至于降低或取消公摊面积会推高“房价”之谈,更是危言耸听。因为压缩公摊面积或改成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造成的价格上涨,本身只是一个数字问题,并不会真正提高购房者负担,相反会降低购房者的未来资金压力。

终于能放心大胆的

跟公摊面积说再见

希望咱老百姓真金白银买的房

住的更大更踏实

@新华网、人民网、南方日报

多新闻

呼和浩特市的地铁现在啥样了?

纯洁的冰雪 激情的盛会 欢迎您到草原来

超大红包426亿!大企业小老板一起分

涨知识了!原来打雪仗是项国际赛事!

niá说的乃叫“呼普”

哇,这个春节国人在内蒙古刷卡花了93.3亿元!

快看,“蒙式快闪”来打卡

监制/岳楠

@腾格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