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楼市又现白菜价?46平的房子仅需一万六,月工资就可买一套

在办公室谈及房子时,一名同事说,你们知道吗?黑龙江有一个四线城市,房价只有16000元。他喝了一口水补充道,这个可不是单价哦!这可是总价,虽然房子比较小,只有46平,但这也已经超乎想象了。他感叹道,在上海这些钱连中环旁边半平方米都买不到,差距可太大了。

据相关消息显示,同事说的这个事,是属实的。在58同城等平台上,该四线城市有相当一部分的房子,每平方房价不足1000元。

为什么这个地方房价这么低?已经有无数人进行了分析。其实,说到低就是资源枯竭,人口大量外流,购买房子的人少了。就像甘肃玉门一样,油田枯竭后,大批人外迁,房子低至万余元,可依旧无法成交。只不过玉门生产的是石油,而该四线城市产的是煤。

该四线城市的过往,让我们看到了人口与产业对于楼市的重要性。没有人口与产业的支撑,房价是不可靠的。人口流出的地方,哪怕楼市再火热,也是不长久的,而且往往越火热,越容易聚集风险。

不少三四城市就有这种现象,没有什么重量型的产业,也没有规模型的产业链,只有几家小工厂,不少地方人口还处于流出状态,但是房价却是越来越高,让人很是疑惑。就如同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房价却"涨"声一片,同样让人不可理解。李嘉诚有一个投资理念,叫做"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没有好的配套,没有大的产业,以及没有人口的支撑,高房价催生的只能是泡沫。

除了人口与产业之外,影响楼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购买力。有人提出过这么一个观点,体现一个物品的价值,必须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一你需要它;第二你买得起它。细细品味,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不过这是从购买者角度说的,而如果从售卖者角度来看,这句话就要改一改。此时,对于售卖者来说,体现物品的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可能就是卖得掉。往细里说也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有人需要它;二个是需要它的人买得起它。

把这两个正反的观点放到三四线的楼市里,你就会发现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低迷的原因了。需要房子的人中,一部分要么是已经购买了,要么是买不起;剩余有需求的人中,可能还有一批人在观望。三四线需要房子的就那么一些人,买的人没有增加,即使房子再多,或者说建造再多的房子,也促使不了成交,反而只会造成过剩。

引起刷屏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在黑龙江的某四线城市,但是要引起注意的却是更多"名不符实"的三四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