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倒权倾朝野的“鬼子六” 安德海只跟慈禧说了三句话

《你巴结领导的样子真的很丑系列》之二

“整”倒权倾朝野的“鬼子六” 安德海只跟慈禧说了三句话

上一回,我用青面兽杨志的故事,讲了为什么巴结领导的人不能用,因为:对领导有多巴结,就对同事有多刻薄,最后伤了众人的心,耽误了领导的事。

今天,我要用晚清大太监安德海的故事,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为什么巴结领导的人不能用。看完之后,相信大家都能得出结论。

安德海的起步:辛酉政变的联络人

安德海真正的起步,是从承德开始。

当时顾命八大臣把持朝政,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想来个“姐妹同心,其利断金”,但怎奈,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肃顺之流根本就不尿慈禧。一个女流之辈,能干些啥。

可万万没想到啊,女流之辈不行,但不男不女的行啊。

没错,安德海不失时机的出现了,正因为他的不男不女,所以没人重视他,于是慈禧的反击开始了。

突然有一天,一直谨小慎微的安德海变了,变的粗手粗脚、大大咧咧,并且还和慈安太后的小宫女打了起来。慈禧太后一见这个情况,大发雷霆:给我掌嘴,打到他妈妈都认不出来他。据说安德海挨完打之后,掉了几颗牙。可慈禧太后的气并没有消:滚,滚回北京去,最好让洋人剁了你,滚,马上滚。

安德海影视形象

肃顺等人听说了这件事,哈哈大笑:一个是女流,一个不男不女,这闹得是哪一出,果真差劲,太他娘的差劲了。

而就在安德海离开承德回到北京之前,慈禧太后给了他一个眼神,那个眼神好像在说:稳住,我们能赢。

是的,安德海不仅屁颠屁颠的回了北京,还屁颠屁颠的进了恭王府,带回了重要的情报,以及慈禧的许诺,

然后又给了恭亲王一个眼神,那眼神好像再说:猥琐发育,别浪。

恭亲王果然没浪,并且发出了“请求集合”,而慈禧太后也“稳住”了,只可惜肃顺没有及时“回防高地”。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七爷深夜捉肃顺,辛酉政变全面展开。

奕䜣与安德海的决裂

按说,安德海是有功之人,但是出身决定命运,他只不过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不断的巴结主子。

而巴结主子的人,往往最怕的就是别人看不起他。谁要是看不起他,他就会灭了谁,很遗憾,恭亲王很看不起他,即使他们合作过。

有一次,安德海结交了一个身上背着案子的小官,为了帮他开脱,当然更为能挣一笔钱,便假传懿旨让漕运总督吴棠消除小官的罪责。可是这事却被吴棠识破,更让恭亲王奕䜣知道了。

安德海的愤怒

于是恭亲王便将安德海叫到了内务府,痛骂了半个时辰,临走时还留下一句话:下次再犯,严办你丫的。

还有,安德海去内务府领东西,每一次都是要求这要求那,不巧有一次,恭亲王正在内务府当差,正见到他作威作福的嘴脸,于是又是一阵痛骂:你丫忘了跟你说的了,下次干死你。

骂多了,安德海便要反击了,否则真的被你干死了。

三句话扳倒奕䜣

安德海的反击开始了。

他先是结交了一个反对恭亲王的御史蔡寿祺,在他的授意下,蔡寿祺上书慈禧太后,指责奕䜣“徇情、贪墨、揽权”等多个罪状。

就实来说,慈禧很想办掉奕䜣。但是一时又下不了决心,于是拿着这个上书左右为难。这时候她想起了安德海:小安子,你说指责恭亲王的折子,发下去吗?

“我觉得发下去的好,否则,恭亲王来找您要,那就不合适了。”

这是第一句话。背后的意思就值得玩味了:太后,您得把折子发下去,否则恭亲王多跋扈啊,您弄不过他的,他想要折子您只能给他。这话一说出口。慈禧太后有点怒了。

“他会干这样的事吗?”慈禧太后怒道。

决裂

安德海的第二句话来了:“我说错了,我说错了,恭亲王再怎么说,也不能学肃顺吧。”

这话太厉害了,明着说恭亲王不学肃顺,但是字里行间却在提示慈禧:当心恭亲王成为第二个肃顺啊。

慈禧太后冷静了一下,又问安德海:“恭亲王总是骂你,你觉得他人怎么样。”

安德海的第三句话来了:我觉得恭亲王骂我,那根本不算骂,为啥呢,您想啊,我就是个太监,在地上,恭亲王皇亲贵胄,在天上,一个在天上的人,怎么会骂在地上的人呢?

更厉害了,言下之意:恭亲王不是骂我,老佛爷,他是在骂您啊。

正是这三句话,让慈禧太后下定了决心。

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恭亲王第一次下野。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什么呢?巴结人的人可用吗?可以用,在特殊的时候,可以用。但不要长期用,长期用会出问题的。

这种人他们天生能感知到领导喜欢谁,不喜欢谁,于是就会推波助澜,导致领导做出错误决定,这是一。

这种人他们最受不了别人的反感,谁反感他们,他们就会对付谁,搞得办公室乌烟瘴气。这是二。

巴结领导的人,还是不能长期用啊。

更多文章,关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