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务员法:这几种人终身不得考公务员!还有些人考了也是白考!

新公务员法即将在6月1日开始实施新规,按照新规,以下有几种人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你再挚爱热爱都没用!小编就跟随小编来看看,是哪几种人?

犯罪受过刑罚的人:与公务员终身无缘

如果一个人犯罪了,是不是就不能报考公务员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区别对待,分清楚他是不是因为犯罪受过刑罚。一个人虽然犯罪了,但是,并没有受过刑事处罚,他仍然能够报考公务员。如果一个人受到了刑事处罚,比如,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判处管制、拘役,一律不能考公务员。需要说明的是,被判处刑罚,包括主刑,也包括附加刑。一个人仅仅被判处罚金或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之类的附加刑,也属于是接受刑罚的行为,同样不能考公务员。

​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不能考公务员

失信联合惩戒对象,也就是说,个人的诚实信用有问题,通常都是因为欠债不还,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老赖,这种情况,法律也明确规定不能报考公务员。作为公务员,国家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比普通人更高。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说明他们的失信行为经过了法律认定,对于这种人,也会被公务员机关拒之门外。从这个角度,诚实守信、道德过关,对于考公务员而言显得至关重要。

​开除党籍的人:失去公务员录用资格

如果你在报考公务员之前,身份是一名大学生,恭喜你,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也更容易在公务员考试中顺利过关斩将。毕竟,党员大学生考公务员,职位特别多,成功率也就显得特别大。与此同时,党员如果被开除党籍,今后也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党员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和模范典型,对于党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和苛刻,如果你失去了党籍,就不能再获得国家公职。

开除公职的人:不能再次成为公务员

公务员不仅仅是铁饭碗,还是一种政治权利。因此,如果一个人的身份本身是国家公职人员,被开除后,也终身失去了考公务员的资格。这里的国家公职人员,不仅仅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公务员,也包括一部分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一个人被开除公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按照国家规定,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开除公职,今后都不能再成为公务员。

当然除了这些不能考公务员的,还有一些人也不适合考公务员!

某211高校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时就曾报考公务员,因岗位选择不科学以及准备不足等原因,没有考取。如今研二的她,还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渴望自己能顺利进入公务员队伍。

这位研究生性子比较急,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对未来的职业预期也比较理想,凭着一腔热血选择报考公务员,却没有去全面了解这个职业。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公务员。笔者认为,有四类人尽量别选择公务员职业。

心理承受力不强

首先,准备公务员考试这个过程就让不少人倍感煎熬,若没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快就会放弃。每个报考公务员的学生实力都不弱,想取胜就必须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仅每天要做大量习题,还要时刻关注时政,提升自己的敏感度,一些同学难以坚持,有的报了名不缴费,有的缴了费不去考。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接近一百五十万报考人员通过资格审查,结果只有不到一百万人有勇气进入考场,“弃考”人数超五十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超过一百六十五万人通过资格审查,却只有一百一十多万人参加笔试,“弃考”人数仍然超过五十万,如此大的弃考率,正说明不少人心理承受力不强。

其次,进入工作岗位后,公务员会面临很多工作压力,除了日常繁重的工作任务,还有上级部门临时布置的工作。有时候还要接受上司的严厉批评,一些基层公务员还可能会被老百姓责备、挖苦。这种情况下,若没有强大的内心,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下去。

把金钱看得很重

从事公务员工作,极有可能会走上重要管理岗位,一旦手握重权,必然会有“苍蝇”蜂拥而至。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会不择手段腐蚀这些公务员。

在重要管理岗位上意味着有更大的话语权,会参与制定很多重大决策,甚至可以左右决策的施行。这些决策对社会资金走向有非常大的影响,不少人正是看到其中有利可图,所以去努力结交公务员朋友。

若迷恋金钱,很容易被某些人用金钱击倒,最后成为这些人的马前卒,利用公权为他们谋利,成为他们的“附庸品”,更是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我们身边有一些公务员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变成了阶下囚吗?

追求事业上的快速回报

这类人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很快得到回报,刚开始,他们会在工作上投入一百二十分精力,但若一段时间得不到重用或提拔,就会惰怠,甚至有放弃这个职业的打算。

一位曾在某区直机关工作过的小李,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他费了很大力气才考取公务员,当年为了能成功上岸,他不仅连续刷了三个月试题,还整天与新闻为友、与社论为伴。刚进入公务员队伍,他工作劲头很大,加班从来不抱怨。因为是单位学历最高的工作人员,工作又很努力,加上《公务员法》有对硕士研究生考取公务员转正定级的相关规定,他认为自己工作满一年,行政级别即可以定为副科级。一个二十多岁的副科级干部,学历又是研究生,在区一级政府,未来还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

然而,小李转正定级的时候,仅仅享受副科级工资待遇,行政级别并没有被定为副科,组织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副科级职位不足;二是小李太年轻,工作经验尚浅,还需锻炼。

此时小李有些失落,但他还是尽力的去表现,期待尽快被提拔重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另一个兄弟单位也有一位“硕士”公务员,比小李早三年工作的他,至今还是个科员。小李觉得自己前途渺茫,没有意思,与其这么熬着,不如赶紧换个职业,于是选择了辞职。

“耐不住性子,坐不住冷板凳”,工作不到两年就辞职的小李正是如此。

应变能力弱、沟通协调能力不强

公务员必须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能审时度势、临机制变。在问题面前要理性思考,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布置重要任务时要提前做好摸底工作。

沟通协调能力也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若不愿意与人交往,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仅在单位里与同事关系一般,工作时与服务对象也不会有良好的互动。这样就会导致工作被动,事业不顺。

报考公务员之前一定要对公务员职业做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评估。若仅仅是“跟风”报考,很可能要为自己的鲁莽埋单。所以,三思而后行。

文/玉溪中公教育凤凰学习中心(yxoff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