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你最想看到哪部电影重映 ?

电影控宝典


嗯……《神偷燕子李三》。

这是一部极其老的片子,但印象深刻。

主要讲述燕子李三经常出没于京城,专门偷窃为富不仁的财富之家,并把偷来的财物分赠给贫苦的人们。这引起了权贵们的恐慌,命侦辑队四处捉拿,终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哥们大胆承认,这段抄自百度~)

不是哥们非要抄简介,是实在不记得电影的具体内容了。

只想起来当年,还在村里的时候,晚上娱乐项目少的惊人,不定期的(或者定期?),就会在附近村子里放电影。

基本上都是在夏天,四里八村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天擦擦黒的时候,呼朋唤友,带着小马扎大板凳,群聚在银幕之下。

大操场上一聚集,两棵大树拉银幕,拍蚊子的声音啪啪响,看着电影哈哈笑,绝逼是最真实的写照。

嗯~下图可以说是很形象了~大概哥们那时候就是图中最前边那几个趴在台子下边看电影的小毛孩的年龄……


可能是因为片子太少吧,反正放的最多的就是这部燕子李三。

飞檐走壁,劫富济贫的李三,就是当年哥们的崇拜对象,所以这片子,一年又一年的放,一遍又一遍看,仍然津津有味。

现在,村里仍然有流动电影的存在,也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电影内容空洞无味,与其说放电影,不如讲是放电影的人为了完成任务。看的也都是村里的老头老太太,小猫三两只,唉……


浮生一小白


《少林寺》

当年的票房是一毛钱一张,总票房加起来却破了亿,想象一下,到底是有多少人来看了这部电影才能够达到这样的票房?按照电影《少林寺》制片方公司的说法,《少林寺》当年在内地的票房不只是破了亿,而且还达到了1.6亿。当时的票价大概是在一毛到两毛五之间,说到底有多少人看了这部电影,真的是难以想象。这部电影到底有多热?在当时中国各地农村,电影机就一个一个村轮着放,偏僻的地方买不到票,据说拿一块完整的砖头就行,有的人还跟着放映机各个村跑。

不知道现在如果重映,会有多少人去回味一下!





精品影视汇


《超导》。

豆瓣评分8.0。

这是一部比较冷门的片子,也是国产电影里少有的关注科学家和科学界的“学术类”电影。

其实,他讲述的是一个江湖,科学江湖。

影片讲述的是八十年代中期,在高科技领域,一场世界范围的低 温物理超导研究竞赛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热情关注。在此背景下,一批中国物理学专家在林亚眠老教授和青年物理学家贝小知的带领下,建立了名为“低温俱乐部”的民营基础科研机构。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他们固守着科学家特有的精神信念。

  和以往反映科学领域的电影有所不同,《超导》把一个深刻的物理课题生活化、哲理化了。“超导现象”实际上是指电流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无阻力、自由畅通的状态,其工业意义十分巨大。

但科学家在现实世界中却不能达到“超导”的状态,无法逾越现实中的种种障碍,比如林老教授在科研所遭遇的种种领导抑制,在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带领“民间”自发成立的科研小组研究重大课题,精神难得可贵。

在这个科学的江湖里,有鼎力支持他们的科委领导,有尊重老科学家的部委领导,也有心不在焉麻木不仁的科研所领导,还有暴发户老板,投机商人,社会众生芸芸让演员们演绎的精彩异常。

当然了,侯耀华先生不出意外的扮演了投机商人的角色。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一百年前,年轻人在讲德先生和赛先生,赛先生就是科学,但2018年,我们可以目睹到的是权健的倒下,长春生物的巨人背影,赛先生去哪了?讲科学,用科学,仍然是普及民智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超导》中,青年一代奋勇向前、为真理激辩的勇气和决心,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也是八十年代青年一代的真实写照,如果能破除迷信,全民讲科学、用科学,世界自然也就达到了“超导”的状态。



江淮大视野


珍珠港,美k女神





今夜你会不会来


美国队长1,唯一错过的漫威电影。

虽然在电脑上看过很多遍,但是这是一种情怀,还是想在电影院痛痛快快的看一次。



美队我的信仰


有生之年,想买辆房车或者买辆霸道,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二玄向前冲


《功夫》

星爷已经老了,

他不再去参演演员了,

很希望能在屏幕上再次看见他

记得第一部电影是露天电影

一大群人挤挤攘攘地在一起看着《功夫》

可能就是怀念吧,

刻在童年青春里的光影,

有时候就是固执,

明明知道回不去了,

可偏偏还要试试。

——致敬星爷





榔头鸟


《星际穿越》,唯一一部去电影院看三遍的电影,如果有生之年能上映3D一定去看。


浪荡陌客


我希望是泰坦尼克号,因为这部电影太经典了,当年的特效现在看来都不过时,当年这部电影影响了千千万万少年少女,希望能在重映一次


香港电影慢谈


《辛德勒的名单》

影片讲述的是在二战期间一对德国夫妇倾家荡产拯救1200余名犹太人的故事。电影直击人心,让观众记住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电影不仅经典,同时也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