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的温度,你是否都清楚!

20±5℃

便于操作的场地:整理资料的工作室(用于记录、台账等);制作试件的操作室(混凝土预养护温度 20±5℃);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值班休息室等。同时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上墙。一般试验操作室(含工作室)要求使用面积10~15m ² 。标准养护室根据工程的大小建立,面积一般为 5~15m ² ,室内墙面、顶面做聚苯材料保温,安装温湿度自动控制器(制冷制热、喷水),保证养护室温度 20±2℃,相对湿度95%以上。

600℃

实体检测强度:以前工程结构验收时,往往采用回弹的方法对结构构件进行强度检测。由于回弹是利用构件表面硬度换算为构件抗压强度,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平整度、光洁度、密实度、碳化)所以评定验收存在较多误差。现在采用实体验收,即:在建筑结构安全重要部位浇注混凝土时多成型一组试件,与结构同时进行养护,当养护温度与时间积累计达到 600℃×天 时,将此试件送交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数理统计后再除0.88系数取用。

外加剂配制

80℃

外加剂在配置大体积混凝土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减水,减少混凝土中自由水,从而减小后期的收缩;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水化速度放慢,使强度增长推迟,应力产生也会持后;适当加入膨胀剂在充分湿热养护的条件下,能产生部分膨胀值,以抵消硬化后的部分收缩(内部最高温度小于80℃时才有此效果)。

配合比

水化热温度

水泥是混凝土产生热源的最根本的材料,用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利用外加剂的作用,在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降低温度。采取增加掺合料的方法,用低水胶比保证强度混凝土。

混凝土中总用水量的20%左右用于水泥水化,其余均为工作性要求。当总用水量越多时,水泥水化的量就会增加,前期水化会越充分,速率也会越快,对整体控制温升值很不利。所以有效减少水的用量,也是很关健的措施。

浇注温度

减小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1 . 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温度;

2 . 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硬化后的早期强度发展不要过快;

3 . 低热水泥;

4 . 用粉煤灰部分取代水泥 ;

5 . 用低热膨胀(收缩)系数的骨料;

6. 少量稳定的引气成分;

7. 选择水泥要以耐久性为基础,不能只注意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