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为了权力伪装自己,成功后不听取别人意见

王莽:为了权力伪装自己,成功后不听取别人意见

有这样一个人,在他登基之前,他一直是以圣人的形象出现,虽然很多人觉得他是故意营造出这样的形象,但是他为人却是很简朴很公正,对待同级甚至下级的官员更是谦卑的态度,不过在登基之后,他开始显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对待别人的劝解也不在意,坚持错误的做法,导致最后变革的失败,他就是王莽。

王莽一开始很受其他人的尊重,他的出身不错,出生在有名的王家,他的姑姑甚至是前朝的皇后,所以他自身和皇家甚至有很多的联系。因此相比其它官员,皇家对他更加信任,再加上当时他的官职很高。所以在皇帝去世,有新的小皇帝上位之后,他被委以重任,成为辅政大臣。可是他本人并不像外表表现的那样没有危害,他本人是很有野心的,所以在登到高位之后依然不满足,想要成为皇座上的唯一。所以后来他聚集了一个小团体想要拉取朝中的其他官员。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当时他取代皇帝的理由是,因为国内遭遇了很长时间的大旱,所以需要有贤者来拯救这一切,干旱是上天对执政者的惩罚,很多官员都附和了这个说法。这些官员都是一样的迷信吗?这不一定,只是他们都站在了王莽的那一面而已此时的小皇帝没有势力自然被废掉了。如果登上帝位后的王莽一直保持这种谨慎的头脑,那么后期他就不会遭受这么严重的失败了,可惜他并没有。

他自觉自己的位置已经稳定了,他唯独忌讳的就是刘氏的宗族中的人,为此他除掉了很多异己。但是对于当时的朝政来说,他最大的威胁并不是这些人,反而是虚弱的国力。在登基之前,他像很多人保证自己会开启改革。事实上他确实改革了,只是他的改革有些过头了,甚至是超出了当时的时代的民情。

为百姓考虑确实是应该赞许的,但是他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也害了百姓,因为不科学。他说要把地分给每一户家庭,这是明显的将财产从地主的手里拿出来,可是农户本身是没有资本和地主对抗的,所以后来也没有推行开,更是惹怒了地主,最后他倒台更是没有人继续支持他。

并且他热衷于在一些不重要的领域进行改革。不仅得不到什么效益,反而折腾民众的时间精力,比如他反复更改地名,这对出行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利,他同时改变钱币的制式,然后疯狂的以国家的名义印刷钱币,这相当于把民间的钱财都收拢到中央,前期看来是个很好的措施,到了后期,对普通人的生活则是灾难,也是爆发了广大的冲突的根源。

到了他执政的后期他也变得对身边的人不信任,导致他身边根本没有多少助力,他的改革带来的弊端也没有人向他禀报,他还是沉迷于自己的美梦之中不会睡醒,导致最后没有了可以挽救的机会。

从王莽这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有好的因就会有好的果,他最开始运用不好的手段得到皇位,即使那时他的风评不错,但是他的真实面目总会露出来的。身为执政者最重要的就是吸取各方的意见,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明君,即便他本人想不出好的政策,他可以吸收底下人的智慧,但不应该执着于个人的意见。如果他做不到,他就要有承担结果的准备,也因为他的根基不深,所以他执政的时间并不长,然后就被起义军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