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星深入通渭调研采访书画产业发展成就

本报讯 (记者牛小栋)9月27日,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在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美萍的陪同下,深入通渭县悦心国际书画村,就通渭县书画产业建设取得的成就、经验方法进行采访调研。

张建星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通渭县悦心国际书画村的悦心画廊、悦心美术馆,同画廊从业人员进行认真交谈,详细询问每一幅作品的价格定位和创作背景。他对通渭县书画产业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说,通渭县发展书画产业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很值得宣传和推广。同时,他还现场自费购买了6幅书画作品,对通渭书画产业进行鼓励支持和宣传推介。

近年来,通渭县抢抓省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市上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文旅名县”战略,立足“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品牌效应,紧盯打造“全国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全国知名的书画信息发布平台、全国知名的书画名家采风基地、西部地区最大的文房四宝交易市场”的目标,深入推进以书画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悦心国际书画村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组建了全省首家县级画廊协会、文房四宝协会和画廊联盟,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中美协资格展等一批国家级展览走进通渭,使外界对通渭的认知由“书画”替代了“贫穷”,“翰墨飘香·书画通渭”成为通渭的一张新名片,形成了“锄含云水笔含墨,种罢梯田耕砚田”的独特“通渭现象”。特别是着眼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出并大力实施“1431”书画文化扶贫工程,有效发挥了书画文化产业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和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底气的重要作用。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占地214亩,规划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总投资3.6亿元。悦心国际书画村由悦心画廊、悦心美术馆、书画培训学校、温泉水世界和园林度假酒店五个子项目组成,集书画交流、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温泉养生、体育健身等于一体,其根植于当地浓厚的耕读文化,依托13000多人的书画创作队伍和经纪人,衔接国内著名的书画市场和书画大家,致力于把书画文化、温泉文化和红酒文化有机融合到一起,建设全国知名的书画交流会展中心、全国知名的书画信息发布平台和全国知名的书画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