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映丹城“闹”新春

排灯展以多种形式集中展现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排灯,展示高原“小北京”的夜晚,再现茶马互市“繁荣景象”。

据相关资料记载,湟源排灯发源并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今丹噶尔古城),湟源排灯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历经200多年沧桑岁月,后因各种原因,于1958年后停止悬挂,直到1992年在政府的组织下,又重新制作展挂。因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有了“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之灵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的美誉,2006年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各式灯光将古城点缀的色彩斑斓,灯火通明,与浅蓝色天幕上的月光交相辉映,古城如同白昼。这种光亮映照出了古城无穷的古色、古香和古韵,洋溢出了耸立在青藏高原门户上青海湟源文化大县、唐蕃古道驿站、茶马互市重镇璀璨独特的历史和现代城市之光。

顺着十字沿街北上,很快就到了拱海门跟前。门楼上耀眼闪烁的灯光把拱海门前的小广场照得格外通明。从拱形洞门进入,只见映入眼帘的一幕是一行行架起的排灯,好像是从宫中走出的开道侍卫,整齐有序地排列于街巷上方,一直绵延到远方。我试着打探,这些侍卫的尽头处,是否有某位名列皇家的亲眷或炙手可热的朝臣。于是,就踏着青石板的路面,一直向里走了去。

与古城不远处的湟水河畔,橘黄色的灯光把冰雪水面涂抹的绚丽多姿,气象万千。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的湟水河,看上去虽有点冰凉,但尽显了河岸被冰雪封冻后呈现出的高原独特的美,它与河道密布、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任何一个江南美景相比,美的强悍,美的有骨气、傲气和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