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天气之子》好看吗?你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斌2468



新海诚背景的最大特殊就是云朵,光,雨水,《天气之子》中你还是能看到这些,特别是有非常多精致的雨滴。配乐给我留下了太大的印象,至于被很多人吐槽的逻辑硬伤,请你们代入角色仔细去看看好嘛?那是一个叛逆的离家出走的16岁高中生,你们高中的时候没有过能为了一个人什么都能做到的想法嘛?

里面也不是没有理智的人,圭介就是理智的,理智如他,我相信如果是明日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也一定会这么做,就像他最后被男主感动帮助男主一样。


还有,我不认为这是个圆满结局,最后一幕,女主在祈祷,你以为她在祈祷什么?这样的选择只会有更大的压力放在她的身上,之后的剧情必定是痛苦的。


我不禁思考电影的意义是什么?教化民众,传递力量,发泄情绪,反思现实。但电影同时也是由文学、音乐、绘画这三匹跨越千年而飒飒奔来的雄伟骏马所共同驮御着的崭新艺术形式。她拥有艺术超越现实的权利。抛弃世界去选择一点点私心是如此痴傻可笑,世界的命运维系在两位男孩女孩的身上又是如此荒唐颠倒。这真的只是一部小男生小女生的恋爱故事,它在帮助我们所有人想起曾经自己那段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日子。这样的一部作品,注定不会在电影史上留下什么痕迹,甚至不如她的前作《你的名字》,但导演仍以全部的身心精力投入为艺术保留了这一点可能性。当所有人,包括我,以为最后的结局是自我献祭的悲壮光明之歌,或者由众人逼迫着奉献的现实反讽之作,这个不安定的十六岁少年给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答案。但是,谁又会把改变世界的权力交给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呢?毕竟是那样的一个年纪,有着属于那个年纪的爱情。


开心帝影视


《天气之子》的雨和龙让我想起了《河童之夏》;它的云让我想起了《红猪》里的云海平原;它的空中降落让我想起了《天空之城》;它的神奇少女让我想起了《企鹅公路》;它的离家出走的孩子让我想起了《少年的你》;它的大鱼让我想起了《大鱼海棠》;它的蝌蚪鱼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东京那场奇异的蝌蚪鱼;它的最后相聚的那条公路让我想起了《山坡上的虞美人》;它的被淹没的公路让我想起了《悬崖上的金鱼姬》;它的天空之景让我想起了《哈尔的移动城堡》;它的灿烂的烟花让我想起了《烟花》……《龙猫》……《千与千寻》……神奇的事件总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好的电影总会让我联想到很多!看完之后,很震撼,很舒服,很享受!看着男主在铁轨上飞奔,看着他们在从天空中降落……仿佛我也置身其中……我也逃离了这个世界……在另外一个神奇的世界放飞自我!“这个世界并没有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它只是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她并没有拯救世界,她也并没有毁灭世界。这个世界只是在遵循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发展而已……看了之后感慨良多!这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看的动漫了!这才是艺术!


冒菜多加香菜


一直以来对日剧的电影都有蛮深的情节,不得不佩服人家对画质的极致追求,对人物的完美追求。

还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

《天气之子》是日本动画家新海诚编剧并执导,由醍醐虎汰朗、森七菜担任主要配音的一部日本原创动画电影。

从《天气之子》上映开始,这部电影总会被拿来和新海诚的另一部动画《你的名字》作对比,作比较的原因,除了这两部作品的顺序上一前一后离得最近外,更重要是新海诚选择了让《你的名字》中的元素,再次参演到了《天气之子》当中。



在《天气之子》的宣传手册上,新海诚写道 “如今的世界是我们自身选择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出生时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无法选择,只能在此生活下去。”在这里,“我们”和“年轻人”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代际的差异,不如说是“世界系”作品的“弱伦理”及其外部的“强伦理”之间的对峙。甚至这不是“选择”何种伦理的问题,而是“无法选择”,不得不将自己封闭在“世界”之中的状态。否则……否则怎么样呢?在这样的对峙下,阳菜失去能力后的祈祷又有什么意义呢?它只能在“强伦理”的社会中表现出一种姿态(“假装”与社会发生关系、“扮演”晴女的角色),而无法承担起任何伦理责任。一边为大型工业制作宣传广告、一边恪守“世界系”故事的新海诚,最终选择的伦理位置,吊诡地与“宅男”们自我满足的半封闭生活达成了一致: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与价值,来自我的日常生活——甚至,它改变与否也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决定。



论者或许可以从上述“伦理”态度中嗅出所谓“新自由主义”的文化逻辑,不过这已经距离新海诚的“世界”太远了。(再扯一句:尽管新自由主义具有全球性,但从这里一步过渡到文化批评,动画片也是新自由主义,好莱坞大片也是新自由主义,看啥都是“新自由主义”,这种批评同样很“新自由主义”。)


香妃meiyi


对剧情有些失望,真的不推荐浪费钱去看这部备受期待的《天气之子》·

我是上映的前一天购买的票(坐标:湖南长沙)

到电影院之后,片场并没有当初《你的名字》 那么火爆,直到电影开场还是空着很多座位。



关于电影 《天气之子》是由Comix Wave Film负责制作,由新海诚执导的一部奇幻爱情动画。

影片主要以天气变化混乱的日本为时代背景,讲述追寻阳光的少年和被上天选中的少女之间的故事。

这是自《你的名字》以来时隔三年,新海诚面向大众指导的第二部商业作品。

画面音乐都得说,唯一的败笔就是剧情的敷衍和人设的不清晰(人物之间的关系总是莫名其妙)。以至于头来只能用匆匆忙忙的任性,获得爱情作为结局。

我在电影院看到一半时,就有想离开电影院的冲动了,但迫于周围的人都在认真的看着电影,所以实在不好意思打扰到其他人,于是我也硬着头看了下去。

除开剧情不说其他地方还是很有观影的享受,比如那特有的“新海诚画风”。从建筑到构图都是参照现实生活中所制作的。

影片很多地方或多或少的描绘出当代年轻人的压力与无奈。


即便是在充满阴郁雨天的社会里,也还是在继续的生活着,祈祷着拼搏着寻找着那片阳光。


如果有人问我说这部电影值得看吗

[和我一样是剧情党的话那就等等再看吧]

我会很坚定都告诉他 —— 值得 !

如果你也处在阴雨之中!

不妨来这部电影之中来寻找你的光和亮!

这里是某宅菌,爱动漫更爱生活!


某宅菌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问题:

这不片子的剧情看似简单,但是特别吸引人,同时也很精致。

《天气之子》的故事以天气变化混乱的时代为背景,讲述被命运操控的少年与少女,自己“选择”生存方式的故事:高中生森嶋帆高离家出走前往东京,他将遇见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少女天野阳菜——她通过祈祷便能令天气变晴。

这部动画的剧情是很吸引人的,少年的纯纯之爱,再加上气候异常的现象议题,简单的故事与动人的情节,运用巧美拟真的动画手法,让这部动画超级真实,情节灵动精彩。

虽然这部动画剧情看似很简单,单看就只是充分围绕着“只为一人”与“只为一事”,但尽管故事简单,剧情依然能够引人入胜,另外剧中还配衬了几首清新阳光的主题曲,整个作品的质感与气味,无疑更上层楼倍增光彩。





依依影音创作


新海诚的风格就属于,前期越甜,后期越虐。接下来就是要一转攻势。最后收尾的图可以看到阳菜从双马尾变成单马尾了(小野寺既视感)应该是经历了某种抗争之后能力消散或者象征着阳菜成长让我想起了《大鱼海棠》《同桌的你》




全能荟聚娱乐


整体上来说,这部片子,比起《你的名字》讨论的话题有了很大的改变,核心就在于《你的名字》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世界系作品,主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其他元素都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服务的。而《天气之子》虽然也同样是一部世界系作品,却主要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涉及的元素有了指数级的上涨,难度也急速提升。

因此,我对导演的思路有了一些更系统的想法,具体来说,电影或者说电影里的角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状态(未进入社会)——“成人状态”(被社会赋予意义)——“新状态”(自己赋予自己意义)

一、少年状态

在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刚刚从母亲病房里出来的阳菜,还是离家出走的帆高,本质都是一个纯新人,或者说是一个纯粹的少年。他们对社会一无所知,由于被迫或者主动的原因,闯进了社会,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友好(帆高的“东京真厉害”、阳菜打工虚报年龄被解雇被迫去风俗店)。

这个时候的他们是充满了冲劲,但是现实直接铺面而来一波冷水。

这个部分的电影,也是比较沉寂的状态。

二、“成人状态”

然而伴随着帆高找到了编辑社的工作,帆高在工作中得到了被认同的快乐,(虽然被剥削,每个月收入只有3000日元),但某种意义上,这个时候的帆高,是初步被社会所接受,成为了一个成年人。于是这段时间的帆高开始逐渐向圭介(小栗旬那个角色)转变,也更加现实,以至于从夏美嘴里说出了,你怎么越来越像圭介了。这个时段的帆高越来越现实,即是隐约猜到了阳菜和天气之间有关,但还是顺口说错了希望天气变好的回答。

阳菜同样如此,定制天气活动的成功,阳菜也从工作中得到了被认同的快乐,即是感受到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越来越透明,但是由于社会的认可,阳菜还是觉得很高兴,愿意坚持下来。而这种被社会赋予的意义发展到极限,就是夏美的告知,只有牺牲自己,才能彻底拯救东京的天气。

而这就形成了本剧最大的冲突,男女主因为社会赋予的意义,获得了短暂的安稳和幸福,却又被社会赋予的更高的意义(OR责任),要牺牲这短暂的、渺小的幸福。

在社会的压力下(包括让天气变正常的责任,警察追寻帆高的压力,社会逼迫阳菜和弟弟分开的压力),帆高和阳菜在第一次选择中,选择了妥协。

而这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选择的一样。所以显得真实的可怕。

三、“新状态”

故事的转机,发生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即帆高发现了阳菜的真实年龄。这使得帆高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过去对阳菜的依赖,最终回想了自己的初心,自己的责任,也就是社会赋予的意义并不是帆高真实所追求的,这只是维护帆高和阳菜之间小小幸福的一个过程,过程怎么能喧宾夺主,代替目标呢?

于是帆高彻底抛弃了所有社会赋予的意义和责任,不惜一切开始重新追回阳菜之旅,也是本片的高潮时刻。

而阳菜,也在帆高重新找到她的那一刻,重新获得了生命的意义,因此顺利的将祈求用在了自己身上,重回大地。

但是,帆高虽然做出了选择,但是在之后的三年,帆高也一直在摇摆和怀疑中,自己是否做得对,是否因为自己牺牲了整个东京的天气,帆高无法做出回答,这也是帆高无法面对阳菜的原因之一。(电话什么的当然是借口)

在与立花泷的奶奶、圭介的进一步交流中,这两位给出的答案是世界很大,你们只是其中之一,无需自责。即弱化社会赋予意义的压力,来让男主释怀。

但最后当男主看到女主祈祷的那一刻(我的理解是女主的祈祷可能并不是之前的祈求阳光,而是和当初在天空中和男主一起祈祷的内容),男主明白了,无论社会赋予意义的压力多么大,他的优先级是永远低于自己的意义的,于是男主释怀的走向了女主。

完成了HE。

其实圭介、夏美的故事基本也是按照这个路线,只是圭介像是一个伪装成人状态的少年,夏美则是一个伪装少年的成人。此处就不展开细说了。

————————————

第二次更新,我看到很多朋友把这部片子和《你的名字》做对比,虽然个人感觉内核还是非常相似的,但从表现来看,两者的外在差距很大,《你的名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片,有着完整的故事和优秀的节奏。但是《天气之子》很遗憾,也许是导演已经尽力了,也许是导演想讲的实在太多,最终呈现的效果对普通观众而言不是那么的好,虽然音乐、画面都是顶级的。

有个朋友说的很对,这个作品更像的其实是《秒五》,这次的留白幅度也很大,且节奏很紧凑,如果无法完成带入的话,可能会有很大程度的莫名其妙。

也许会随着二刷和三刷的进展,有些不同。

祝大家观影愉快,我明天去2刷看看。

——————————

极度致郁。看完电影3个小时之后,我才哭出来。

在我看来,这不是讲一个纯粹的少年故事,更像是

一个被这个世界不断施加压力的社会人,用少年的心,进行反抗的故事。

最后那句“我们已经没事了”,看的时候没反应过来,事后回顾才让人泪流满面。

真心祝愿大家都能找到,除了社会赋予你之外的人生意义。

——————————————————

电影后,有幸向新海诚导演提了一个问题

我的问题是:之前您的世界系作品,往往是主人公完成了成长,世界也得到了拯救,为什么这次反过来了。

新海诚导演回答大概有两个意思。

一是这个世界就是在向糟糕的方面发展,日本的天气极端情况也越来越多,我无法用虚幻的东西来欺骗大家。

二是帆高和阳菜,我并不想把他们塑造成好莱坞式的英雄,拯救了爱人,又拯救了世界。他们仅仅是一个想要拯救身边的普通人。


在奋斗路上小青年


看了天气之子,给点评价,希望能给想看电影的人们一个参考。

1.对剧情向执着的人,不宜去看

2.自觉得已经不中二的人,不宜去看

3.对电影有高期许的人,不宜去看

接下来是观影指南:宜放松无脑去看,冲着精致的画面和音乐以及自己心中那点少年时候的中二

整部影片剧情向很弱,诚哥讲故事能力海飞继续加油。感觉他在转型,在一步步从秒五、言叶、君名脱离出来,这次转型不是太好,讲的故事偏中二了点。

可喜的是,画质和音乐一直保持精美的程度,可能有人觉得在看ppt,但在我这里是一种绝佳的享受。




嘀嘀电影


《天气之子》讲述了16岁独自闯荡东京的男孩森岛帆高,因为生活所迫最终只能加入在船上遇到的大叔开办的杂志社打工,而这本杂志主要是取材东京发生的超自然现象。帆高偶遇早前帮助过他的女主角天野阳菜,后者则因为过去一次偶然的经历成为了拥有改变天气能力的“天气巫女”。东京连日暴雨不断,帆高便与阳菜合作,通过为他人实现晴天的愿望来赚钱。与阳菜的邂逅,也改变了帆高黯淡的生活,他们互生情愫。



  只是,阳菜的能力并非全无代价,她只能依靠牺牲自己来换取异常天气的真正改变。当阳菜献祭出自己的存在,身体完全液化消失,东京终于结束了漫长的雨天,开始放晴。这时男主角面临的一个艰难抉择是,不惜将东京淹没,也要救回女主角,还是牺牲女主角,换取东京的晴天?



  结尾男主角经历重重险阻,选择让东京成为泽国,也要换回女主角的生命。在他眼里,拯救世界什么的,远没有他所爱的人的生命重要。



这部电影在向观众表达,理性的成年人社会,总会使人不自觉忘记了情感的力量有多强大,多美好。


减肥深排营


这部电影很一般,不论剧情还是其他方面。这种动画片。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啰嗦,剧情比较松散,故事也不是很吸引人,无聊去看看还可以,但要想有什么很高的期待,你就会很失望。这种电影注定是小众电影,只有很少数的一部分人会比较喜欢,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一般,有很多人一看是动画片甚至连看都不想看。很一般的电影,无聊可以去看看,我的推荐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