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珍民 屈应超 李醉 任中南在纪念叶浓先生座谈会上致词

德艺双馨 根深叶茂

一一雷珍民、屈应超、李醉、任中南在纪念叶浓先生座谈会上致词

叶浓先生诞辰之际,德艺双馨、根深叶茂——缅怀著名诗书画家叶浓先生座谈会在西安古道茶城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雷珍民先生致词。

雷珍民先生说:有两种心境交织在心底,一种是非常悲恸。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老先生还督促我赶快到海南去,因我气管有病。老先生每年到入冬的时候都叮咛我早些去,但是今年再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另外一种心情非常欣慰,我想有好多在世轰轰烈烈、不可一世之人,过世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但是我们的老师有这么多亲朋好友,在老师的诞辰之际,也就是我们明天要过的寒衣节之前,给老师组织这样一个活动。所以我感觉老先生的人品、老先生的气节它没有散,它还活在我们的心中。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原西安美院党委书记屈应超致词。

屈应超厅长说,叶老一生都在弘文倡翰、一生都在持笔敦人,叶老一生都在弘文明德。先生德行表现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是大功。先生的德行还表现在提携后进,对有才能的人,爱才,惜才,而不与有才者相争。竭力推荐处于困境有文采的新闻同志,这位同志在后来成长中做了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他不嫉才,不妒才,而是爱才。

著名文化学者、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李醉致词。

李醉院长说,叶浓先生是自己的引路人,会永远牢记先生的谆谆教诲。先生教导自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中,一定不要有分别心,修行修的就是“去分别心”。这是老先生针对传统文化界门户之争、门户之见,发出掷地有声的真知灼见。老先生教诲中的释家“心态”观、儒家“世态”观、道家“生态”观,道出了浇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的深深根脉。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雷珍民先生发言中说到:我认识老先生是于80年代,我刚进西安,在一个展览会上认识老先生。自那以后,我就以叶老为师。我的一举一动,我的学习生活,都是按照老师的标准来要求。几十年间,老先生可以说,真真正正不单给我一个人,而且给了我们在坐好多人好多实用的处世的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前朗诵的我的文章,已经把老先生的功绩,大概列举了一遍。现在我最想说的是我自己的感受,要学习老先生的是什么,不是在形式上,而是具体行动上。

李醉院长深情地追忆起叶老关照帮助长安老子文化研究活动的点点滴滴,细节处彰显出叶老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和大德风姿。叶浓先生早在十几年前便热心联络他的好友、老一辈书坛名家霍松林、邱星、李峰山、齐静波、寇妙言等先生关心支持自己的收藏与文化传播活动。

雷珍民先生说,第一点老先生崇高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一生学习的榜样,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捍卫者和弘扬者。

第二点我们要学习老先生对事业的执着,老先生作为一位共产党员,他时刻都说,我们要爱党,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民族。所以老先生一生在行为举止,没有一步越过雷池。这个应该来说在我们诸多的艺术家们,应该是少见的。刘自椟先生曾经跟我说过,“跟着叶浓好好学,这个人有好多的优点,是现在好多文化人不具备的”。这是刘老先生对叶老的评价。我在我写的回忆录里,把这一段也记录下来。

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任中南致词。

任中南局长回忆了与叶浓先生生平点滴及叶浓先生为他修改散文《秋风无意扫落叶》,而这篇文章也恰恰体现叶老的精神。

雷珍民先生谈到:叶浓老先生对艺术的执着是一生的。他从来不自视他自己是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作家。他始终都任为我这是自己学的,我这是在揣摩的,我这是在天天读书得了一点体会和感悟来的。老先生是多少的谦虚!这就和我们经常以什么家什么家自称的人形成了一种强烈对比。我想这一点我们是应该好好学习的。而且老先生始终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不断地在变化。从他的书法作品、文章、画里面,他都在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很大,但是长期积累以后,前后对照变化就是比较大的。这就是现在我们急于求成的人,应该好好学习的。而且老先生一生都是这样,没有懈怠过,没有放松过自己的自觉。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委员兼副组长杨勇先发言。杨勇先先生说:“我由衷对先生肃然起敬,敬仰先生的书品、画品、人品。佩服叶浓先生的文气、才气、灵气、骨气!”

雷珍民先生特别指出:叶浓老先生提携后生的精神,是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我是受益者之一,我们在座的我所熟悉的好多师兄弟们受益者很多。而且还有好几个在外地的学生,老先生叮嘱我要好好提携一下,这都是人才。所以他认为是人才,他都要提携、帮助。这正如孟子所说的“人生三大乐事的一条,见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老先生就是这么一种品德,与他相识不相识,只要求到他,他会不遗余力地去支持去帮助。这一点我们大家是受益多多。

李醉院长代表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敦和书院、长安逍遥句读会全体同仁深切缅怀叶浓先生。

醉门生如萱宣读原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对叶浓先生的评语。

醉门生如萱,在会上诵读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叶浓先生关门弟子许学仁怀念文章。

如萱的诵读,字里行间,令闻者动容,德艺双馨的叶老令人深深地敬佩和怀念。

醉门生如萱宣读韩国书法作家协会理事长朴灿奉对叶浓先生的缅怀文章。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影片《墨舞春秋——叶浓》,共同追忆叶浓先生生前的点滴事迹和艺术成就。

主持人李昱锋朗诵雷珍民之《天涯海角之悼》。

雷珍民先生深切地说道:“我希望我们在今后中一定要把老师这些教诲化为行动,一步一步地向文化的高府区迈进。也使老先生的在天之灵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能够安心地在另外一个世界享受他的愉悦。”

雷珍民先生行礼。

李醉院长行礼。

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敦和书院、长安逍遥句读会推出的纪念叶浓先生专版。

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杨念军表示,叶浓先生是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碑林的新闻传媒、文学和艺术界的大家,是陕西、全国乃至东南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书画名家。先生的去世是碑林乃至全国文化和艺术界的巨大损失,他的品德修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先生的品德与修养能够通过大家的努力传播的更广,影响力更大。

雷珍民先生(左),李醉院长(右)。

省新闻出版局任中南局长、李醉院长、姚展雄先生、马育民局长。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原西安美院党委书记屈应先生,李醉院长。

雷珍民先生(中)、屈应超先生(右)、李醉院长(左)。

雷珍民先生、屈应超先生、李醉院长在古道茶城。

雷珍民题字:《德为世范》。

醉门生如几(右)向屈应超先生(左)赠《敦和堂清静经新解》。

屈应超先生题字《弘文明德》。

醉门生如几(右)向雷珍民先生(左)赠《敦和堂清静经新解》。

雷珍民先生题字。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原西安美院党委书记屈应超先生赠李醉院长《诗书画人一一叶浓作品选》。

屈应超先生翻阅《敦和堂清静经新解》。

叶浓先生的关门弟子许学仁表示蒙先生不弃,有幸拜于先生门下,收做关门弟子,得恩师谆谆教导。回望细数,恩师昨日之提携点拨历历在目,依依难忘。叹笔墨难尽末学心中万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唯有更加鞭策自己勤学进取以报先生教诲之恩,再造之德。

合影留念。

2019年1月4日,著名诗书画家叶浓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5岁。

叶浓,原名张茂林,笔名也农、野农等。1925年出生,祖籍陕西高陵,优秀共产党员,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国际和平文化使者,中国实力派书画家。

先生嗜书画、好文艺、重人品。书法楷、隶、行、草皆能,以行书见长,1980年以来,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和地方报刊题写刊头、报头及书刊名数百。国画擅长花鸟写意,以画梅最见个性与功力。叶浓先生与邱星、霍松林,被誉为“长安三老”。

《庭前花初放,阁下李先生》 叶浓老/题

书画作品多幅被收入《陕西历代书画名家精品集》、《中国美术家选集》、《中国书法家选集》等数十部专集,或为文博单位馆藏、刻石。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书画作品和诗词、散文、小说、论文等千余篇(幅)。《瓦砥集》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卷),诗词入选《中华历代名诗品鉴》,小说《战地黄花》入选《金光灿烂的路》等书。出版有《叶浓诗文选》、《叶浓书画选》、《书法杂论》、《诗书画人——叶浓作品选》等。陕西《艺术界》杂志1996年出有“叶浓专号”,陕西电视台摄有专题片《奋蹄》。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叶浓先生“德艺双馨”和“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编辑工作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炎黄文学优秀编辑奖、特别贡献奖。是一位集编辑、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文艺家。先后应邀多次赴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艺术交流。先生耿直坦诚,自持严谨,追求艺品与人品的统一。叶浓先生以“诗品书品画品,人品至上;文气才气灵气,骨气当先”为座右铭。

“野农学士以画闻,闲将健笔写嶙峋。天孝高陵尊北斗,襄阳不羡姓米人”。先生少年时代,就因作诗而小有名气,40年代举办个人画展,50年代的通讯和报告文学引起人们的关注,60年代的“瓦砾集”曾引起轰动,70年代的中篇小说《战地黄花》,曾被文艺刊物点评推荐,80年代更以书画名世,求书学字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