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禁捕十年,全面休养生息?

岁月年华9475


你好,感谢邀请,我是三熊短剧。

今年1月1日,巢湖渔业生态市级保护区就率先在巢湖流域实行永久全年禁渔。截至昨晚,保护区渔船全面退捕,共退捕渔船2144艘,收回《内陆渔业船舶证书》2144本,按方案要求依法予以注销。拆解船只2144艘,保护区渔民全面退出。共1342户渔民签订协议,发放补助资金27862.4万元。

今年5月“交船上岸”的陈明安,9月份拿到了一次性28万元的补助资金,回到了自家的水产小店里过上了“后渔民时代”生活。

据了解,从2015年起,巢湖非渔业生态保护区的包河区就已开启了“渔民上岸”工程,这些年里,包河、肥东、肥西已先后有数千户渔民陆续实现了身份的转换,到明年1月1日,剩余96艘捕捞渔船都将全部拆解,整个巢湖将实现全域全年禁渔。三问禁渔后巢湖渔民怎么办?出生于1992年的陈长勇从小就在父亲陈明安的渔船上长大,大学毕业后他成了巢湖渔政协管员,这样的选择,让他从原来的捕鱼参与者,变身为巢湖护鱼者。每当收到热心市民举报时,不管什么时间他们都要第一时间出动,尽管辛苦但陈长勇更觉收获很多,“巢湖养育了我们,现在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哪怕是尽一点微薄之力,让她变得更美更好。”

未来合肥市将做好退捕渔民社会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照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退捕渔民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加强对退捕渔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创业指导培训和跟踪服务。

四 问禁渔后影响大家吃鱼吗?十年全域禁渔,不少市民就担心了:那以后我们吃鱼怎么办呀? 别担心,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陆剑锋的解读,一定会让你吃颗定心丸。“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457.66万吨,其中养殖产量4991.06万吨,捕捞产量1466.60万吨。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量比例为77.3:22.7。而淡水捕捞量为196.39万吨,仅占淡水产品总量3156.23万吨的6.2%。”换句话说,宏观上来看,其实目前捕捞的水产品对我们整个餐桌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小的。除了禁渔,还将有哪些方式能够呵护好我们的母亲湖呢?

据巢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加强巢湖水生态监测评估,拓展监测范围,将银鱼、青虾、白虾、毛鱼等一年生或短生长周期水生生物及其食物链上下游生物纳入监测对象,规避巨量小型鱼虾集中自然死亡所带来的生态风险。此外还将加强巢湖水生生物养护,实施科学增殖放流,有效延伸水生食物链、提高水域生物多样性水平。人工增殖放流和人工鱼巢的设置也在今后的关注重点之中。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叶琳玲 唐萌记者手记巢湖休养 功在千秋再过54天,巢湖将在历史上首次实现全年全湖禁渔。这样的消息令人振奋。正如生态专家所述,让长江休养生息,让巢湖“休养生息”,功在千秋!身处长江流域的巢湖,是合肥人的母亲湖,更是大湖名城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合肥长远利益出发,科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合肥亦需要让巢湖“休养生息”,恢复巢湖生态环境。这样的消息让人感动。“希望家乡的这片水能变得更好。”这是一位老渔民的朴实话语。一辈子在这片水域里打拼,告别渔民生活,他们的心中必定万分不舍,但他们却能如此通晓大义。“要努力让渔民上岸后没有后顾之忧。”政府正尽其所能弥补渔民的损失,并努力通过“组织再就业培训”等各种方式,实现从“授人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这样的消息更让人看到希望。

连续10年禁渔有助于巢湖水生生物资源数量加速恢复,以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快的见效和最佳的成效,还巢湖人民水清岸绿生态优的环境

我是三熊短剧,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大家有不同见解,请留言,我们共同学习,感谢关注!


三熊短剧


首先要说明,禁渔不仅仅巢湖,而是整个长江水域,在我国淡水水产养殖规模其实早已远远远远超过野捕,长江水域全面禁渔对淡水水产市场供给侧的负面影响很小很小,反而有助于统一标准,规范市场。

而正面影响就十分显著了。

首先是对渔民。

随着长江生态恶化和生产力极速降低,渔民的渔获也一年不如一年,下水无鱼上岸无地,山穷水尽。若要求生存,就难免使些滚钩电鱼绝户网的歪招,竭泽而渔导致生态加速恶化,恶性循环。

渔民们靠渔业本就难以生存,长江十年禁渔令一下,长江沿线各地方政府定会有积极的政策帮助渔民转产改行,也是帮助渔民走出日薄西山的职业,重新找寻谋生之路。

其次是对长江生态。

淡水生态系统脉脉一线,本就极易受到干扰,长江又流经我国人口密度极高的区域,捕鱼航运建坝修桥采砂取水排污……影响因素极多。若能禁止捕鱼和采砂,合理规划航运取水排污和建设,尽可能缩减人类活动的影响,对长江生态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正面影响。

禁渔是关乎重建长江健康可持续鱼类群落的重要举措,对生态的影响不言而喻。

然后要重点提一下淡水豚。

在长江生活着两种极度濒危的淡水哺乳动物——白鱀豚和长江江豚。长江大开发几十年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锐减,目前徘徊在一千左右,时时能看到伤亡信息,而被称为长江女神的白鱀豚已经很难见到踪迹,距离灭绝一步之遥。

两种淡水豚均以长江中的鱼类为食,日趋减少的食源是制约其种群增长的要素之一。长江大范围长时间的禁渔能有效地改善“人与豚争食”的场面,为淡水豚多留出一线生机。

淡水豚更为严重的致危因素是非法捕鱼造成的误伤。每年发现的淡水豚尸体中,由滚钩电鱼迷魂阵等非法捕鱼措施造成的伤害都占了多数。非法捕鱼自然是由渔民主导,除了抓到现行外,很难从根本上遏制,这次全面禁渔正提供了从根本上清查遏制非法捕鱼的良好时机,对淡水豚保护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出于长期关切的所见所闻,我曾对长江生态保护全然丧失希望,觉得在我有生之年长江大抵会变成一渠没有生命的死水。

一道禁渔令虽不及时但很有用,亡羊补牢,希望为时未晚。

希望长江禁渔起到良好的效果,也希望还会有更多更有力的保护措施得到贯彻。


蜀乡寻行


但仍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靠忠庙的渔民现在都买了快艇,渔民看渔政一走,快艇下湖,只要一小时,收入几千!这是内部消息。


洪以诺


我觉得有利必有弊,不能单看周围鱼户的收益,而应该看周围生态的改善,以至于对后期更好的捕鱼做打算。要建立起世世代代都可以捕鱼的有机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