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三国》,要分年龄才能看吗?为什么?

豫魏


从小就听过这么一句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意思是年轻人血气方刚,读《水浒传》,容易受梁山好汉们造反精神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老年人人生经历丰富,读《三国演义》,会更多地看到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权谋,可能会带来负能量。

我是少年时读的《水浒传》。记得刚刚上初中的时候,正赶上举国上下“评《水浒》,批宋江”。作为反面教材我通读了《水浒传》,立马“中毒”:先是整天舞枪弄棒自称“洒家”,对梁山好汉们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非常认同;紧接着就是青春期,开始对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虽说还算不上是反叛意识,但至少是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水浒》的侠肝义胆和造反精神贯穿了我的前半生,至今无悔。上大学时又读了《三国演义》,我对刘备之仁、关羽之义、诸葛之智、关张赵诸葛之忠都是极其感动的。可能是因为我还没老的缘故吧,似乎并无负面影响。

后来到了日本,发现日本人对关羽之义并无感觉,却对他的傲慢与偏见颇有微词。这倒并非日本人不讲义气,相反像关羽那样的忠义之士在日本历史上比比皆是,可以说是武士道的基本,不足为奇。日本人对在中国不大看好的刘备倒是非常赞许,认为他为人朴实低调却又有着坚定的信念,在一无所有的状况下踏踏实实苦心经营,跻身于成功人士之列,堪为中小民营企业家的典范。顺便说一句,日本人对中国古典极其热爱,爱历史更胜于爱文学(比如《红楼梦》的影响就差多了),《水浒传》也还不错,甚至抗战时有日本好事者将延安时期的中共领导人与梁山泊108条好汉捉对,虽有点生搬硬套,倒也相映成趣。日本人最喜欢的还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国演义》),竟有好多个译本。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历史作家吉川英治还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并迎合日本人的审美习惯重新写了一部《三国》,畅销了70年;当代作家北方谦三也于二十年前出版了他重新演绎的《三国志》,轰动一时……相信今后也不会绝笔。


安说生死


严格来说,好的文学作品并不区别年龄。但是中国民间向来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意思是说少年人不适合看《水浒》,老年人不适合读《三国》。

少不读水浒

《水浒》中有很多情节描写江湖好汉打家劫舍、快意恩仇的故事,经过小说的文学美化,这些故事中的人物行为看起来很潇洒,讲义气,却是在小说特定背景下发生的,实际上却是不符合主流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的。

少年人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又缺乏辨识能力,看了《水浒》里面英雄好汉,很容易有样学样,一旦在现实中把握不当,就会误入歧途,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尤其是少年人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水浒》中有大量崇尚暴力、反叛的价值观,不利于少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老不读三国

随着人的年纪越大,阅历越丰富。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更加老谋深算,心思深沉,增加对人性的不信任。

也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会唤起当年纵横四海、人生得意的豪情壮志,徒添英雄迟暮的感慨。


他们叫我PS


谢缴!

书什么时期都可以看,只是在你不同年纪,阅历和能力不同时,你体会到的意义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