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主业的探路者能否“破局”




10月23日晚间,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探路者”)披露了2019年三季报。据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下降20.55%;净利润9948.95万元,同比增长293.22%。整体而言,净利实现大幅增长,营收表现却不尽人意。

探路者解释,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下滑逾两成,主要是公司聚焦资源促进户外用品主业的发展,主动优化及缩减利润率较低的旅行服务业务,使得旅行服务收入大幅减少所致;具体到户外用品主业来看,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户外用品主业实现收入7.95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11%。

据官网资料显示,1999年,探路者成立,创始人盛发强与王静管理并推动探路者公司于2009年作为首批企业之一,成功登陆中国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05)。

同时探路者将旗下产品定位于“专业、科技、时尚”,着力打造优质产品,并赋予旗下四大产品线新的灵魂:户外探险家、户外旅行家、户外艺术家以及小小探路者。

业绩持续下滑,存退市风险

1999年,王静与丈夫盛发强创立探路者,2009年,作为首批企业之一,探路者登陆创业板上市。上市之后,探路者业绩一直保持稳健,营收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15年更是达到“高光时刻”,创下了38.08亿元的营收成绩。

探路者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9.92亿元,较2017年的30.34亿元下降34.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亿元,较2017年-0.85亿元的净利润,亏损幅度扩大了114.40%。

探路者201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393.38%。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3.22%,和净利润的表现正相反的是,公司前三季度总营业收入为9.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55%。

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虽然公司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两年亏损,但公司户外用品的主营业务仍持续盈利,同时,经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足额计提之后,公司前期投资项目在2019年及以后持有公司进一步计提大额减值的空间和风险已非常小。

正因为连续两年的亏损,导致了探路者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卖房“自救”

据《2018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显示,继2017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增速创下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3.22%)之后,2018年增速继续放缓,仅取得2.1%的增长,即249.8亿元。

这也是自2011年创下59.2%的增速高峰后,户外用品零售总额连续第7年增速下降。

探路者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此次出售房产的交易价格为7884.95万元,资产出售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44.29%。

鉴于此前两年已连续亏损,而创业板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面临退市风险,探路者不得不甩卖房产和参股公司股权,确保今年能维持盈利状态,以维持上市公司地位。

2019年6月5日,探路者曾发布公告称,基于公司总部人员集中办公的规划及为有效盘活公司存量资产,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经营业务发展,公司拟出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号锦秋国际大厦A座21层的自有房产。

探路者在财报中明确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处置了部分自有房产实现税后净收益3625.26万元,为增强工作沟通协作效率、有效盘活公司存量资产、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经营业务发展,因此公司出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处自有房产。

结语

探路者证券部曾表示:“户外用品行业品牌之间的竞争目前不仅是依赖某一方面的优势,而已是全产业链效率的综合比拼。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户外用品细分市场,公司将聚焦资源发展户外用品主业。”

随着探路者调整了未来发展战略,聚焦资源促进户外用品主业的长期发展,同时逐步剥离、重组退出与户外用品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回归主业的探路者,能否突破“困局”,仍是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