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褒姒:扯犊子,我不背这锅!

今天我们接着说一说褒姒小姐的故事,褒姒小姐的一生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烽火戏诸侯"这是一个红颜祸国的罪证,是一个国君昏庸的体现,那这个有名的事件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我自己对此事是持否定观点的。

首先,有关"烽火戏诸侯"的最早记载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而在《史记》之前的《左传》《周书》等史书里并未有记载。

其次,在"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里,记载了周幽王为了博褒姒小姐一笑,数次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导致了诸侯对他的不信任,最后在申候勾结犬戎来犯时,谁也没来救驾,周幽王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王朝被灭亡,而自己所深爱的褒姒也被掳走,最后周幽王也死于犬戎人的刀剑之下。

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周幽王忌惮申候的势力越来越大,就主动出兵攻击,结果在申候和犬戎里应外合的强大攻击下而落败。

历史只是王侯将相的遮羞布,揭开这块遮羞布,剩下的都是冰冷和无情。

"烽火戏诸侯"虽然代表着一个国君的昏庸,一个红颜的祸国,但它曾经也代表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倾国之爱。

但现在这个故事却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这是褒姒的一种悲哀,也是在历史上像褒姒一样被盖上"红颜祸国"印记的女子的悲哀!

周幽王曾经废除了申后和申后的儿子姬宜臼,立了褒姒和褒姒的儿子姬伯服为王后和太子。世人皆以为这周幽王的昏庸,褒姒的祸国,而褒姒则以为这是周幽王对她的深爱。

而剥开一层层历史的遮羞布,我们发现这不过是一个男人在以爱的名义来维护巩固自己的政权,即使这个男人是昏庸无能的,可对于他来说,权利还是重于一切,权利才是他唯一的爱情。

"烽火戏诸侯"也许戏的不是诸侯,而是像褒姒一样可怜的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