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九位总督最后下场如何?

GerrardTorres


清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在康雍乾时期,清朝达到了顶峰,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逐渐强盛。



但由于乾隆在位期间的闭关锁国、政治僵化等诸多因素,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清朝鼎盛的时期,清朝政府为了控制地方军政,特别设立总督一职,属于握有实权的正二品官,通常管辖一两省或三省的军事及政治。

理论上这些拥有实权的人物,即使在清朝灭亡后也能在乱世中获得容身之地,但为何不曾听过他们的消息?九大总督到底去哪了呢?

清朝九大总督分别是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东三省总督、甘陕总督和云贵总督。

两江总督—张勋

两江总督可以说是九大总督中最有钱的一位总督,主要管辖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江西省。

两江总督主要负责三省的经济,在保持这块富庶之地原有的经济基础上有所提高。因为两江地区从古至今都是物产富饶之地,不少文人都会常来驻足。

▲张勋

清朝的最后一位两江总督正是张勋。张勋可以说是清朝最为衷心的官员之一了。在清朝将要灭亡的时候,他还层组织军队抵抗革命军,由于清朝灭亡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他也无能为力。

在他复辟失败后,一路逃亡到天津,于1923年去世,安葬在江西老家,他一辈子都没有剪发。

湖广总督—瑞澄

湖广总督管辖区域包括湖北省和湖南省。元明时期,湖北和湖南同属于湖广省,故称为湖广总督。

最后一任湖广总督是瑞澄,年少时是清朝满族的顽固子弟。后因机缘巧合进入官场,升任湖广总督。在清朝快要灭亡之时,瑞澄弃城而逃,最先逃到上海,后来逃到了日本。

两广总督—张鸣岐

两广总督管辖区域包括广东省和广西省,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两个省份的对外口岸,丰富的税收使得两广的赋税成为了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张鸣岐

最后一任两广总督张鸣岐,是他自己用一大笔银子贿赂而来的。广州起义爆发后,张鸣岐最初也指挥清军抵抗,下令杀害革命志士。直到爆发武昌起义,张鸣岐料想不妙,悄然逃往日本。

直隶总督—张镇芳

直隶总督管辖区域包括直隶省(今河北保定)、河南省和山东省。

直隶总督主要负责这三省的各种突发事件,毕竟是京师脚下,如果直隶省有了什么意外,将直接关系到朝廷的安危,可以说直隶总督十分重要。

最后一位直隶总督是张镇若,原直隶总督是袁世凯。清朝将要灭亡时,张振芳支持袁世凯称帝,成为了他的拥护者,被袁世凯任命为河南都督。

袁世凯去世后,张振芳同张勋复辟,双双失败,1933年于天津去世。

▲张镇芳

四川总督—赵尔丰

四川总督管辖区域是四川省,在这个省单独设立总督,主要是防止这个区域出什么乱子,因为当时这里十分的不安定。

最后一任四川总督赵尔丰,曾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但在清朝将要灭亡时,他却被朝廷撤职,最后被革命军斩首。


闽浙总督—松寿

闽浙总督管辖区域福建省和浙江省,最初台湾省也归闽浙总督管辖,后因台湾被日本所占领而只有两省。

最后一任闽浙总督松寿。武昌起义爆发后,松寿组织旗兵拼死抵抗,双方激战一夜,革命军击溃旗兵后,松寿吞金自杀。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东三省总督管辖区域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奉天省(今辽宁)。东三省作为清王室的兴旺之地,直到清朝后期才设立总督,由于东三省的独特,所以东三省总督在九位总督中地位最高。

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他极具魄力,杀了不少人。虽然革命不断,但赵尔巽手段强硬,使得东三省一直较为稳定。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曾想邀请他当顾问,但他坚持要自己整理清朝的历史。还未整理完,赵尔巽就与世长辞。


甘陕总督—长庚

甘陕总督管辖区域山西省、甘肃省、陕西省以及宁夏、新疆等部分地方。最后一任甘陕总督长庚,满族人,武昌起义爆发后,长庚将总督印章交给甘陕布政使赵惟熙后便离职,于1914年病逝。

云贵总督—李经羲

云贵总督管辖区域是贵州省和云南省。最后一任云贵总督李经羲,是李鸿章的侄子。在他任职期间,曾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了各种军事人才。

在清朝快要灭亡时,李经羲被革命军抓住后,宁死不屈,因此被革命军强行剪掉辫子,送出云贵。


清朝灭亡后,袁世凯任命他为政治会议议长。升职为国务总理一周后遇张勋复辟,因此离职,于1925年病逝上海。

(每一个标题下面是各位总督照片)


史之策


清朝设立总督一职,官职正二品,加授兵部尚书,由于总管统管的地区极大,一般覆盖两三个省份的事务,所以也有“封疆大吏”的涵义在里面。

清廷一共设立了九大总督: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至于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因为无直接管理地方权力,暂不讨论。


九位末代总督的结局

九大总督之中,东三省总督设立最晚(1906年由光绪钦命),地位最高(因东北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故有“疆臣之首”的美誉,管理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而最后一任总督为铁岭人——赵尔巽。

赵尔巽在东北还算“尽忠职守”,几年后大清灭亡,他则被袁世凯忽悠了去撰写清史,做了一个清史总编。不过书还没编完他就去世了。



直隶总督管辖着位于京畿重地的直隶省,是极为重要的一位总督(曾国藩、李鸿章等都任命过直隶总督),最后一位直隶总督为河南项城人(袁世凯老乡)——张镇芳。

1912年2月2日,张镇芳以湖南提法使署理直隶总督,十天后溥仪退位,张振芳也急忙结束了总督任命。之后支持袁世凯复辟,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继续为“满清大业”鞍前马后。1933年去世,葬于天津。

两江总督因总管江南、江西两省军政事务,为大清的财赋重地,国家的“钱袋子”,非亲信不可任命。最后一任的两江总督为江西奉新人——张勋,也就是帮溥仪做了十几天皇帝那位。

1911年被任命为两江总督,清廷灭亡后建立“辫子军”,人称“辫帅”,继续效忠清廷。之后辅佐溥仪复辟,被封忠勇亲王,史称“张勋复辟”。张勋一辈子都没剪掉他脑袋后面的那条辫子,1923年在天津去世,其葬礼轰动江西。

两广总督总管广东、广西两省事务,最后一任总督为山东无棣人——张鸣岐。1910年被任命为两广总督,镇压了当时的广州起义,捕杀了林觉民、喻云纪等四十三名革命烈士,血债累累。

清廷灭亡后,张鸣岐被迫宣布广东独立,之后逃出广州,经香港逃亡日本,宣扬“大东亚战争必胜”,沦为汉奸。1945年日本战败后,张鸣岐在民众一片骂声中死去,无人问津,葬所不明。



闽浙总督总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事务。最后一任总督为满洲正白旗人——松寿。

1907年被任命为闽浙总督,组织八旗军抵抗当时起义的福建新军,激战一昼夜后,八旗军败,松寿吞金自杀,为清廷殉葬。


湖广总督总管湖北、湖南事务。最后一任总督为满洲正黄旗人——瑞澄。

1910年任职,查获了一批革命党名单,并捕杀了三名革命党人,直接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瑞澄远逃日本。清廷灭亡后返回上海,1915年病死。

陕甘总督总管陕西、甘肃、伊犁三省事务。最后一任总督为满州正黄旗人——长庚。

1909年任职陕甘总督,两年后武昌起义爆发,陕甘震动,清廷灭亡后,长庚害怕秋后算账,将总督大印交于甘肃布政使赵惟熙后逃跑,1914年病死。



四川总督总管四川一省事务,最后一任总督为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之弟,铁岭人——赵尔丰。

此人算得上一个将才,曾率领四川军入藏,击败了西藏叛军,保护了国家领土完整。1911年被任命为四川总督,上任不久后,四川就爆发了“保路运动”,赵尔丰率军镇压,却无力回天。同年,赵尔丰被革命军斩杀于皇城“明远楼”,死前骂不绝口。


云贵总督总管云南、贵州两省事务,最后一任总督为李鸿章侄子、安徽合肥人——李经羲。

受李鸿章影响,李经羲属于是清末比较开明的一派,在云南创建了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朱德元帅也得到过李经羲的知遇之恩)。并且不干涉革命党人活动,资助蔡锷将军等情况,也让他在清末动乱中得到了各方的优待。1925年在上海病逝。


狐史首丘


至于末落的大清九位总督最后下场如何、本人愚昧不知。恐怕新中国成立赶到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吧!在几次运动中被锤吧死了吧!只是本人猜想,没有历史实据……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