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福”字

福"字

南宁:金鸡抱福百福迎新春 新年饰品俏销年味浓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贴上春联;在屋门上、窗上、墙壁上、缸上、柜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国人由来已久的习俗。据南宋吴自牧所著《梦粱录》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桃符"是指春联,"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福"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剪纸

据传,春节贴"福"字的习俗源于西周。商朝末年,殷纣王无道,姜子牙辅佐周武王起兵伐纣。完成兴周大业之后,姜子牙在岐山封神台奉太上元始敕命,发榜封神。那榜首第一名是柏鉴,姜子牙封其为统领三界的清福神;第二位是黄天化,被封为管理天山的丙灵公;接着黄飞虎被封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崇黑虎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诸神分封完毕,姜子牙的妻子马氏也上前讨封。姜子牙说:"你是八败命,到一家、败一家。自从你嫁到我家,我就穷了一辈子。既然讨封,我就封你为'穷神'吧!"马氏生气地说:"封我穷神,叫我呆在什么地方呢?"姜子牙说:"有福的地方不能去。"自此以后,逢年过节,人们便在红纸上写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端端正正地贴在门上、窗上、墙上、柜上、缸上以至坛子上、罐子上、盒子上、匣子上……;使"穷神"无立足之地。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过去则是指"福气"、"福运"、"福缘"。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