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五经”开篇第一句,3分钟领略国学精华!

前文曾讲到过国学典籍“开宗明义”这一特征,以“四书”第一句话为例证。本文将视角转向“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五部书里的第一句话,又给了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呢?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开篇的《关雎》一诗,便是“思无邪”的最好证明。诗歌写的是男女之情、相思之意,将男子对女子的倾心爱慕写得婉转缠绵,无一丝卑琐矫情之感,读来只是一派真挚与纯真,这就是我们在诗歌里、在生命里苦苦寻求的“赤子之心”吧!

《尚书》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在中国历史上,“尧舜禅让”作为一个伟大的寓言,寄托着儒家“内圣外王”的崇高理想。不管是什么时代,天下始终是天下人的天下,以天下奉一人之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人人为公、天下大同的时代终会到来。

《礼记》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态度恭敬、端庄稳重、言语温和,这些言行举止中的细节,就是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礼”。礼虽形之于外,却是发之于内心,体现的是一个人内在的涵养。作为一部专论礼仪的经典,《礼记》开篇这九个字,已经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礼”,而繁琐的仪式已经是次要的了。

《易经》

“元亨利贞。”

《易经》号称“群经之首”,是中国最古老、最深刻的著作。“元亨利贞”为第一卦“乾卦”卦辞,这四个字在所有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象辞中频频出现,贯穿于整部《易经》。元即“创始”,是天的功能,存在是最大的善。亨即“通达”,是地的作用,有道路可以选择。“利”是“适宜”,表示人有做正确选择的能力。贞是“正固”,表示正道而行并坚持不懈。“元亨利贞”讲的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也蕴含人生的进取之道,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春秋》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至公元前481年止,共记载了242年的史事。开篇第一句虽是一个简单的纪年,却是中国人记录历史的一个起点,自此以后的两千多年,历史的记录从未中断,中华文明得以完整呈现于世人面前。中国人对自身传统的热爱、中国人的“大一统”情结、中国人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就从这短短六个字里开始萌芽了。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转发!

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一起读国学”!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