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之王”人参——吉林最神奇的植物

自古以来,人参一直被人们奉为高档补品之一,是达官贵人和中老年人的养生补品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人参并用文字记载人参的国家,人参的“参”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参最主要的植物学特征。

《神农本草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里面也记载着中国4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参是一种和人长得很像的食物,《西游记》中提到吃人参果有长生不老的效果。在《红楼梦》中,它是最不可或缺的一味药物,是贾家日常保养最重要的保健品。

在清朝,人参最被推崇的药用功效是益寿延年。中国古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和寿享73岁的慈禧太后都常服用人参。

事实上,作为“百草之王”的人参可不仅仅能养生保健,它还是“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在临床上,人参可用于急救,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对胃和肝脏疾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况,治疗神经衰弱等。

人参的价值如此之高,其生长过程中对土壤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在我国,人参大多分布于辽宁东部、吉林东半部和黑龙江东部。其中,吉林省的产量占总产量70%。而吉林白山市人参占吉林省的70%,白山市的人参主产地有抚松县、靖宇县和长白。抚松县素有"人参之乡"的美誉,如今抚松是人参及其加工的滋补品大量销往国内外市场。

中国人参博物馆坐落在抚松县,是全国首家以人参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以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集中展示了中国人参采集、栽培、加工、应用的历史以及参俗文化。博物馆内展品包括人参加工工具、采挖山参工具、参王和老把头木雕像、山参和三大系列园参标本、人参深加工产品等。博物馆系统、立体地展示了人参的历史、文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围绕人参所形成的民俗文化,为向世界推广中国人参宣传人参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位于吉林省境内北纬40度带的中国东北第一高山——长白山,森林茂密,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气候适宜,是人参生长的最佳区域。这里的野山参、人工种植的人参,规模、产量、质量世界第一。

近年来,吉林省政府整合人参资源,集中优势,做大做强人参产业,吉林人参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迅速提升。人参种植模式科学合理,规模适度;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持续增强;药食同源深入推进;全国人参集散中心地位形成;人参科研成果丰硕;人参文化广泛普及;“长白山人参”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长白山作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是最佳消暑胜地。每年夏季,当长白山褪去银装素裹,夏凉如春,长白山迎来了度假旅行最舒适的季节,绿色植被和五彩鲜花的海洋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眺望北方大气的景色,清风拂面,心情舒畅。

虽然长白山天池以白雪覆盖为美,但是到了夏季,却更能将天池的美领略到极致。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湖托起的蓝宝石全映入眼帘,犹如一颗天使掉落人间的眼泪,纯净、透彻、深邃、迷人……世间所有美好的词汇都不足以形容她的美。

长白山以天池最为著名,美景却不仅限于此,68米瀑布倾泻而下;竞相开放的各种小花分布在王池花园、高山花园、鸢尾花园、岳桦花园、杜鹃花园等长白山各处,此时正迎来全年最美的时刻;傍晚,长白山的星空有最奢华的黑,仰望漫天繁星,浩瀚的银河全部显露,流星从四面八方急速穿过,美得像走在银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