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越传统越时尚

<table>

高巍 著名民俗学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民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老北京民俗,推广传统文化。著有《长城百科全书》《燕京八景》《漫话北京城》等。

打春牛、舞飞叉、耍中幡……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天通苑立春文化节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让邻里街坊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展现出民间组织在复兴传统中的巨大潜能。

/<table>

春节刚刚过去,高巍已经参与组织了两场社区里的传统民俗活动,一次是立春时打春牛,一次是元宵节的活动。研究传统民俗十多年,高巍更愿意参与到实践中去,使原本兴起于民间的风俗,重新在民间焕发生命力。不过,真正纯粹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民俗活动,依旧太少了。

传统不排斥时尚

立春那天,在北京活跃了十多年的民间文化活动组织“超级邻声组委会”在天通苑举办了一场“打春牛”的活动,地点选在一间商场中,闻讯而来的人挤满了场地,还有不少群众自发表演。高巍感叹,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十几二十年前,我们组织一些民俗活动,几个发起者自己掏钱举办,邀请别人来,人家肯来都是给面子,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多了,人们对传统文化、节日越来越重视,也明白节日文化的重要性,愿意参与其中。”高巍说。

说到传统,或许不少人觉得传统离生活很远,但在高巍看来,传统其实也可以很时尚,他说:“普通人学习传统,往往并不是去读大部头的经典,去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他们更习惯于通过轻松易懂的文化活动、通过电视、通过看表演等方式来接受和学习。当然,有些文化、习俗确实有陈旧之嫌,但多数依旧是有生命力的,同时还可以不断地创新发展,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新文化、新风俗,文化、习俗本身就是不断演变的。”

社区的文化担当

其实,“打春牛”原本也并非是民间的活动,高巍说:“传统时代,都是官府主导的,现在开始回到民间,但还有很多原本就是民间的风俗活动,却至今没能够重新兴起。”

在高巍的经历中,真正由民间发起的文化活动依旧很少,他说:“这是很可惜的事情,但确实有很多困难,首先是经费的问题,钱从哪里来?即便是有人愿意自掏腰包,自己组织活动,但这样的方式也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其次的问题是缺乏能够长期坚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也遇到过一些愿意组织文化活动的人,但组织几次就干不下去了。”

之所以难以为继,在高巍看来,原因在于缺少一种民间的组织力量,他说:“过去这些民间的文化活动,大多是家族、宗族组织的,现代化以后,传统的家庭解构、宗族逐渐消解,没人组织了。”

从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到现代化的生活,生活方式变化了,熟人社会变成陌生人社会,在高巍看来,其实传统依旧可以延续,但需要新的主体。“社区就是很好的主体,现在人们虽然不是大家族住在一起,但住在社区里,依旧有邻里、有朋友、有认识的熟人,所以我想,社区承担文化活动的功能,前景应该很好,关键是要解决经费、场地等问题。” 高巍表示。

风俗比民俗更好

研究民俗多年,高巍对“民俗”这个概念颇有看法,他觉得这个词并不能完全表达传统的民间文化的含义。

高巍介绍说:“民俗这个词,是周作人从日本引进的,日本是从西方引进的,如果用民俗这个词,那就意味着还有一个和它相对的官俗,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解释说:“传统时代,官俗和民俗多是一致的,婚丧嫁娶,皇帝和平民的礼仪都是同样的,最多就是规模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我一直觉得,用风情、风俗更恰当一点儿,不但体现出百姓的生活、精神的状态,也有让人在其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的意思。”

寓教于乐是传统习俗的习惯,看似普通的礼仪中,往往藏着文化的密码,高巍说:“比如婚礼中的夫妻对拜,有人解释说这是男女平等的表现,其实不仅如此,它还象征着中国文化中阴阳合、万物生的道理,让夫妻在众人面前对拜,寄托着夫妻间和睦相处、和美一生的期望。民俗就有这样的价值和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的性格,改变人的行为。在今天,尤其应该重视和弘扬,当然也可以结合新的生活,创造新的文化,都很好。”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