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朝“九子夺嫡”雍正胜出,为何独独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

用户68056351


雍正皇帝在登基之后对废太子胤礽礼遇有加,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此时胤礽已经不具备了任何威胁,并且胤礽去世的时间太是时候了。

雍正二年(1724年),康熙朝时期的废太子胤礽在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胤礽去世后被雍正追封为和硕理亲王,为其上谥号为密,并按照和硕亲王的礼制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雍正皇帝亲临哭祭。可以说,在雍正朝去世的康熙皇子中,除了雍正的铁杆支持这,十三阿哥胤祥,受到的礼仪规格最高待遇的,便是废太子胤礽了。并且,雍正还将胤礽的儿子弘晳册封为理郡王,之后加封准其袭承了和硕理亲王的爵位,就连胤礽的妻妾也予以了相应的优待。

胤礽去世的时候,距离他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第二次被废黜,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在此期间,胤礽始终被圈禁在咸安宫之中。在此之前的康熙“一废皇太子”和“二废皇太子”事件中,太子的党羽以及支持者被康熙皇帝悉数铲除,此时的太子已经是彻底的“孤家寡人”,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外部的支持力量上,都已经无法再用雍正的皇位构成任何的威胁。

而更为重要的是,太子在雍正二年(1724年),实际上恰恰是帮了雍正的一个大忙。

首先,避免了雍正陷入两难的境地。

雍正登基之后,随即开始了对于他的兄弟们的大肆迫害,这个时候的三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或被圈禁,或被控制,还有一个八阿哥也是受尽了雍正的打击,这个时候的雍正也落下了对待兄弟过于冷酷的骂名。

雍正以高规格礼遇的方式对待胤礽,一方面昭显的是自己作为帝王的容人之仁,另一方面是从侧面回应自己迫害兄弟的言论。

而此时距离康熙皇帝去世仅仅过去了不到三年,如果就此放出胤礽,且不说还有一个被圈禁的大阿哥的问题要考虑,自己也要背上否定康熙决策的不孝骂名,而就在这时候,胤礽去世了,雍正在利用胤礽大做文章,实行怀柔知道的同时,也不会陷入忠孝两难全的不利境地。可以说,胤礽在这个时候去世,在一定程度上是帮助了雍正。

其次,雍正可以籍此获得更高的声望,获得更多的支持。

在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后,雍正的皇位等到了极大的稳固与加强,此时的雍正需要得到朝堂上的更多支持,而礼遇废太子胤礽,善待胤礽家人,无疑就是提升了自己宽容与大度的形象,获得朝臣和其他皇室宗亲的支持,提升自己的声望。

实际上,雍正这样做也与其在“九子夺嫡”期间采取的一些列策略和行为有关。

雍正在“九子夺嫡”期间,是站在“反太子联盟”一边,希望当时太子胤礽能够倒台。但是雍正并没有具体行动,相反,他在这一阶段采取了“不争是争”的策略,让自己置身于斗争之外,两头都不得罪,特别是在康熙“一废皇太子”期间,雍正一边支持太子胤礽,另一边又极力掩饰自己,甚至还在康熙面前为八阿哥等人进行辩护,由此赢得了康熙的好感,并在这之后获封为“雍亲王”。

而真正代表雍正实施反对太子胤礽的具体行动的,便是十三阿哥胤祥,并且,正是胤祥的侠肝义胆,没有向康熙招供自己的同党雍正,才使得雍正的以在几次危机中顺利度过,而胤祥却因此被康熙圈禁了一年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雍正这种耐人寻味的行为,让他的兄弟们颇有怨词,以至于雍正登基后,所有的康熙皇子都采取了“冷漠”和“拒绝”的态度。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需要积极、正面的处理废太子胤礽的问题,一方面,证明了自己登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打消外界对于他皇位来路不正的怀疑与说法,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与先前的言行能够一致,不至于落得言行不一,背信弃义的骂名。

雍正对于废太子胤礽一家的礼遇,也仅仅体现在了待遇上,但是雍正对其并不是绝对的放心。

康熙去世后,雍正在册封胤礽的长子弘晳为理郡王的同时,安排其全家搬迁至距离京城二十多里外的郑家庄王府,并且在胤礽去世后,将胤礽的家室也迁移至此,由弘晳负责照料,对于弘晳以及王府的赏赐也是非常的丰厚。

据史料记载,雍正也十分关心弘晳,经常进行询问,弘晳也在奏折中常称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为“皇父”,由此可见,雍正与弘晳的关系是非常的融洽。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说雍正对于胤礽和弘晳一家是绝对的放心。

一来,雍正安排弘晳一家居住于京城之外的郑家庄王府,本就是为了将其与朝政进行隔绝;二来,雍正数千名兵丁家臣奴仆保护理郡王弘皙的郑家庄王府,实际上就是为了时刻的监控并且控制弘晳及其家人。

就这样,弘晳及其家人平安而又富足的度过了雍正朝时期。而在乾隆四年(1739年)的时候,发生了“弘晳逆案”,至此乾隆皇帝一改雍正的优待政策,以“心怀异志”等罪名 ,革除弘晳理亲王爵位,罢黜宗室,并将其囚禁于景山东果园,改名“四十六”,直至乾隆七年(1742年)弘晳去世。


雍亲王府


这个有好几个原因引起的,首先是胤禛对胤礽的感情是真的。胤礽就曾说过,自己还记得小时候帮胤禛擦屁股,胤禛是胤礽手把手带大的,就如同老十三是胤禛亲手带大的一样,这种兄弟之情远不是普通的血亲可以比拟的。胤禛跟着胤礽长达30几年时间,这种感情不会是假的。

其次,胤禛的权力来自于胤礽的禅让。早在胤礽当太子的时候,胤禛就是胤礽集团的二把手,当时的康熙甚至担心胤禛的权力比胤礽还大特别对胤禛限制了权力,让他当孤臣,吓得胤禛当时是吃青菜配豆腐,尽量的装逼装可怜。胤礽犯事退位以后,胤礽的势力则全部由胤禛继承,这也是胤禛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孤臣”转身一变成为可以跟八爷抗衡的主因,所以胤礽对胤禛有点太上皇的味道,胤禛身边的人都是胤礽的故臣,对胤礽好有利于收买周围的人心。

第三点,统治需要。胤禛需要一个背锅的人,而胤礽很合适。胤礽是关在宗人府的,清朝的宗人府权力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到皇帝的权力。这胤禛对胤礽好,那么胤礽就可以给他帮手,在宗人府牵制那些老头老妖怪。


优己


所谓的“九子夺嫡”指的就是康熙年间,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这九个儿子关于皇位继承人的争夺战。虽然九个儿子为了继承人的位置争的非常的凶。但最终可以决定皇位继承权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康熙皇帝。为什么康熙最后会选择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呢?除了认可他的能力之外,就是他对于废太子胤礽以及其他皇子的态度上。

首先说明一点,清朝可没有什么立长不立幼的说法。所以康熙十四年康熙册立太子的时候选择了文武兼备,精通诸子百家的二皇子爱新觉罗.胤礽。原本胤礽继任太子之后确实对康熙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不论是代替皇帝祭祀,还是在康熙出征的时候监国处理政事,胤礽都做的可圈可点。而且胤礽在朝廷之上颇有贤名,朝野上下对于胤礽评价很高。康熙自己也认为胤礽在某些地方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但不久后胤礽就开始变得异常骄纵看不起自己的兄弟。并且结党营私为自己构建势力。这是康熙很难容忍的。所以康熙和胤礽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

胤礽被废后,康熙的其他儿子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其中又以八皇子为首的八王党和大皇子争得最凶。四皇子胤禛同样也对皇位垂涎欲滴。但他知道康熙的心中实际上还是对废太子胤礽抱有很深的感情的。所以雍正也就是四皇子胤禛,在康熙询问诸位推荐谁当太子的时候,四皇子胤禛依旧推荐了废太子胤礽。所以康熙认为胤禛心胸气度非凡,而且对兄弟仁爱可堪一用。相对来说大皇子和八皇子就失分太多了。八皇子不仅结党营私要求臣子推荐自己,而且还找到算命之人蛊惑康熙说自己有天命。本身康熙就忌讳皇子结党营私,再加上八皇子如此做法,自然就把八皇子排斥在外了。

而大皇子就更狠了。他错误的认为康熙很讨厌废太子胤礽。所以大皇子建议康熙杀掉胤礽。大皇子的狠毒让康熙皇帝厌恶。所以康熙也把大皇子排斥在外了。而且三皇子也在康熙面前揭露大皇子曾经以魇镇加害胤礽,所以康熙认为大皇子恶毒无比,不仅没有赏识他,而且还把大皇子给囚禁了。之后废太子胤礽再度被立为太子。但胤礽复立太子之后再度开始结党营私,这就导致胤礽太子之位没坐多久再度被废。

此时的康熙面临再次选择太子的问题。但这次康熙却没有着急选择太子。而是开始暗中观察每一个人。四皇子胤禛因为之前看准了康熙的内心,一直对非太子礼遇有加给康熙看。所以康熙对于胤禛非常的欣赏。这次众皇子分成了以八皇子和十四皇子为首的八王党以及四皇子为首的四爷党开始竞争。而相对于八王党争权夺利,结党营私来看,四爷党胤禛更加注重做实事。所以康熙最终选择了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允礽能立为太子,除了因为他是康熙皇后所生,是嫡子,还有其他原因。

一是,允礽立太子时,康熙是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所命,虽然那时候是康熙十四年,康熙已经亲政,但是孝庄太后的影响力仍然非常大。

二是,康熙的确对允礽非常喜爱,甚至康熙亲自教小时候的允礽读书学习,六岁就傅以后,允礽就被安排了几个名气非常大的理学名臣做老师,比如张廷玉的父亲张英,平三藩时立了大功的李光地,还有大学士熊赐履。到了太子十三岁时,又给他找来曾经在博学鸿儒科拔得头筹的汤斌做老师。通过这四个汉族大儒的安排,就可见康熙帝对允礽有多么厚爱,寄托了多大的希望。

除此以外,康熙给允礽安排的名师还源源不断地增加,耿介,魏象枢,达哈塔,陆陇,要么是大儒,要么是重臣。

这么多人教太子,太子怎么变坏了?因为索额图啊。

索额图是康熙帝皇后的叔父,是皇亲国戚,又官至内阁大学士,位极人臣,但是此人因为跟明珠党争,积极拉拢太子,甚至教坏了太子。康熙帝曾经有上谕斥责索额图的罪状,说索额图心怀不轨,教给太子让太子宫所有御用之物全都换成黄色,太子日常行为和出行也都按照康熙的皇帝规格。说索额图骄纵太子放肆。此上谕传遍朝廷,直指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那么,太子本人又是什么样的呢?他通满汉文,骑射娴熟,文采斐然,至少个人才能方面,在康熙眼里,没有什么问题。他的问题在态度。

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太子随侍行宫,面对战局,却没有忧色,让康熙很不爽。把太子遣返监国。康熙帝两次亲征葛尔丹,都是太子监国,可见对太子的信任。

可是,就是在处理完葛尔丹以后,康熙对太子的态度突然有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先是因为御膳房和御茶坊的小臣随意在太子宫行走,被人攻击有不轨之心,后来又发现索额图那些罪状。

太子在康熙眼里,从骑射娴熟,文采斐然,突然就变成了一无是处。后来史学家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康熙帝失教。太子一开始那些汉族的大儒老师们,在十年前左右,竟然先后死去的死去,治罪的治罪。身边竟然不再又士大夫教导太子。

以至于康熙曾经说过下面一番话:“允礽不法祖宗,不遵朕训,肆意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谬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注动作。”

这番话不可谓不重。后来皇十八子病重,康熙又嫌太子不友爱兄弟,也不来看视,狠狠地批评了允礽,结果允礽因此还发怒了。这让康熙又想起了索额图唆使他谋反的事。因此,康熙说,允礽不孝不义,祖宗打下的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但是,康熙废了太子,又复立太子,在这一阶段之前,雍正大体上是没有夺嫡之心的,此一阶段,所谓九子夺嫡的主要参与者是皇长子和皇八子。

所以,雍正跟太子在前期并无太大矛盾,也许激烈冲突,太子两次废立,一次因为皇长子的魇镇,一次因为跟索额图二子谋逆,背后捣鬼的自然少不了八爷党,然而归根结底,还是子不教父之过,康熙帝自太子成年之后,对之教导不足,太子不能自制,先后陷于明珠索额图的党争,诸子夺嫡的斗争以及他本人的不思悔改。

雍正有夺嫡之心,一般认为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后。

此时朝中无太子,实力比较强的皇长子又被圈禁,人缘最好的皇八子又因为结党和攻击太子被废为闲散旗人,太子之位的争夺突然出现真空。

而且雍正的主要敌人不是废太子,而是党羽众多的皇八子允禩。当时支持皇八子的,除了皇长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还有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拔叙等满清重臣。其势力之大可见一斑。不过,皇八子这班人,因为在重立太子的过程中,结党太过明显,大部分被康熙给撸了。

很多史学家认为,雍正能夺得皇位,甚至有点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

有人说,雍正杀兄弟,心狠手辣。可是,雍正刚继位的时候,几个八爷党的人,都受到了重用,特别是皇八子允禩,甚至封了亲王、总理大臣,而夺嫡时支持八爷党的大臣,雍正也不计前嫌,委以重用,对于废太子这种毫无威胁的人,康熙又怎么会对他下手呢?

至于八爷党后来尽遭屠戮,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己作死。既然雍正已经继承大统,皇位已定,这帮人还要兴风作浪,这不是找死吗?

雍正刚一即位,就封允礽的儿子为郡王,雍正八年又加封亲王。可是八爷党的几个人,雍正一开始也没亏待他们啊。

允礽死于雍正二年,允礽一脉,在雍正朝老老实实,没有给雍正惹麻烦,雍正为什么不对他们好?毕竟是亲生兄弟,骨血子侄。


西堤君


礼遇有加谈不上,因为雍正皇帝胤禛登基后第二年,废太子胤礽就病死在紫禁城咸安宫,享年51岁。唯一能体现出雍正帝有所礼遇的,就是死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家小被雍正安顿。

太子胤礽是赫舍里氏所生,深得康熙皇帝玄烨看重,从小细心教导,一度寄予厚望,投入很大精力,平心而论康熙待这个儿子很不错,倾注了大量个人的情感。然而,胤礽可能由于夺嫡紧张,屡次犯忌,在康熙晚年两度被废,失去了翻身的可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之后,胤礽彻底被废黜,从此幽禁于咸安宫,直到死去,可谓是以悲惨的局面收场。

实际上,胤禛一度还是太子集团的骨干,胤礽被废,他才有了机会。康熙六十一年,玄烨病逝于畅春园之前,曾有让雍正善待兄弟的遗言。康熙去世后,雍正先后封胤礽的大儿子弘晳为郡王和多罗理郡王,表示对哥哥后代的礼遇。

除此之外,为了施布恩德,又册弘晳的母亲为理亲王侧妃,由其子细心赡养,胤礽的其余妾室随个人意愿择定居所丰其衣食,以终余年,不至于生活凄惨,众人感恩戴德。胤礽去世之后,雍正帝还亲自前往五龙亭吊唁,哭奠哥哥胤礽。我们不管他是真伤心也好,作秀也罢,从这个角度看,雍正也算是对待胤礽家小人等不薄,至少衣食和待遇不错,让他们能够安享生活。

胤礽其实算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牺牲品,也没犯什么大错。其实,从雍正皇帝个人情感上来说,更忌恨老八胤祀集团,因此他们最终的结局都很惨淡,成为雍正朝堂上的又一牺牲品。

宫廷斗争刀光剑影,稍有不慎,万劫不复。在残酷的情形下,如屡薄冰,雍正帝更加讨厌与自己争夺的老八。对于没有威胁的胤礽集团,反而优容一些了。


秦右史


皇太子胤礽是被他的几个野心勃勃的兄弟给害了,两废两立,少不了他几个兄弟在后面推波助澜,胤礽成为九子夺嫡中第一个出局的皇子,被关在宗人府一直幽禁到死,不过,雍正依然在胤礽逝后依王礼安葬,礼遇并非没有。


胤礽并非嫡长子,由于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而康熙皇帝与胤礽之母仁孝皇后赫舍里氏感情笃深,因此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的胤礽在刚满周岁时就被确立为皇太子。




在康熙诸子中,胤礽已经算是非常优秀了,从小聪慧好学,经史子集,骑马射箭无所不通,数次监国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成为康熙帝治国上的得力助手,可以说,胤礽在最初确实是尽到了太子的责任,是个合格的储君。

就是这个一个被康熙给予厚望,近乎完美的皇太子,在此后日趋激烈的诸子夺嫡之争中,竟然遭到了两立两废,最终成为了第一出局的皇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33岁的胤礽及其他阿哥陪同康熙出巡塞外。大阿哥胤禔向康熙密告,检举了太子许多不良表现,诸如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事情大都查有实据,胤礽利用太子的身份越级行事,令康熙大为震怒,把太子的行为形容成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返京途中,胤礽试图接近康熙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康熙的疑心病顿起,怀疑胤礽要“弑君”,遂下定决心要废太子。

胤礽第一次被废后,随之而来的大阿哥与八阿哥争储失败,康熙诸子矛盾激化,为缓和局势,胤礽再一次被立为皇太子。经历了第一次被废的轩然大波,胤礽整个人性情突然大变,行为变得疯癫,康熙一度怀疑他是不是鬼上身了,为此心痛内疚不已,此后经常召见胤礽以宽其心。但是,胤礽受到第一次被废的打击,对兄弟的无情及父皇的决绝已经大失所望,父子之间的隔阂矛盾依然不能消弭,终于引发了康熙第二次废太子。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朝廷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牵扯出了皇太子策划逼父皇尽早让位的事情,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容忍的事,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一次康熙是不念父子骨肉之情下定决心废黜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康熙告谕诸皇子,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教宗人府看管,胤礽成为诸子夺嫡中第一个出局的皇子。



胤礽的退出,使得储位再一次空缺。这自然使得夺嫡大战日趋白热化,紧跟皇太子胤礽出局的就是一心做着皇帝梦的大阿哥,这个冷血的皇长子曾不惜通过魇镇坑害太子,在胤礽被废后,竟然跑到康熙面前口出逆言要代父法办废太子,此举令康熙大失所望,胤禔就这样从皇位竞争中出局了,再后来,胤禔投靠了胤禩的八爷党,利用巫术魇镇太子之事被人揭发,遭到削爵幽禁。八爷党因为胤禔之事受到很大的牵连,也逐渐远离了夺嫡之争。

最后还是一向低调,没有公开参与夺嫡大战的四阿哥胤禛笑到了最后,成功的赢得父皇的信任,成为大清王朝的接班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当然不会放过的他的那些在夺嫡之争中既失败又失意的兄弟。主要政敌八阿哥和九阿哥,被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分别改名为带有侮辱性的“阿其那”,“塞思黑”,就是“猪”和“狗”的意思,二人最后都惨死于禁所。而对废太子胤礽,雍正也谈不上有多么礼遇。

因为这个时候的胤礽已经命将不久,雍正想赦免这个从小与他比较亲近的废太子哥哥已经都来不及了。

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五十一岁的废太子胤礽病逝于禁所紫禁城咸安宫。胤礽生前,曾说过感激雍正对其施惠,并教导其子弘晳一定要忠于皇上等话;可见,在雍正即位的这两年,胤礽虽然仍然被幽禁于咸安宫,其境况是大有好转的。胤礽病逝三天后,雍正亲往五龙亭哭悼,为这位横遭不幸的废太子哥哥进行了平反。

胤礽死后,丧仪以和硕亲王例,出殡规格都依亲王制,胤礽之弟胤祉、胤裪也都穿孝相送,胤礽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由第二子弘皙承其王爵,在康熙诸子中,胤礽死后的待遇算是不错了,可见雍正对待这个已经不存在威胁的废太子哥哥,还是做出了一定礼遇的。


大国布衣


“九子夺嫡”后,雍正胜出,功臣要奖励,落水狗要痛打。

九王夺嫡主要分为二派,太子一系和老八一系。

太子一系有:太子老二、拥护者老三、老四和老十三。后来,太子倒了,老四和老十三另立门户。

老八一系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后来,老十四见夺嫡有望,对老八党若即若离。

至于老大,他起先的目标主要针对太子和皇位,太子倒后,他见老八势大,举荐老八当太子,希图一份拥立之功,也勉强算作老八一系。

雍正即位,对自己人老十三最好,除此之外,在敌对方这一块,对废太子还算可以。

下面,我罗列一下其他“八子”在雍正朝的遭遇,并按照从差到好的待遇、按次序排个名。


第一名:老八胤襈

他是八爷党的党魁。

雍正即位之初,为了稳定朝局,把他升格为廉亲王。后来,随着年羮尧打赢了青海战役,雍正坐稳根基后,在雍正四年对他下了手。

待遇:开除宗室、议罪四十条、改脏名阿其那(猪或者不要脸的意思),其子弘旺改名菩萨保。幽禁期间受到折磨,不到半年死去,死前喝水就吐,有传说是被喂了毒,死后是带着脏名进坟墓。

第二名:老九胤禟

他是八爷党的智囊。

雍正元年被指派到年羹尧的军中效命,这是雍正折散八爷党的谋略。

待遇:雍正四年,开除宗室、议罪二十八条、改脏名塞思黑(狗或者不要脸的意思),事发后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还是带着枷锁的那种监禁。胤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死前上吐下泻流黑水,传说是被毒死的,死后带着脏名。

第三名:老十四胤禵

在夺嫡白热化的阶段,他一直在外带兵,权力极大。

雍正即位,被解掉兵权,回京途中,随身携带的家书和文件被强行收缴。为此,他因为怨气顶撞了雍正。

老十四和雍正是一母同胞,碍于皇太后的面子,雍正曾给予他郡王的虚衔。后来,遭到清算。

待遇:议罪十四条、夺爵、避讳改名允禵,父子被禁锢于景山寿皇殿。

第四名:老大胤禔

他主要是图谋皇位、魇害太子,在康熙朝犯的事,被夺爵,后来一直被宗室圈禁、幽于府第(自己家)。

雍正十二年死去,以贝子礼殡葬。

他在幽禁的时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有病不给看,看病也不给用好药,最终被逼疯。

第五名:老十胤䄉

雍正元年,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在长途赴京拜谒康熙灵柩后病死,雍正让胤䄉送其灵龛到喀尔喀,胤䄉推委生病不干,还在疏折中有“雍正新君”的字眼。

待遇:被斥责“不敬”之罪、夺爵、逮到京师拘禁。

第六名:老三胤祉

胤祉是最忠诚的太子党,太子第一次被废,就是他向康熙告密,说是老大在魇害太子。

雍正即位后,改名为允祉,还因为和废太子过往太密,发配到遵化守康熙陵。

雍正六年,胤祉因索贿被告,雍正念及兄弟情份,处理稍轻,从亲王降为郡王,被宗人府囚禁。

雍正八年,在老十三的丧礼上,因为迟到和面无忧伤,被弹劾为“居丧不谨”。

待遇:夺爵,他和家人一起被囚禁在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逝世,以郡王例将其安葬。



第七名:太子胤礽

他是在康熙朝二次被废,被禁锢在咸安宫。

雍正即位,封其子弘皙为理郡王。但同时,又命令弘皙全家迁出京城,搬到了京郊郑家庄。

胤礽幽禁在咸安宫时,有医有药,丰衣足食,还可以散步、练字。

雍正册立弘晳之母为理亲王侧妃,由弘晳赡养。

废太子一般很惨,所以胤礽感念雍正的恩情,他要求弘皙对雍正效忠。

待遇:雍正二年,胤礽死去,以亲王丧仪下葬。雍正哭奠。谥号为“密”,这取自于“君不密则丧其国”,有讽喻的意思。



第八名:老十三胤祥

他和雍正关系最亲密,雍正对他也是非比寻常,称其为“柱石贤弟。”

雍正即位第一天,封胤祥为怡亲王。

后来,总理户部、参赞军机处。

待遇:雍正八年过世,恢复其本名胤祥,是唯一一位不用为皇帝避讳的臣下。

胤祥死后配享太庙。

胤祥谥号贤,这是对他能力的充分肯定。

胤祥被允许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福荫后代。

胤祥死后,雍正辍朝三日,素服一月,后亲临怡亲王府奠酒举哀。

我是历史闲话人,祝朋友们阅读愉快!


链天绝


题主这么说可就错了。在雍正朝,最受雍正皇帝宠信礼遇的是十三阿哥胤祥。而不是废太子胤礽。在历史上,有三位阿哥在康熙朝被圈禁,分别是皇长子胤褆、废太子胤礽、还有就是十三阿哥胤祥。



这三位阿哥,都活到了雍正朝,但是唯有十三阿哥最受雍正信任。 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雍正来讲,十三阿哥才是能给自己当帮手的。后期十三阿哥也摆正了自己的身份,甘当一位任劳任怨的臣子,甚至是活活被累死的。

而且从源头上来讲,雍正之所以能当上皇帝,还是要多亏十三阿哥胤祥冒险抢在八爷党前面接管了丰台大营。而之所以能顺利接管了丰台大营的军权,靠的还是十三阿哥胤祥当年带兵立下的威信。所以可以说没有十三阿哥胤祥,就没有雍正的皇位。故此,雍正对十三阿哥胤祥最为礼遇,以至于封了铁帽子王还不算,甚至让后期的允祥(也就是胤祥,为避讳皇帝,改为允祥)把名字改回去了。



除了十三阿哥以外,之后就是废太子胤礽了。虽然在雍正继位以后,废太子胤礽仍然被囚禁在咸安宫。但是对于胤礽的子女们,雍正可是不吝封赏。

首先是在继位一个多月后,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晳就被封为多罗理郡王。在之后废太子胤礽的几个女儿也都封了郡主县主。其他的几个儿子也封了辅国公之类的爵位。而且废太子胤礽在雍正继位第二年死去后,得以以和硕亲王的礼仪下葬,雍正还亲往哭祭。可以说是备极哀荣了。

那与十三阿哥胤祥想比,废太子胤礽对于雍正有什么价值,值得他去这么做呢?

其实最大的价值就是废太子在康熙朝庇护了还是四阿哥的雍正。并且在自身被废,无望觊觎皇位后,明里暗里的替彼时的四阿哥,后来的雍正,打压了八爷党。

要知道,在太子还是储君的时候,四阿哥还只是太子党的一员,并没有很大的希望能登上皇位。且废太子胤礽多次监国,教给了四阿哥不少东西。虽然碍于康熙的命令不敢放了废太子胤礽,但是雍正还是知恩图报的,对于胤礽的子女照顾有加。

所以,雍正对于废太子胤礽是出于兄弟之情的正常关心,与对老十三的那种信任还是差一点的。


王斌兔斯基


整个夺嫡过程中,与雍正有实际利害冲突的是胤禩、胤禟、胤禵等人,而且登基之后,他们仍处处牵制雍正,威胁着皇权稳定,所以雍正对他们清算手段尤为严厉。而胤礽对雍正的威胁几乎等于零,所以雍正也没有为难他。

在夺嫡时,废太子胤礽还是胤禛赢得康熙好感的一个重要棋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康熙命令以后胤礽的话不必上奏。后来,胤礽鸣冤说他没有加害父皇的意思,请看管他的胤禔、胤襈代为陈奏,但是胤禔以父皇有令拒绝代奏,而胤禛不顾胤禔反对,力主代为上奏。事后,康熙表扬胤禛说:“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唯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初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但是这并不说明胤禛对于胤礽有多深的感情,或者胤禛是太子党,二人关系实际上一般。

雍正自己也说过:“前犹有人疑朕与二阿哥(废太子胤初)不睦,……二阿哥得罪之先,朕但尽臣弟之道,凡事敬谨。”也就是说他对于废太子的礼仪、关系只限于普通皇子与太子之间的正常关系。关于这一点,胤初临死前也承认:“臣当日与皇上(雍正)虽无好处,亦无不好处。”这也说明雍正同废太子胤初的关系只是一般。


老照片


我只说两点:

1.雍正虽然和老十四一个妈德妃生的,但是确实皇后从小带大的。本身就是太子党。太子复立的时候甚至还出力不少,二废以后太子实在是没有可能了,所以太子党的成员都转而支持了雍正。雍正登位起决定作用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就是养母关系上所谓的舅舅。生母德妃仅仅是辛者库宫女出身。根本没有什么根底。

2.太子已经完全没有了政治前途。善待太子根本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又有什么理由苛待?当兄弟的毕竟还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不妨对他好一点。雍正对付他的其他兄弟也是没办法的事,刚刚登位,兄弟们就给他玩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要不用雷霆手段,清朝必然大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