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交通发展再提速,为市民打造满意的交通

时至今日,交通的发展,早已脱离了单纯的“致富”需求,更是大发展进程中的“刚需”,刻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城市交通难题如何破解?新时代城市交通治理能力如何提升?在出行问题上,今年以来,渝北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以国际临空大都市建设为统揽的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在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加快公共停车位、人行过街设施、步道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交通缓堵、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化解,为市民打造满意的交通。

强化交通堵点治理 优化空间赢时间

渝北地处主城核心,扼守空港门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临空大都市,也面临着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难题。近年来,渝北区在功能疏解、公共交通、交通管理等方面同时发力,交通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渝北区全面加强交通设施建设。2019年,渝北区累计投入2800万元用于交通组织优化和堵乱点治理工作,学校周边的通行效率提升了8.96%,拥堵指数明显下降20%。

今年6月,渝北区公安交管部门对同茂大道、秋成大道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和地面标线进行微调,使得路口左转前往渝北巴蜀小学方向的通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高峰期平均每个红绿灯周期多通过10辆小汽车,每小时可多通过400多辆小汽车,极大地缓解了该路段的交通压力。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渝北区先后完成了红锦大道、金山路、龙华大道等12条主次干道的交通设施规范化和信号配时专业化。先后开展了5期“缓堵治乱”工作,完成兴科大道翠苹路片区、金龙路、武陵路片区等片区和路段的交通优化组织;完成中渝?梧桐郡片区、同茂大道沿线、金港国际商圈、风情大道与嘉州路等片区交通组织优化工作,有力缓解了龙溪、龙山、龙塔以及两路片区老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实现人车行停有序化。

“现在开车出行、回家有多条路可以走,道路通畅多了!”几乎每天都会从兴科大道翠苹路片区驾车经过的吴先生,觉得渝北的出行体验越来越好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的投用,正稳步提升着市民车行渝北的通畅感。

以规划引领优布局 交通路网发展稳步推进

看得见的改变,一天天发生。今年以来,为全面构建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渝北区全年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6个,新增道路20公里,建成区道路里程达到756公里。1-11月完成投资约54.05亿元。

在市级项目方面,渝北区扎实开展市级在区重点项目交地工作,椿萱大道、甘悦大道、9号线等4条轨道项目顺利推进,仙桃数据谷北立交开工建设,新南立交建成投用。秋成大道、观月路大桥东连接段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铁路枢纽东环线龙盛站完成建设,三环高速、渝长高速扩能、南两高速等项目提速推进。

在区级项目方面,渝北区悦港大道等13条主干道,学成北路、横一路、东湖大道等84条次(支)道路,工职院以北片区基础设施PPP项目等4个片区道路提速建设,打通了旗山路北段、松鹤路等城市断头路8条,建成投用兰桂大道步道、萱华路步道等3条人行步道。兰馨大道人行地通道、盛景天下人行天桥开工建设,新南路卜蜂莲花地通道即将完工。

同时,渝北区还建立了城市提升基础设施前期项目库并滚动实施,今年以来,编制完成《渝北区山城步道建设规划》《海绵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7个规划研究,完成金域蓝湾人行天桥、黄龙路等六大片区交通缓堵改造工程等市政项目方案设计。全区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行效率明显提高。

打出“组合拳” 新增1855个公共停车位

停车难一直是民生的重点问题,也是城市治理的难点问题。为切实保障民生,解决停车难问题,2019年,渝北区统筹推进23个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完工公共停车场6个,新增停车位1500个。

截至目前,已完工空港新城新建体育场馆地下停车库、犀牛宾馆地块智能停车楼、双兰地下停车库、渝鲁大道桥下停车场、翠屏路停车场、时装小镇停车场等6个项目,新增公共停车位1855个;香港置地中央公园东侧停车场、耍坝地下停车库、空港园区碧湖路智能立体停车场、余松路小游园停车场等其余项目正在推进中。

同时渝北区持续做好公共停车场项目储备论证工作,通过现场踏勘、全面摸排,对用地权属、地形条件及周边停车需求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挖掘新的停车场建设地块,科学储备论证了凯歌二支路公共停车库、木耳公租房公共停车场等项目。

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努力实现公交“优先路权”

在城市道路资源有限、机动车辆不断增多、城市拥堵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渝北区积极推进公交站场建设,努力实现公交“优先路权”。重点推进了红旗河沟、沙坝等公交枢纽站及台商工业园、口腔医院等公交首末站建设。同时,渝北区常规公交进场率达到70%以上,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

为了让居民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渝北区积极落实城市重要路段和高峰时段的公共交通“优先路权”。建成机场路、红石路、渝鲁大道等在内的公交专用道50余公里,完善沿线交通标志标线施划、固定及移动智能抓拍设备布点安装等公交优先通行管理设施投入。在城市次支道路公共汽车停靠站点100米内,取消占道停车,着力解决公交畅达问题。高峰时段公交平均运营速度提升20%,达到20公里/小时。

“我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这比自己开车快15分钟以上,既便捷又实惠。”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