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如果没有赵高秦朝会灭亡吗?

l刘祖德


国之倾覆,奈何嫁祸于阉人!

现在很多人讨论,赵高是不是秦国灭亡的关键、没有赵高秦国会不会灭亡。举个例子,一锅咸汤,你放一粒盐和不放那一粒盐,味道都是咸的。

秦朝是建立在六国血肉之上的王朝,六国人对秦的仇视无法化解。



↑秦末农民起义

为了实现统一,六国人民牺牲了多少子弟。那些丧失兄弟、儿子、丈夫的六国百姓是不会甘心接受到仇人的统治的,这本来就是强大帝国背后的隐患。虽然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焚书坑儒,把不利于国家的言论镇压下去,但这恰恰激化了社会的矛盾。

秦国不论从律法还是劳役来说,都太过残暴。

“盗及者它罪,同居所当坐”,这就是秦朝实行的“连坐”制度。在这样的刑罚制度下,人心惶惶。陈胜、刘邦等人押送劳役前往咸阳时,正是因为有人逃跑,去也是死、反也是死,为什么不博一把。

↑修筑长城

秦朝百姓每三年需服一次劳役,但这对于修建长城、驰道、阿房宫、陵寝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秦朝人口约两千万,每年服劳役的就要三百万人,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单单陵寝就征调70万人修了近40年,从登基到死还没有竣工,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它的庞大工程量。

“今亡亦死,举大义亦死,死国可乎”。可以说大多数是被逼无路,才举旗起义的。

权臣当道,必定君主无能。

我对这句话是深信不疑的。

赵高不过是一个宦官,他能够把国家政权玩弄于股掌之间,只能说秦二世太过昏庸,昏庸之主压制不住各地的反叛。



秦始皇在位,受到其威慑人们是不敢造次的,胡亥继位不过恰巧碰上了赵高,才让人们把秦朝灭亡和赵高联系起来。

没有赵高,秦也是迟早要灭亡,请不要再让赵高背锅了。


土豆夜谈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为“始皇帝”,他规定在自己死后,由他的子孙后代继位,继位者则以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沿称;想法总是美好的,他以为他死后,子孙后代真的能守住江山,真的能延续万世;却不想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堂堂大秦王朝,仅仅历时二世,便走向了灭亡;



其实!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永恒,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永恒的敌人,更没有永恒的王朝;自古以来!“改朝换代”是每个王朝都无法避免的,美好的想法终究只是想法,现实才不会给你讲道理;就算秦朝二世不亡,那么?谁又敢保证,他能以二世、三世,一直延续到万世呢?这根本就不现实!


所以秦朝亡与不亡,与有没赵高关系不大,没了赵高,还有李斯,没了李斯,还有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谁又敢担保大秦王朝没了赵高,不会出现一个比赵高更疯狂的奸臣贼子呢?我们就退一万步说,假如没有赵高,李斯也没有撺掇胡亥继位,太子爷扶苏顺利承继二世,就能拯救秦朝乃至万世吗?不得不说,扶苏确实是一位“仁者”,他继位以后,也许会施行仁政,致使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他也许可以勉强使秦朝度过二世,沿至三世;但他能否保证自己的儿子也是一位“仁君”呢?他的儿子又能否保证他的孙子也是一位“仁君”呢?谁又敢保证嬴政家族万世之内,不会出现一位大“暴君”呢?


爱尚文史1


秦灭亡的原因从始皇就是开始种下了。战争结束之后只要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必是盛世。因为战争使人口减少,这样人均耕地就多了。老百姓只要能吃上饭,不会脑袋别裤腰带上造反。

秦灭亡主要原因:没有及时休养生息,继续用兵南方,徭役太重。

次要原因:统一时间太短,人民心里对君主专制制度还有完全接受。项羽分封,不用郡县制而用分封制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还有一点,跟秦始皇去世也很有关系。秦始皇赫赫威名,我读史记,写始皇帝就那么几页的字,但是我读完以后对秦始皇都敬畏,直打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