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陵战败后不选择自杀而是投降匈奴当驸马呢?

常山云龙


千古艰难惟一死。关于李陵战败后为何没有以身殉国而选择苟且偷生的原因,至今已然无人知晓,而在经过司马迁演绎之后的李陵是否真是历史上李陵本人呢?这又是不得而知的。今人往往同情李陵,我独有些不同的看法。

一:孤军深入遭遇绝境的李陵

天汉二年,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两万骑在祁连天山一带进攻匈奴右贤王,另派李陵及韩延年率其本部五千人出居延约一千里的地方,以此分散敌军。在李陵部即将完成任务返回之时,他们却遭遇了匈奴单于本部八万人,被围困在俊稽山一带。

李陵部在经过数十日的抵抗之后,终于弹尽粮绝,箭簇用竭而伤亡殆尽。而救兵一直不曾到来,身心绝望之余的李陵在安排士卒作鸟兽散之后,终于投降匈奴,并娶了匈奴公主,安心做了驸马。

闻讯的汉武帝勃然大怒,在确认消息属实之后,以“有辱国体,背主降敌”的罪名将李陵家族尽数诛戮,陇西李氏自此衰弊,成为当地世家大族严重的耻辱。

二:宣称要以死报国的李陵竟然投降了?

汉朝武人大多热血,将军出征而妻子为质是当时的传统。而且兵败不敌,苟且偷安的后果又非常的严重。所以当时的将帅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往往选择,杀身成仁来维护家族和家庭的安全,以借此来维护朝廷的体面。

在李陵被围困在俊稽山的时候,他自己也曾多次感叹“兵败,大不了一死报国罢了”而当身边的军吏劝他暂且投降,伺机在逃回中国的时候,李陵还曾义正辞严的拒绝“如果兵败之后而不能以身许国,那么我还算壮士吗?”

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⑥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

话说,第当天夜半,李陵在做了详尽的安排之后,命令士卒击鼓,分作鸟兽星散,最大限度的逃回汉朝报告天子,自己则与韩延年一起率领十数名壮士突围。闻之消息的匈奴单于自然派兵直追。此役,韩延年战死,而李陵竟然投降了?

令军士人持二升粮,一半冰……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矢志以身殉国的名将之后,竟然就这样突然改变主意,叛国投敌了~

三:李陵真是英雄好汉吗

深入不毛之地,转战千里之外,致死抵抗,杀掠相当。李陵的勇武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原本坚定不移的要以死殉国的决心却为何突然变了呢?

司马迁根据李陵平时的行事作风推断他是忍辱负重,想要报效国家,但这毕竟只是推断。

首先,将军降敌,丧权辱国而家族蒙羞,妻子为戮在当时是惯例,换言之,李陵在降敌之初,就应该做好家族被诛夷的准备。那么为何在汉武帝杀他全家的时候又如此愤恨呢?追根溯源的讲,害死家人的正是李陵本人。

其次,前90年,李广利再征匈奴,李陵主动请缨,率军追击李广利是千里而不止。在此,我不禁要问,说好的假降,为何就变成了真降?如果是因为汉武帝诛杀了他全家的话,那么最该死的不应该是他自己吗?

最后,在汉武帝去世后,素来和李陵颇有交情的霍光成为大汉的实际掌权人,执政之后的霍光派人潜入匈奴迎接李陵回国,却被“大丈夫不可再辱”的话拒绝了。

四:千古艰难惟一死,临场变卦未尝就不可能

关于李陵的形象在文学和史学上向来是存在吊诡之处的。这种极不符合常理的地方昭示着必然有人说谎了。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大汉建国史上首位投降将军,无论如何粉饰都不足为他正名的。固然,也许他的降敌真是用心良苦,但身为高级将官的他岂有不知律法的道理?

今人每每同情李陵,却为何不想想各种的矛盾龃龉之处?苏武出使西域而被截留在匈奴,长达十九载,期间备受艰辛,茹毛饮血却始终宁折不弯,坚毅不屈。不知同僚在前,李陵心中可曾有所愧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首先舍生取义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其次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做到舍生取义才是最正确的。有一个成语叫“忍辱负重”,受常人所不忍受之耻辱,以求留有用之身再为国为民做贡献,这比一死了之沽名钓誉要强得多。因此勾践亡国而卧薪尝胆,孔子受害而周游列国,司马迁受刑而偷生,那么李陵战败后为什么就不能忍辱偷生,以求再报国家呢?难当一定要自杀殉国才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吗?

李陵作为西汉著名的骑军将领,他是军旅世家出生,祖上李信曾是秦朝陇西侯大将军,爷爷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李陵从小练习骑射,弓马娴熟,武艺精纯;在祖辈的熏陶下,李陵不仅武艺高强,更是兵法谋略过人,可谓是一代名将之才。可惜李陵家没有出美女,如果出了美女且成了汉武帝的老婆,那么李陵就不会只带五千步卒去押送粮草了。李广利是李美人的哥哥,也就是汉武帝的大舅子,因此汉武帝让李广利当大将军,领兵出塞攻击匈奴,李陵作为后勤总管给李广利运送粮草。结果李广利的主力部队没有遇到匈奴军队无功而返,李陵则遇到了匈奴的主力大军八万而全军覆没。

李陵不愧是将门虎将,他率领五千步兵节节退守,给匈奴骑兵沉重打击,匈奴军由三万增加到了八万,只为剿灭李陵所部。李陵大军以大车作为营垒,李陵领兵冲出营垒摆开队伍,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匈奴军应声毙命。奈何匈奴人多势众,采用人海战术轮翻攻击汉军,李陵所部伤亡惨重。李陵为了鼓舞士气,把军中将士所携带的妻女全部斩杀,士卒们拼命与匈奴大军死战,击杀匈奴军两万有余。由于叛徒的出买,加上汉军箭尽兵折,李陵打算单枪匹马去刺杀单于,失败后他又打算自杀殉国。军吏们说:浞野侯(赵破奴)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陛下仍以礼相待,将军亦可先降匈奴,以后伺机回到汉朝。于是李陵在兵尽弹绝之后投降了。

如果强驽都尉路博德救援及时,那么李陵不会兵败而降;如果汉武帝不将李陵全家老小诛杀,那么李陵必然回归匈奴。因此李陵虽然投降了匈奴,但是情有可原;是汉朝君臣逼迫李陵由诈降变成真降。匈奴单于十分看重李陵,给予李陵十分隆重的待遇,还将公主嫁给李陵为妻,册封李陵为右校王。与李广终身不得封侯相比,匈奴封李陵为王,可见李陵确实人才不凡,深受匈奴人民喜欢。李陵在匈奴住了二十多年,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人就是他的后裔。


大秦铁鹰剑士


因为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他还没有战功而得封侯,如何有颜面去见九泉之下“飞将军”李广,他不想被后世说:“李广至死未得封侯”的宿命缠绕着李氏家族。

你想李陵就是靠着祖上恩荫这一层关系,能够迅速被最高领导者汉武帝所熟悉,担任建章监,侍中等御前带刀侍卫之职称。在作为侦察连连长深入匈奴境地两千余里侦查地形安全返回,最后被封为车骑都尉。在任职车骑都尉几年都是干着后勤保障及包尾工作。终于在时来运转,在汉武帝天汉二年时,为了给贰师将军李广利争取军功,再一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李陵作为车骑都尉带领5000兵马在浚稽山一路横扫过去,无任何的可以阻挡这位俨然“七进七出”汉代赵子龙的人物。

但也是因为浚稽山之战,匈奴王直接以八万余军队对阵李陵都尉率领5000兵马,这让李陵感觉到“老天把他逼入绝境”,但最后的结果却没有项羽破釜沉舟,杀害随行家属等措施之后,他仍然没有得到“绝处逢生”的美好结果。

而是“生存还是死亡”的命运抉择摆着他的面前,浚稽山之战却让这位年轻的车骑都尉这么快就面临这样的决策,他身边的兄弟都一一躺下在漠北的草原,魂归南方汉朝的家乡。

那么我李陵怎么办?舍身取义死亡的话,传回汉朝后,我还得个英雄称号并我的后世子孙还得封侯享受待遇。

如果投降而选择生存在匈奴,找机会回汉朝在立战功,可是李陵这一片“赤子丹心”却被人诬蔑,即使太史令司马迁劝告并证明李陵清白,又如何能够平息得了君王的怒火呢?自己的家族被灭门,北方孤狼般李陵却屹立在草原望南方,愧疚而落泪。

汉朝家没了,那就早匈奴安个家,娶了匈奴公主,做了王,却丢了归家的心,最后与苏武两人忧愁于世,老死于匈奴,魂归南朝,愧疚于李氏家族。

年纪轻轻地李陵才是风华正茂,英雄气概的盛世年华,他不甘心,他没有建功立业以光耀李氏家族的使命,可是却得到惨遭灭门的恶果,不知道是错还是对?或许在李陵心中,他的选择是错的。


历史伴读小二




路遥lgy


最主要的原因是李陵投降后汉武帝诛杀其全族,上至双亲下至妻儿,这让李陵在汉朝无所牵挂干脆投降匈奴。李陵的战败不是他战术问题,出发时汉武帝就没有供给足够的弓箭和马匹。李陵是带着步兵去攻击匈奴的。其次,汉武帝让朝中大臣接应李陵,那位将军本来就对李陵有意见不想应这个差事,不敢有违军令才勉强接受,结果自然是接应无力。再次,李陵的士兵已经战斗到需要拆卸车轴当武器的地步,以5千步兵牵制匈奴数万人马,那是相当不容易啊。作为将军怎么忍心让士兵客死异乡。李陵认为是他的错要一人承担,所以放弃垂死挣扎只身投降。事实上,李陵的投降在他心理是一种耻辱。他去见苏武时表达了他对苏武气节的敬仰。当汉昭帝让人劝说李陵回来时,他说大丈夫不可两次受辱,最终老死异乡。李广李陵祖孙俩都没有落个好结局但是依然活出了他们的光彩,成就身后一段美名。


麦子麦子在一号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败将难道一定就要彻底为国尽忠,自杀殉国吗?有时候忍辱负重,先投降,然后伺机回国,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长孙,他于公元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率5000步兵与8万匈奴大战,最后因寡不敌众而投降匈奴。

我想李陵是被逼才投降的,若他不投降,匈奴则会杀害他全部的士兵,李陵不忍心看到士兵们一个个身首异处,所以就只好投降了。或许李陵想着先屈服匈奴,好掌握匈奴的情报,之后找个机会赶回国内,以报效祖国,这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汉武帝得知后,龙颜大怒,夷灭李陵三族,杀害了他的父母妻子。汉武帝死后,朝内有人劝李陵回国,但是他却害怕受辱而拒绝回国。

是呀,李陵万万没想到汉武帝会不分青红皂白就杀害他全家,汉朝已经没有他的亲人了!而匈奴单于却十分器重他,不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还封他为王。

有时候,投降并不可耻,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


元哥说历史


当李陵被围时,有军士劝李陵投降,李陵说:“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汉书·李广苏建传》),然而,他还是食言降了。按李陵自己的说法,“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答苏武书》)看来李陵投降匈奴是打算有所作为的,也就是准备当卧底的。然而,当被被任命为使者去劝降早自己一年被匈奴扣留的苏武时,他又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汉书·李广苏建传》)然而苏武答道:“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汉书·李广苏建传》)李陵只能感叹地说:“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汉昭帝即位后,辅政大臣霍光和上官桀派任立政出使匈奴,劝李陵回归大汉。李陵身穿胡服,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抚着自己的头发对任立政说:“吾已胡服矣!”


风大猪也能飞


李凌以五千步兵对战匈奴的八万骑兵,血战八天八夜,最终弹尽粮绝,因为俘虏的出卖,才导致最终的崩溃。

兵败后,李凌被捉,还没有投降,但传到汉武帝的耳朵里的消息却是李凌投降了,汉武帝恼羞成怒,把李凌全家抓起来处死了,得知这个消息,李凌是万念俱灰,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了匈奴。李凌兵败后之所以没有因为羞愧而自杀,身为将军,理应为战败担责,但李凌虽败尤荣,五千对八万,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射杀了上万的匈奴骑兵,历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凌没有自杀,也是为了寻找机会再报答汉室。但汉武帝却要杀鸡儆猴,担心以后出征匈奴的将军战败了都会投降匈奴,对军心产生影响,所以把李凌全家杀了,这也等于把李凌的后路给断了,受如此大辱,还能为汉室自杀,那岂不是傻子了?所以李凌选择投降匈奴,汉诏帝曾经想把李凌劝回来,但李凌认为一个人不能两次受辱,最后老死异乡。



lishi的镜子


李陵的悲情源自汉武的错乱

衣赐履按:李广一门,极尽悲情。老李广一辈子就想封个侯,和匈奴打了近五十年仗,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自杀;儿子李敢,以战功封关内侯,因认为老爹是大将军卫青逼死的,于是打伤卫青泄愤,结果被骠骑将军霍去病一箭射死;今天要讲的是李广的孙子李陵,简直就是悲情的化身,让人唏嘘不已。我个人感觉,这祖孙仨人,有个共同特点,都有点“二”,这种特质,一方面促使他们在作战时勇冠三军,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高度自负,行为失谨,非常容易主动陷入险境。李陵,作战能力恐怕还在其祖李广之上,其结局之悲情,也在李广之上。

自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之后(两人最后一次出战是在前119年),近二十年间汉匈没有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此间,经过张骞两通西域,贰师将军李广利两征大宛,汉朝与西域诸国建立了联系。而西域本是匈奴的势力范围(从匈奴控制范围看,其疆域远远大于汉朝),汉朝的介入,实际上是动了匈奴的奶酪。当初,虽然卫青、霍去病重创匈奴,但匈奴并未伤筋动骨,再经这十几年的休息,军事实力依然强大,汉匈之间,征战的号角随时都会吹响。

前99年,五月,武帝刘彻派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郡(甘肃省酒泉市)出塞,进击驻守天山(新疆东北部)的匈奴右贤王,格杀及俘虏匈奴一万余人后班师,归途中陷入匈奴包围。李广利缺粮,将士伤亡惨重。幸亏假司马(副军政官)、陇西(甘肃省临洮县)人赵充国,率敢死队一百余人,将匈奴包围圈冲出一个口子,李广利率大军紧跟其后,得以逃脱。此役,汉军阵亡十之六七,赵充国受伤二十余处。李广利上奏朝廷,刘彻专门召见赵充国,一边查看他的伤势,一边发出叹息,封赵充国为中郎(皇家警卫官)。

衣赐履说:从《通鉴》记载看,李广利西征大宛凯旋后,汉匈之间,也有数次冲突。到了前101年,且鞮(读如低)侯单于继位,汉匈关系缓和,都释放了以前扣留的对方使节,又重新互派使节出访。苏武于前100年出使匈奴,被牵连到一场政治谋杀案之中,被匈奴扣留(详见拙文《这一年,苏武开始在贝加尔湖畔放羊》)。自此,汉匈关系又降至冰点,大战即将展开。我们的悲情英雄李陵,急不可待要登场了。

飞将军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三子李敢。李当户早死,留下一个遗腹子,叫李陵。李陵担任侍中(宫廷随从),家传的骑射本领无人能及,爱护部属,善对贤士。刘彻发现,李陵颇有其祖李广的风范,封他为骑都尉(骑兵总监),统御丹阳郡(安徽省宣城市)和楚国(首府彭城,江苏省徐州市)战士五千人,在酒泉郡、张掖郡(甘肃省张掖市)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

衣赐履说:李陵的老爹叫李当户,这名字挺怪。据说,李广在与匈奴作战时,曾经俘获了一个“当户”,恰巧生了儿子,干脆就起名李当户。“当户”是什么意思呢?

匈奴的职官是冒顿(读如墨毒)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后所制定的,单于之下依次是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军、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单于总揽一切军政大权,而左右贤王为地方最高长官;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共二十四长,其下各自设置了千长、佰长、什长、禆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

由此可见,当户是匈奴的一个中下级官职,李广在俘虏那个当户的时候,应该还很年轻,虽然当户职位不高,也足以让李广兴奋几天的了。

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刘彻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押运辎重,搞好后勤工作。李陵叩头请求出战,说,我手下的战士,都是荆楚地区勇武之士和奇才剑客,单兵能够扼住猛虎,射箭全都百发百中,希望能让我率领他们前往兰于山(今地不详)以南地区,用以分散匈奴兵力,减轻对贰师将军的压力。

刘彻说,你小子是不愿给别人当下属吧?不过呢,你要带兵出塞,而我调动的军队太多,没有多余的马匹分配给你。

李陵说,我用不着马匹,愿以少敌众,率五千步兵踏平匈奴单于的王庭。

衣赐履说:李陵确实有点“二儿”,尽管本事很大,但太小看对手了。

刘彻一看,李陵同志豪情万丈,心下也有些感动,就同意了他的请求,下诏命强弩都尉(强弓兵团司令)路博德在李陵撤回时接应。路博德是沙场老将,曾跟随霍去病北伐匈奴,因功封侯,又曾以伏波将军的身份与楼船将军杨仆一道灭了南越国(详见拙文《汉武开疆之灭南越国》),如今让他给李陵打下手,心中十分不爽,便上奏说,秋季将到,匈奴马肥,正是兵力最强的时候,不宜攻击,希望陛下命李陵稍等,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

刘彻怀疑是李陵夸下海口之后,又心生怯意,不想出征,就鼓捣路博德上书取消出击计划,非常恼火,下令路博德率兵从西河郡(内蒙古准格旗西南)进击,命李陵于九月出发,由遮虏障(内蒙古额济纳旗古居延海南,路博德所筑的城堡),直到东浚稽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南面的龙勒水(今已堙没),搜索察探匈奴行迹,如果不见敌踪,便退回受降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五十公里新忽热)休整。

衣赐履说:我对刘彻,越发地不能理解。李陵年轻,不知深浅,可能意气风发提出以五千步兵深入匈奴。然而,刘彻与匈奴打了几十年,匈奴的实力,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的,匈奴清一色的骑兵,以李陵的五千步兵深入大漠,只要碰到匈奴主力,几乎就是送死。我非常诧异,刘彻为什么能够同意李陵出征?另,西河郡在今内蒙古中部,而遮虏障在今内蒙古最西部,刘彻让路博德接应李陵,而两地相距两千余里,如此遥远,如何接应?这不是放嘴炮吗?

李陵率五千步兵按时出发,出居延(内蒙古额济纳旗)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扎营,沿途命人将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骑兵陈步乐送回长安。刘彻召见陈步乐,听他报告说李陵能使部下拚死效力,非常高兴,封陈步乐为郎官(宫廷禁卫官)。

然而没有料到,就在浚稽山,李陵竟然遭遇且鞮侯单于亲自率领的三万骑兵,被团团包围。李陵屯兵两山之间(应为东、西浚稽山),用大车围成营寨,亲自率领士卒在营外列下战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手持弓、弩。匈奴见汉军人少,便直逼营前阵地。汉军千弩齐发,匈奴兵纷纷应弦倒地,只得退回山上,汉军追击,杀死匈奴数千人。

汉军如此骁勇,单于大吃一惊,急召西部兵团及东部兵团八万余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率部且战且走,向南撤退,数日后,来到一个山谷之中。汉军接连作战,士卒大多身带箭伤,仍顽强苦战。李陵下令,受伤三处的乘车,受伤两处的驾车,受伤一处的继续战斗,又斩杀匈奴三千余人。李陵率部沿着龙城(此龙城指故南单于庭,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旧道向东南方撤退,四五日后,退到一大片沼泽芦苇之中。匈奴顺风放火,企图火烧汉军。李陵已先纵火自救,开辟出防火隔离带。汉军继续南行,来到一座山下。单于登山观阵,命他的儿子率领骑兵进攻,汉军退入树林,又杀死匈奴数千人,使用连弩射向单于,单于下山逃避。

当天,生擒匈奴俘虏,报告李陵说,我们听单于说,这一定是汉朝的精兵,我们如此猛攻居然不能将他们消灭,而他们似乎在引我们向南接近汉朝边塞,恐怕是设了个圈套让我们钻诶。各位当户、君长都说,单于御驾亲征,亲率数万骑兵攻击几千名汉军,如果不能将他们消灭,以后怎么号令边臣?而且还会使汉朝更加轻视匈奴。目前还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我们必须在山区奋力作战,如果还是不能取胜,再撤退不迟。

此时汉军处境越发凶险。匈奴骑兵多,一日交战数十次,汉军又杀伤匈奴二千余人。匈奴不能取胜,终于打算撤兵。然而就在此时,李陵军中有一个名叫管敢的军候(低级别的军官),受到校尉(指挥官)的欺辱,逃往匈奴投降,泄漏李陵的底牌——汉军既无后援,箭矢也将用尽,只有李陵部下和成安侯韩延年所属部队各八百人在前面开路,以黄旗和白旗作为标志。如派精锐骑兵集中力量猛攻,汉军立即就可击破。

单于喜出望外,恨不能抱着管敢狠狠亲上一通!即刻命骑兵一齐向汉军发起进攻,同时高喊,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不知用汉语还是匈奴语)!又派兵截断汉军的道路。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李陵继续向南退却,尚未到达鞮汗山(蒙古西南部诺颜博格多山),一天之中,射尽五十万支箭,于是放弃辎重车辆,继续南行。此时军中士兵还有三千余人,刀枪已折,就砍下车的辐条当武器,文职人员拿着笔刀(那时还没纸张,用刀把字刻到竹简上)战斗。汉军退入狭谷之中,单于亲自率兵截断汉军后路,指挥匈奴兵卒将山上巨石滚入谷中,汉军多数死去,不能前进。

衣赐履说:虽然惨烈,但李陵的战斗力实在太强,损失步兵两三千人,杀敌骑兵近万人,让人嗟叹。

夜幕降临,李陵着便衣走出大营,左右要跟随,被他制止,说,不要跟着我,大丈夫当独自生擒单于!良久,李陵回到营中,叹道,我们已然兵败,即将死于此地了!于是将所有的旌旗全部砍倒,与珍宝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再次叹息,说,如果再有数十支箭,我们就足以逃脱了,如今没有武器,天亮以后,只能坐等被擒,不如各自逃命,还有人能够侥幸逃脱回去报告天子。

于是命将士每人带二升干粮,一块坚冰,约定到遮虏障会合。半夜时,李陵命人击鼓叫醒将士们,但战鼓已破,敲不响。李陵与韩延年跨上战马,十几名壮士跟随。匈奴数千名骑兵随后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已无面目报答皇帝陛下了!于是投降。其他人分散突围,逃回边塞的有四百余人。李陵兵败之处距边塞只有一百余里。

衣赐履说:不知是哪个边塞。李陵向北三十余日,到达东浚稽山,而在匈奴大军攻击包围之下南撤,只用了十几天就到达汉塞,材料不详,颇为费解。另,李陵投降,匈奴自然减轻攻势,汉军士卒才有可能突围,如果死战,则必然全军尽没。

边塞将领将此事报告朝廷。刘彻本希望李陵能死战,后听说李陵投降匈奴,大为震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满朝大臣都说李陵有罪,刘彻问太史令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衣赐履说:刘彻收到报告之后的反应,原文为“上欲陵死战,后闻陵降,上怒甚”,我颇不能理解。硬去想,似乎刘彻送李陵出塞时,本就是送他去死,或者知道他必死,才会有“上欲陵死战”这样的话。那么,他为什么要送李陵去死?我不能解释,恐怕,汉武大帝已经被自己的武功烧得糊涂了吧。

司马迁说,李陵对长辈孝顺,对士人仗义,赴国难奋不顾身,正是他的志向所在,可以说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不幸失败,那些保全了性命、与妻子儿女厮守的大臣立即捏造他的短处,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率领不到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与匈奴数万骑兵对决,杀伤数倍于己的敌人,匈奴将全国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部调来围攻李陵。李陵转战千里,箭矢用尽,无路可走,将士们手拿着没有箭的空弩机,冒着敌人锋利的枪尖刀刃,仍然拚死力战,能够让将士们如此,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但他痛击匈奴的壮举,也足以名扬天下了。另外,我认为,李陵之所以没有死节,并不是真的投降,可能是想找机会报效国家。

刘彻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是为了诋毁李广利,为李陵游说开脱,下令对司马迁施以宫刑。

衣赐履说:关于李陵,满朝大臣都说他有罪,只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太史公为他鸣不平。为什么?因为刘彻认为李陵有罪,所以所有人都认为他有罪。记得秦始皇嬴政吗?他临死前,忌讳言死,故群臣莫敢言其身后事者,这才有了沙丘之变,赵高、胡亥矫诏干掉公子扶苏,顺便干掉了大秦帝国。循着这个思路,刘彻问臣僚意见,居然都问到了司马迁,说明他要让所有人都认为李陵有罪,李陵事件,他刘彻没有责任。岂料,这个司马迁居然不识相,居然为李陵鸣冤!那就给你好看,老子阉了你!哈,实话,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说的。

很久以后,刘彻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说道,应当在李陵率军出塞后,再让路博德前去接应;而我预先就颁下诏书,使老将路博德生出奸诈之心,不肯接应李陵。

于是对逃脱回来的李陵余部进行慰劳赏赐。

衣赐履说:这是刘彻在为自己开脱。我们在《汉武开疆之平朝鲜国》里讲过,左将军荀彘灭了朝鲜凯旋归来,却被刘彻以“争功相嫉、计谋乖戾”的罪名斩首,已经让人瞠目,刘彻恐怕已经陷入到某种错乱之中,自己也不知道吧。如让路博德接应李陵,又为何也派路博德出塞?李陵和路博德分别出塞之处,相距两千余里,事先不计划安排两军如何接应,一句“得令老将生奸诈”,就把过错推给了路博德。我只能说,言及于此,意还更深。倘若真的是“老将使诈”,刘彻完全可以像斩左将军荀彘一样,一刀解决了路博德不就完了?理由非常充分,然而他却没有。因为,不是那回事儿。

前97年,刘彻征发全国七种贱民(即,七科:①犯罪的小吏;②逃亡的罪犯;③赘婿【从妻姓的男子,应该就是倒插门儿的】;④商人;⑤曾经当过赘婿、商人的;⑥父母曾经当过赘婿、商人的;⑦祖父母曾经当过赘婿、商人的)和志愿者,派李广利率骑兵六万、步兵七万自朔方郡(内蒙古杭锦旗北黄河南岸)出塞,路博德率一万余人与李广利会合,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三万自五原郡(内蒙古包头市)出塞,因杅(读如于)将军公孙敖率骑兵一万、步兵三万自雁门郡(山西省右玉县)出塞,袭击匈奴。

匈奴听到这一消息后,将其家属、财物等全部迁徙到余吾水(土拉河。发源于肯特山,流经乌兰巴托市南,向西转北,注入鄂尔浑河)以北,然后由单于亲率十万大军在余吾水南岸迎战。李广利率兵与单于大军连续交战十余日,撤兵而还。韩说没有收获。公孙敖与匈奴左贤王作战失利,撤兵而回。

衣赐履说:刘彻当年慧眼识将的本领已经丧失,只能用李广利、公孙敖这些二流货色出征,这一时期与匈奴的对决,基本以失败告终。

刘彻命公孙敖深入匈奴腹地,还有一个打算,就是想办法把李陵接回来。结果公孙敖兵败返回,上报说,据匈奴俘虏交代,是李陵教导匈奴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因此我们才没有收获。刘彻再次大怒,下令将李陵的家属满门抄斩。不久听说,教导匈奴的不是李陵,而是另一个汉朝降将李绪所为。

李陵悲痛之余,派人将李绪刺杀。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将他藏在北方,直到大阏氏死后,李陵才回到王庭。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与卫律(卫律是先前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后来又重新投降匈奴,详见拙文《这一年,苏武开始在贝加尔湖畔放羊》)同时都受到尊重,并握有权力。卫律经常在单于身边,李陵则在外地,有大事才到王庭会商。

班固评论:……司马迁所定的是非标准,非常荒谬,跟圣人并不一样……可是,以司马迁的闻博见广,却不知道保全自己。既然已经陷于极刑,发愤著作,《报任安书》上的话,也可以相信(关于司马迁为李陵鸣冤事,记载于《报任安书》)。可看出他之所以自怨自艾,不过《诗经·小雅·巷伯》之流的哀怨,而只有《大雅》,十分明哲,才能保身,可是司马迁却办不到。衣赐履说:这一段话,是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里对太史公的评价。班固说司马迁的是非标准荒谬可笑,我就不评论了。然而,班固嘲笑司马迁不能明哲保身,以致被刘彻割了鸡鸡,这句话实在太搞笑了,因为,班固在评价司马迁时,正傍着如日中天的外戚大将军窦宪,班固本人大红大紫,因此,褒贬臧否人物,自有一番居高临下的悠游感觉。奈何窦宪一朝被诛,班固连《汉书》都未完成,便被捕死在狱中,比太史公还惨。官场中人,非善终那一刻,千万不要吹牛逼精通“明哲保身”之道,随时可能打脸,呵呵。巷伯,是掌管宫内之事的宦官。《巷伯》是一首政治抒愤诗,作者被谗言陷害,作诗以发泄满腔的怨愤。班固把太史公比作一般的太监,真的是从心底里瞧太史公不起。然,太史公又瞧得起你班固吗?王夫之《读通鉴论》:司马迁挟着私心写《史记》。班固讥刺他不忠,十分恰当。李陵之降敌,罪状昭著,无法掩饰。如果说他孤军抵抗匈奴,而他率步兵五千人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并不是刘彻命令,使他不能推辞。李陵全族被诛杀,却嫁祸给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远征匈奴,李陵率三万余骑兵追击,转战九日,难道也是李绪干的?如果说李陵被单于控制,不得不被驱使,难道匈奴除了李陵,便没有可以任用的大将?如果李陵有模棱两可之心,匈奴如何能交给他重兵?使他跟中国军队对抗?

司马迁替李陵遮盖过失,惟恐遮盖不住,并对李陵祖父李广赞不绝口,褒扬他们世代勋业。司马迁那种背弃公义,图利于死党的话,怎么可以相信?衣赐履说:我本对王夫之无所谓印象好坏,但看他如此评价司马迁和李陵,不得不说几句。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三大思想家,最初,也是反清复明,复明无望之后,王夫之隐居山野,不在清朝为官,著书立说,《读通鉴论》就是其晚年作品。据说,王夫之誓死不剔发,保了晚节。
王夫之说司马迁挟私心写《史记》,让我颇为不解,不晓得王夫之认为司马迁如不挟私心写史,当写出什么样子来。又说班固讥刺司马迁不忠,十分公允。这话就是胡说八道了,我上上下下看了班固对太史公的评价N次,并未发现任何“不忠”之处,王夫之下这个断语,实际上已经是血口喷人了。文人毁人,一毁就是连根毁起,因此,动笔之际,心术不正,那真叫毁人不倦。
王夫之说李陵孤军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并不是刘彻的命令,这一点自当不错。我也表达过,李家这几代人都有点“二”,否则不至于带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几千里。又说李陵全族被诛杀,却嫁祸给李绪。这里自也有李陵无处发泄,李绪充当了出气筒的成分在。然而,我不知王夫之如何看待刘彻诛李陵全族这件事,如果搁在王夫之本人身上,他会如何?通篇看过,但觉刘彻的凶残霸道、李陵的英勇和悲惨遭遇,王夫之均视若不见,他似乎要求的是,李陵绝不能降,只有一死。这一点最为好笑,你王夫之老先生苟活在清朝二十多年,号称不剔发,然而,你的画像为何永远戴着帽子?不要告诉我天冷取暖!那帽子还是前后左右罩得严严实实的那种,让人分不清究竟剔发了没有。满清入关,规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不大相信,会对王老先生一人格外开恩。你既然是忠于大明的,为何独不殉国?反而活到七十多岁?你这不是投降?你这与李陵何异?你又凭什么羞辱李陵?大家都降了,那也是没办法,你降了,谁也不会说你。关键是,你自己是个叛徒,却骂古人为叛徒,这就实在不地道了。一句“不做清朝的官”,就能苟活几十年,你的价值观也太向着自己了吧。

有人说,读王夫之,要了解他的背景来判断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未必是字面上的意思。开什么玩笑?白纸黑字地毁人,司马迁、李陵凭什么要去了解你的背景?真是岂有此理!
对王夫之的印象,被他这一篇全部毁了。


衣赐履和金大妞


李陵是人才,五千对十万,能扛十多天,弹尽粮已绝,待夜突围时,叛徒告敌知,满天红光照,李陵被生擒,伺机报君恩,天怒灭满门,从此两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