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德意志音乐的昂扬活力

文 |高建

具备一定聆听经验的音乐爱好者往往会对某一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形成某种归类和概括,而这种概括在庞杂浩瀚的音乐文献面前似乎又注定是偏狭的,彼时我们往往就需要借助某种契机去修正这样的观念。如果说对于身处古典音乐“核心地带”的德奥音乐而言,严谨、厚重、深刻、壮美是最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其艺术特点的词汇,那么4月18日中国交响乐团在首席指挥家李心草的执棒下于北京音乐厅带来的“青春德意志”主题音乐会,就是让观众认识德国音乐昂扬活力一面的上佳机会。

音乐会的开场曲目是门德尔松20岁时创作的《芬格尔山洞》序曲,这部由作曲家在苏格兰西北部赫布里底群岛的游历而生发灵感的作品,将门德尔松“用音乐描摹风景”这一备受后世赞誉的才华发挥到极致。乐曲伊始,国交的弦乐演奏家就展现出极为凝合温暖的音色,在纤细轻盈的颤音与绵延醇厚的线条之间勾勒出一道道轮廓清晰的力度弧线,宛如漂泊在大海上的船只随风摇摆,长笛为代表的木管乐器也以明丽的音色和妥帖的音量,为乐团的整体音响镶嵌上迷人的外沿。指挥家李心草在乐曲中段选择了果决的速度和铿锵的节奏,对比产生的戏剧冲突和随后作品主题交织发展出的结构感,让音乐形象由单一维度的悦耳迷人变得更加立体。

随后上演的作品同样可以说是“德国人笔下的苏格兰”,作曲家布鲁赫题献给小提琴宗师萨拉萨蒂的《苏格兰幻想曲》。担纲独奏的华裔小提琴演奏家陈怡,在作品的引子乐段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修养,即使在变化并不繁复的单线条旋律中也营造出了静谧深沉的美妙氛围,将全曲唯一的小调乐章诠释得哀而不伤。而在被海菲茨等前辈名家精湛演绎、堪称小提琴技巧试金石的末乐章中,陈怡自信而熟稔的演奏,让笔者想到了她两年前与国交合作演绎西贝柳斯作品时的游刃有余,竖琴演奏家苏怡的出色发挥同样为作品注入了斑斓色彩。

真正全面展现中国交响乐团技术实力和传统积淀的作品,显然是下半场的贝多芬《D大调第二交响曲》。不管人们是出于对带有“标题”(尽管标题未必是作曲家本人所取)作品的本能亲近,还是对某些影响音乐史走向的里程碑巨著关注过度,贝多芬第一、第二、第四交响曲相较于其他几部交响曲总是显得分量稍轻,但完成于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之后的《第二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无比鲜明地投射着贝多芬强烈的个性,绝不应该被忽视。在首乐章漫长而庄严的引子中,双簧管与长笛交替奏出意味着光明与希望的上行音阶,小提琴声部小心翼翼地铺陈与跟随,终于迎来了主部主题那带有问答对话感的坚定行进。当音乐经历了摄人心魄的紧凑发展回归到D大调再现时,铜管与定音鼓引领的昂扬齐奏近乎直白地宣告音乐巨人已经在“英雄”交响曲之前找到了“新的道路”(贝多芬学生车尔尼的评价)。指挥家李心草对于充满田园牧歌风格的第二乐章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处理,他让乐团发出了如室内乐般澄澈清新的动人音色,并精细刻画出一个幅度巨大的渐强,弦乐在演奏连音时的力度和弓法选择都堪称典范,层层递进地将质朴的美感传递到听众耳畔。在终曲时那显得甚至有些粗暴和失控的弦乐强奏中,国交音乐家展现了不逊于任何顶级乐团的素质,既自由恣肆又合乎逻辑,将一场狂欢收束于饱满壮硕的和弦中。当杰出作品与高水准演绎碰撞在一起,观众们所感受到的幸福与惊奇自然会化作持久的掌声与欢呼。

- THE END -

快手、抖音账号

近期热门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圣母院和音乐的故事

《音乐周报》@你!快来说出你和《音乐周报》的故事…

音乐教师有哪些隐性负担?| 争鸣

足不出户,跟世界排名前30音乐院校导师直接上课

北京合唱节5月开幕,音乐周报与北京音乐家协会邀全国合唱团晋京展演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快收藏!改革开放“40载·40歌”完整版来了

潮·涌 | 改革开放40年之“十大古典音乐事件”

民族管弦乐队座位究竟怎么排?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