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土匪黑话,复杂程度堪比外语,最忌讳三个字,一个职业

民国时期,群雄割据,涌现出了大批军阀和土匪,特备是在东北地区,匪患更为严重,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彻底铲除土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但年剿匪困难,除了受地理因素影响外,自古流传下来的那些土匪黑话,也给剿匪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黑话的产生没有确切记载,似乎随着土匪一起就凭空出现了,这是土匪为了增强自身凝聚力,判别自己人之间交流的用语。在《林海雪原》中,杨子荣进入威虎山的途中,就出现过许多土匪黑语,像“蘑菇溜哪路?什么价?”“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当然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土匪黑话,黑话种类之丰富,内容之繁杂一点也不亚于外语。而且在土匪黑话中最忌讳两个字,一个职业。

土匪靠打家劫舍为生,为了区分不同的打劫对象,土匪也发明出了不同黑话,普通大户人家叫做“砸窑”,有家丁有叫“响窑”,药铺称作“苦水窑”,戏院称作“艺窑”。光是窑的分类,在土匪黑话中就有几十种,这些窑当中威武窑代表的是官府,一定不能招惹。

新人加入叫做“插香头”,在加入土匪前,要下山提个核桃,意思就是杀个人,核桃指脑袋,即所谓的投名状。当年为了打入土匪内部,光是熟悉这些黑话,就耗费了解放军的大量精力。

土匪除了用黑话,却对一些日常用语十分忌讳,最忌讳的当属钱,杀和死三个字,兄弟之间谈钱容易伤感情,所以土匪一般把钱叫做“皮子”,例如那家人钱多不多,土匪会说那家人皮子肥不肥。靠打劫为生,做尽伤天害理的事情,土匪把杀人称作插人,死了称作睡了,这些忌讳一旦碰了,免不了受到惩罚。

除了忌讳三个字,土匪还非常不待见渔民,渔民用网捕鱼,漏网之鱼,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都触犯到了土匪的忌讳。所以,土匪看到打渔的渔民免不了把他们暴打一顿。总的来说,土匪之所以忌讳这么多,完全是心理作用,亏心事做多了,害怕遭到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