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望江南》: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庄周梦蝶,可以说是中国诗文中最早出现的有关蝴蝶的意象。至此后,“蝴蝶梦”便广泛应用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是在唐代,蝴蝶有了更深层的内涵,如它们成了忠贞爱情的代表,灵魂与死亡的象征,自由的向往与追求等等。最为人熟知的关于蝴蝶的诗句是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还有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一幅春色满园的美景,给人一种怡然自得、自由闲适的情境。

今天我们要来欣赏欧阳修的一首《望江南》,歌咏的就是蝴蝶。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死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江南蝶蝴蝶,双双在夕阳下起舞。它们长得像何晏那样美,心思像韩寿那样爱偷香。在花丛中流连,吸吮花蜜,生性轻狂放浪。

细雨后,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照耀下,发出亮光。它才随着蜜蜂飞进小院,又陪柳絮越过东墙,经常为了鲜花忙碌。

这首词的上片写蝴蝶成双成对在阳光下翩翩起舞。这里用了两个典故,“身死何郎全傅粉”,出自《世说新语 容止》:三国时期何晏皮肤白皙,就像敷了粉一样。这句是用人来形容蝴蝶,以何郎傅粉来比喻蝴蝶的外形美。“心如韩寿爱偷香”,出自《世说新语 惑溺》:韩寿为西晋大臣贾充的属下,是一位美男子,贾充的女儿很喜欢韩寿,于是就偷了她父亲的西域奇香送给他,事发后,贾充只好把女儿嫁给他。这里是用韩寿偷香来比喻蝴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这两个典故从外形与内质两个方面写了蝴蝶的美貌与特性,而后接了一句“天赋与轻狂”,写蝴蝶的轻狂,轻狂,就是恣情放浪也。

下片就“轻狂”来写,先写环境,斜风细雨后,蝴蝶就忙乎了起来。“薄翅腻烟光”,描绘蝴蝶外貌,蝴蝶的翅膀薄而透明,沾上雨水后,“粉翅”变“腻”,在晚晴的照耀下,发出微光,显得朦朦胧胧。蝴蝶轻狂,自有轻狂的朋友,它随着蜜蜂在小院游玩,又随这飞絮到处飞舞。“长是为花忙”,呼应“天赋与轻狂”,蝴蝶就是这样,到处沾花惹草,才去西家,又去东家。

这首词中用了两个典故,将蝴蝶的形象具体化,将蝴蝶比喻成风流浪子、寻欢作乐的轻狂男子形象,同时也是讽刺那些轻狂男子身上过多的属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蝴蝶是一种无区域的昆虫,欧阳修在词中却将蝴蝶定义为“江南蝶”,而不是“江北蝶”,因此有学者认为欧阳修这首词“句句咏蝶却句句写人”,有可能是在讽刺某一类人狂蜂浪蝶的行径,那这些人就必定是江南籍;还有一个是“自嘲”,欧阳修是江南人,也曾是风流人士,这首词有可能是他记录自己雨后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