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浙江慈善奖”评选开始啦 可推荐也可自荐

4月22日下午,省民政厅正式启动第六届“浙江慈善奖”评选。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评选中新增了“扶贫攻坚奖”与“慈善楷模奖”,表彰长期以来在扶贫济困、精准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方面,影响深远的个人或团队。

“浙江慈善奖”是浙江省公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开展五届,累计表彰先进个人250个、慈善机构150个、慈善项目180个,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全省各级慈善组织共募集善款46亿元,救助困难群众近220万人次,在民生保障工作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届“浙江慈善奖”评选表彰的对象主要是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助医以及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公益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和项目。

评选活动将从本月开始到11月底结束,各类奖项的申报条件、程序和相应表格可以在浙江民政网(www.zjmz.gov.cn)和浙江民政微信公众号上查看、下载。

奖项的申报时间为2019年7月1日至8月10日,活动在投票环节设计了网络投票和手机投票,欢迎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为确保活动的公平性,评选设置了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市县纵向和省级横向两个渠道申报,只要符合条件,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通过有关单位和组织推荐,也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自荐或向评选委员会直接自荐。

据悉,第六届“浙江慈善奖”共设置六类奖项,表彰名额总数为130个,分别为:

慈善楷模奖10个、个人捐赠奖30个、机构捐赠奖30个、慈善项目奖30个、志愿服务奖20个、扶贫攻坚奖10个。

新闻+

1

慈善楷模奖

表彰在我省慈善领域实绩突出、社会影响良好、具有感召力、公信力、示范性的个人(包括慈善工作者)和团体;

不以捐赠款物情况为主要依据,而以慈善行为和事迹的感召力和示范性等为主,如长期参与或从事慈善工作,事迹特别突出,有良好社会影响。

2

个人捐赠奖

表彰捐赠款物数额较大、贡献突出的的个人;

主要依据个人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三年内捐赠款物数额,参考个人参与慈善事业年限、社会评价、慈善方式创新等情况。

3

机构捐赠奖

表彰捐赠款物数额较大、贡献突出的的企业或其他机构;

主要依据企业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三年内捐赠款物数额,参考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年限、方式和效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员工参与慈善情况等。

4

慈善项目奖

表彰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和发展性、受助群体反响好、社会影响力大的慈善项目;

综合考虑慈善项目的实施时间、资金规模、慈善效益、社会影响及其示范性和推广性。

5

志愿服务奖

表彰长期以来提供社会工作等各类志愿服务,事迹特别突出,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或志愿服务团队;

综合考虑参与志愿服务年限、方式和社会影响力,服务时长和次数等。

6

扶贫攻坚奖

表彰长期以来,在扶贫济困、精准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方面,事迹突出、成效显著、影响深远的个人或团队;

参考捐赠款物数额、帮扶方式和效果、帮扶对象评价等情况。

届时根据实际情况,评选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2名,表彰对我省慈善事业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个人和机构。该奖项由评委会直接提名,报省政府决定。

◆◆

申报资格

◆◆

2016年7月以来,在我省公益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机构和项目,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在浙国际友人,均可申报第六届“浙江慈善奖”。政府部门从事慈善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不参加申报。

◆◆

申报方式

◆◆

“浙江慈善奖”候选对象可通过推荐和自荐两种方式产生。各市民政局按照属地原则接受个人、机构或项目的推荐或自荐,完成初选工作,向“浙江慈善奖”评委会办公室进行推荐。

评委会办公室同时受理来自省属单位(含省直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省性社会组织)关于个人、机构和项目的推荐或自荐。评委会办公室原则上不受理应按属地原则报送给各市民政局的推荐和自荐,不直接接收参选个人、机构或项目的自荐。

符合申报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无相应单位可作为推荐单位的,可直接向评委会办公室自荐,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材料核实单位作为推荐单位。

◆◆

申报形式

◆◆

参加评选的机构和个人均需提交能够证明其贡献的材料,按照申报奖项类别,认真填写附表,按属地原则提交各市民政局。省属单位推荐和自荐的候选对象,由其所属省直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省性社会组织申报。申报时间为2019年7月1日至8月10日。

相关表格于5月20日以后可通过省民政厅网站(www.zjmz.gov.cn)下载。

各市民政局组织各县(市、区)民政局开展申报工作,可通过第六届“浙江慈善奖”评选系统填写相关材料。

初审

1. 各市民政局确定拟推荐候选对象(数量控制在预分配的推荐名额内),在征询市场监管、税务、海关、公安、外事等相关部门意见后,进行为期1周的社会公示,经同级政府同意,于2019年8月31日前按照附表1格式向评委会办公室进行推荐。在寄送推荐材料的同时,必须通过第六届“浙江慈善奖”评选系统填写相关材料,进行网上申报。

2. 各省级单位向评委会办公室推荐候选对象的,在寄送推荐材料前,请联系评委会办公室开通网上申报功能。

3. 评委会办公室根据预分配的推荐候选对象名额汇总推荐名单。

复审

1. 评委会对推荐候选对象进行分组评议、投票确定拟表彰名额1.2倍的提名名单,报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2. 评委会办公室将提名名单进行为期1周的公示,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1周的公众投票。

3. 评委、公众投票权重分别占80%和20%。

4. 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评委会及公众投票情况提出拟表彰名单。

5. 对拟表彰名单在相关媒体进行为期1周的公示。同时对省级单位推荐的拟表彰对象,征询市场监管、税务、海关、公安、外事等相关部门意见。

终审

1. 拟表彰名单经公示和征求意见后,由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民政厅厅长办公会议审议确定表彰名单。

2. 民政厅将表彰名单报请省政府做出表彰决定。

对获得第六届“浙江慈善奖”的个人、机构和项目,省政府印发表彰决定,并适时召开浙江慈善大会现场颁奖。

“浙江慈善奖”作为我省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各地要高度重视“浙江慈善奖”的推荐工作,配备充足的工作力量,通过下发通知、发布公告等形式全面开展宣传和动员,积极发掘和推荐当地有突出事迹和典型示范作用的爱心人士、机构和慈善项目。

各市民政局是推荐各地候选对象的第一责任部门,在确定推荐候选对象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别要做好公示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等工作,推荐的候选对象要经得起社会公众检验。

被推荐或自荐参加“浙江慈善奖”评选的个人、机构或项目,填报评审材料或者在网络投票中弄虚作假的,一经核实,6年内不得再行申报。获奖者出现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对其已获奖项予以撤销。

来源:温州文明网综合 浙江新闻 温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