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黄克诚的故居··战功·家风

在开国十大将军中,湖南的占有六位,排名第一的栗裕,有评元帅的战功,但自己主动放弃而被评为第一大将,而黄克诚呢,排名第三,可见黄克诚大将是非常有威望有战功的大将。

黄克诚大将故居就在板梁古村附近,当时我们在板梁古村过夜,第二天一早前往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的黄克诚故居参观游览。房车就停在黄克诚故里的牌楼前,下青村依山傍水,房屋建筑非常漂亮,白墙青瓦,溪水长流,村前还有休闲式公园,亭子、长廊、树木、花草,把公园打扮得非常漂亮。

黄克诚故里牌楼

黄克诚故里牌楼前留影

黄克诚故里牌楼留影

黄克诚故里

黄克诚故里公园

黄克诚故里公园

黄克诚故里公园

故居建筑

黄克诚的故居就夹在众多民居中间,外面有一排低矮的院墙,院墙左侧开一处院门,院门两边有一副对联:“一身正气奇勋永著春秋,两袖清风亮节长昭日月”这副对联概括了黄克诚大将的赫赫战功与高风亮节。踏时院内,走过一段青石板路就进入到了黄克诚故居了,这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普通农家民居,面阔三间、高二层、纵深二进、中有天井、南北为厢房,四周台阶为青石砌筑,高高的木门上方,悬佳着他的部下、上将洪学智题写的“黄克诚故居” 牌匾,跨时大门,正中屏风上方挂着黄克诚穿着大将军服的画像,屏风后面是天井,天井后面是正堂屋,正堂正中有一个雕花神龛,非常漂亮,雕刻艺术极高,一边是南堂屋饭厅和南下屋厨房,一边是住房和书房,书房里还挂有黄克诚挑灯夜读画像,有的房里还陈列着黄克诚板梁暴动时用过的步枪等武器。正堂后面是退堂屋,由于整个房子内部全是木结构,涂上了暗黑桐油漆作保护,光线较暗。

黄克诚故居外

黄克诚故居院门

黄克诚故居巷子

黄克诚故居

黄克诚故居

黄克诚故居屏风

厨房

堂屋

饭厅

退堂屋

堂屋神龛

堂屋神龛

书房画像挑灯夜读

故居长廊

故居长廊

乡音不改

长廊浮雕

黄克诚故居

革命经历

从后门出来,是一条环形长廊,公交位于故居左侧,长廊展示着黄克诚的生平事迹的浮雕。从院门出来,故居的左侧,有一栋砖木结构的房子,现开辟为黄克诚故居陈列室。我们走进陈列室,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室,详细了解了大将黄克诚的生平事迹: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黄克诚在这里诞生,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1920年他外出求学。1927年10月回故乡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和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0月离开这里,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

参加了著名的红军长征,并写了一本著名的长征回忆录《生生死死战未休》,抗战时期,由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干起,一路干到第五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师长、苏北区党委书记。抗战胜利后,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最后任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建国初期,曾任湖南省委书记,后曾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铜像

黄克诚铜像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塑像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一家子与工作人员合影

大将军服

黄克诚穿戴过的衣帽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展示

黄克诚故居陈列馆外景

家风家规

同彭德怀元帅一样的耿直性格,黄克诚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也吃尽了苦头,尽管如此,他还是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不惧怕打击,不谄媚权贵,不苟同合污,生活节俭,一心为民,对自己需求的少,对别人付出的多。尤其是他的“三不”家规和“2+2”家庭招待的事迹,让我印象深刻。

“三不家规”就是“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不准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2+2家庭招待”就是平时家庭就餐2个菜,来客人只能加2个菜。黄克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严格要求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其子女没有一个向组织伸手,也没有一个靠父亲的荫庇度日,而是把好家风融到骨子里,凭着自己的奋斗而事业有成。黄克诚用近乎严苛的“三不家规”,最终涵养出勤奋节俭、自强自立、廉洁奉公的好家风,

这与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家风家规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

家风事迹陈列

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