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焦慮:何去何從

前一段時間,由於連續寫過幾篇關於銀行變革的文章,業界一些朋友戲稱我在唱衰銀行。其實,作為銀行從業者,我始終是最樂觀的銀行看好者,作為國民經濟的命脈,銀行有著百劫不亡的理由,但身在其中,對變革的壓力筆者也有著更深切的感受。

銀行確實風光過

銀行是經濟的晴雨表。經濟上行時期,所有銀行的日子都紅紅火火,以至於一些銀行“利潤多的都不好意思說”。經濟增速減緩回落,水落石出,一些裸泳者免不了面臨尷尬。經濟的週期就是銀行的週期,這些並不意外。由於有著以豐補歉的機制,大多數的銀行都可以扛過經濟的寒冬。

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利潤率多維持在百分之一點左右的水平,這一水平與過去的利率管制有一定關係,存貸款的利差基本可以保證銀行的盈利能力。所以,很長一段時期,只要有一張銀行牌照,並保有一定的業務規模,銀行都可以穩賺不賠。

以前,銀行基本上也沒有關張的壓力,即便經營不善,最後還會有政府兜底的機制,存款人的利益最後由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託底,壞賬也會被專門機構收購,所以,客戶對銀行也不甚挑剔,就近、方便、能滿足業務基本需求就行,客戶對銀行的選擇性並不強。

最重要的一點,是銀行的業務是壟斷的,具有排他性,很長一段時期,存款、貸款、支付結算都只有銀行能夠辦理,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涉足,否則就是違法犯罪。

過去,銀行還是國家財政經濟鏈條的重要一環,經濟政策調整,政府有時也會投鼠忌器,顧慮銀行壞賬率的變化影響到財政收益和GDP增長率,反過來,商業銀行在經濟政策的制定中有著一定的話語權。

更致命的是,過去社會融資長期依靠銀行這一間接融資渠道,銀行在資金的分配上擁有實際決定權,所以,一定程度上說,銀行是經濟運行的超級關聯者。

確切的說,彼時銀行不是企業,是一個經濟機關,銀行不會死,也不能死,所以一些人常說,銀行哪來的生存之憂?

銀行真的有些不好過

這幾年,一切都在悄然改變。

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的2013年最先打開了缺口,對破冰攪局的“寶寶”一族,政府給予了默許放行,低門檻的大眾理財熱情被喚醒,傳統的金融業務不再是銀行的專屬地盤,理財、眾籌、P2P、還有互聯網支付,都舉起榔頭挖向銀行的牆角。

利率市場化、大額存單制度的出臺,給遇到挑戰的銀行又澆了一盆冷水,競爭的加劇直接增加資金成本。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演變成價格戰,存款利率高、貸款利率低就有價格優勢,拼的是成本控制和盈利空間,這方面,銀行和新生金融機構的差距是明顯的。

作為銀行改變收入結構突破點的中間業務,其收費也面臨越來越嚴格的監管和整頓。正如總理要求電信企業提速降費一樣,銀行收費也在總理要求“能降儘可能降”之列,利差收窄,改善收入結構和盈利模式的轉型受阻,收費的嚴控,對銀行來說無疑於雪上加霜。

銀行自身的業態也在發生變化,傳統銀行業也降低了門檻,從村鎮銀行、小額信貸公司、互助合作金融機構、消費信貸公司到民營銀行的完全放開,銀行業自身也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快速發展已經打破了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等少數幾家銀行“左右天下”的格局。

銀行業的脫媒也更加嚴重,不僅證券市場融資規模越來越大,債券市場、新三板都在不斷擴容,民間借貸浮出水面,間接融資的市場挑戰空前。

最具象徵意義的是存款保險政策的出臺,國家信用和銀行信用切割之後,銀行業已經不僅僅是“機遇與挑戰同在”了,對一些經營不善的銀行來說,存款保險政策的出臺就是一張“準死證”,銀行生死存亡只能靠自己去市場上撲騰了。

銀行的日子確實不如過去好過,經濟轉型的壓力,已經使一些銀行初顯疲態。

銀行還能不能任性

銀行的強勢地位改變的太快。幾年的時間,銀行已經由資金供給者和資源分配者的“大佬”地位逐漸迴歸到中介的定位。銀行似乎註定要走下坡路了。

如果支付結算牌照完全放開的話一定是這樣的。銀行一旦失去支付強勢地位,資金就會在其他機構沉澱,就會在銀行“體外循環”,銀行的既有優勢就會徹底喪失。

但事情很快發生了變化。近年火熱的互聯網金融開始剎車。不僅非銀行支付被定位為“小額、快捷”,處於輔助地位, P2P等平臺資金也要回到銀行“存管”,第三方支付都必須迴歸銀行賬戶體系,加之銀行獨享的“存款業務”專利,銀行在變革和競爭中贏得了喘息之機。

“鯰魚”的使命已經完成。“輔助”的機構事實上又回到了給銀行打工的境地。

保護銀行的利益也許是經濟轉型的需要,銀行經歷劇變顯然對經濟沒有好處,但是變革已經不可逆轉,銀行任性的日子不會再有了。

就連一向競爭不太充分的農村金融市場也被逼到了家門口,電商的下鄉和網貸的進村,使農村金融機構也面臨著市場分流壓力,好在他們是主場作戰,有人緣、地緣和價格優勢。從農民目前可以得到資金支持的渠道來分析,無論民間借貸,還是網貸,成本都要比傳統金融機構高出很多。與外來的金融機構角逐,傳統的農村金融機構還有時間備戰。

問題是,連農村這個過去一直被認為“風險大、成本高、收益低”、許多金融機構不願問津的市場都開始風生水起,銀行,還能有輕鬆的日子嗎?

銀行,想說愛你不容易

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衝擊雖然暫時被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和幅度之內,但其對銀行的改變卻是巨大的。

存款的流失,市場的蠶食,對銀行來說,都不是最大的問題,真正刺痛銀行的是面子和理念,銀行不得不放下身價,按照市場和客戶的需要行事。

許多人說,銀行業的變化,要感謝馬雲。不管對銀行愛與不愛,是馬雲讓客戶有了更多的選擇。

對銀行人來說,失去的不僅僅是優越感,也有對前途的自信。

限薪、跳槽,巨大的業績壓力,任性的傲慢和頻出的存款丟失事件,還有銀行招聘赤裸裸的“拼爹”,社會的關注和苛責,印證的是銀行變革的不易。

其實任何事物都一樣,有新生事物的崛起,就必然有傳統事物的衰微,如果一切都因勢而變,必然是和諧的共生。何況,中國最悠久的銀行也不過幾十年的歷史,比起“百年老店”,他們依然是初升的朝陽。

對傳統銀行來說,新生的力量很有挑戰力,活力十足,因為他們年輕富有朝氣。不過,誰沒有年輕過呢,傳統銀行應該放大自己的優勢,以十足的“年輕態”自豪地問一句:你不就是年輕嗎,我也年輕過,可是,你老過嗎?

傳統理論正在顛覆

過去,有一種說法叫做分流,銀行資金被分流,銀行存款被分流,在一些銀行人的眼裡,錢存在銀行是天經地義,資金流出銀行,就是分流,這是何等的豪氣。

馬克思都講,對銀行來說,最有意義的始終是存款。存款,是銀行的命根。今天的情況則是,繼續死盯存款的銀行將沒有未來。

因為形勢已經異常嚴峻,不變革的只會被淘汰。《貨幣銀行學》裡銀行的四大職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創造、金融服務)都是基於壟斷前提的間接融資理論,隨著“脫媒”變為現實,銀行的固有職能已是昨天信息不對稱的產物,今天的互聯網時代,銀行的先天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現在的銀行,在資源配置上、資金投放的上的作用在弱化。銀行信貸投放已經不是資金融通的唯一主渠道,過去單純依靠銀行的調節實現貨幣的淨投放淨回籠的計劃時代已經本過去。

作為金融從業者,我的同事已經基本與存款無緣,銀行賬戶除了發薪和極少的資金往來外,已經基本失去了使用價值,即便有臨時週轉資金,也會借道銀行轉到各類“寶寶”。年輕的網絡一族也基本如此,銀行的儲蓄主要吸引的是中老年人和一些信息相對閉塞的保守人群,個人存款和個人財富增長越來越變現為負相關,越有錢的人越不在銀行存款。

受體制影響,機構存款仍將是銀行可以長期分食的蛋糕,對公資金在相當長的時間仍會在銀行“體內循環”。但是存款的創利能力將越來越弱。如果銀行仍然固守單一的存貸市場,競爭力將難以提升。

對銀行最大的挑戰是,互聯網作為新的金融形態,他們對業務的基本判斷是基於客戶的信用,是把信用成為融資的主要元素,而多數銀行還是以抵押物和擔保作為主要判斷標準的當鋪式經營;互聯網金融是以手機、電腦在和客戶交互,而銀行還在痴迷於傳統網點和社區便利店建設,老實說,二者的競爭已經不在一個層次。

再說利率市場化,通俗一點,就是放開資金定價權,市場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價格戰,存款利率高、貸款利率低就有價格優勢,拼的是成本控制和盈利空間,這方面,銀行也不樂觀。單從資金的運用上看,銀行的放貸機制落後不說,光是龐大的肌體帶來的高運轉成本就會在價格上處於劣勢。

值得注意的還有一些銀行打著變革的旗幟已經越來越遠離初心。資金“脫實向虛”,熱衷於投行業務和虛擬市場的“錢生錢”,熱衷於在同業市場空轉。一旦出現經濟波動,一些銀行就抽貸限貸,只為獨善其身。

另一個可怕的苗頭是一些金融企業的“脫內向外”,自己的地都沒有種好,卻熱衷於國際化,熱衷於去國際市場投機,執迷於國際業務。

大家都幻想做一單吃半年,掙大錢、快錢是金融追逐的主要目標。銀行業熱衷於加槓桿的創新和去信用的中介,老想著掙大錢、掙快錢,最終吹大的是金融的泡沫。

好在今天的銀行已經摒棄了規模崇拜,高速度的規模增長已經成為過往,熱衷於賺吆喝的銀行已經在減少。

今天的銀行也要摒棄槓桿崇拜。銀行要回歸主業,資金要回到實體經濟。銀行作為金主,面臨著嚴格的資金投向監管,信馬由韁的日子逐步被強監管所取代。如今,實體貸、小微貸、民營貸、普惠業務都有明確的監管指導比例,矯枉力度空前。

從規模崇拜,到杆杆崇拜,到縮表,到穿透的強監管時代,再到強令迴歸實體經濟的監管新規,中國銀行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博弈與蛻變。

銀行,過去一直有一層神秘的面紗,很長一段時間,銀行業用高高的臺階和富麗堂皇的裝飾拉開了和客戶的距離。現在的銀行,經歷太多的喧鬧之後,是迴歸本源的時候了。

原重慶市長黃奇帆說過一句話,把金融複雜化的都是騙子,意思是搞金融故弄玄虛者多不安好心。其實,中國現在缺的是腳踏實地的金融家,需要真正以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為使命的金融家。單是中國剛剛開放試點的農村宅基地和林權、土地承包權市場,就將是一個不可估量的藍海市場,可是中國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並不是很高。這折射出中國還缺少振興底層經濟的金融基因。

中國的金融機構,並不是個個都需要胸懷拯救世界的壯志,缺的是融入本國經濟、深耕民族經濟沃土的務實情懷。

銀行深度改革,已經使我們看到了傳統金融業生存的“寒意”了。

創新必然能找到出路,可悲的是看不到危機,感受不到疼痛。

少數繼續陶醉的“銀行家”,將在安逸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