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两门手艺,一个能让破瓷重圆,一个流失日本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 守艺派


​你将打开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在这个快餐为王的时代里,
鲜有人愿意费力修缮一个毁坏的物什。
可是老物不单有独特的味道,还包含很多特殊的感情和记忆。
手艺·修复 ▼
( 观艺术百态,看芸芸众象)



中国历史上有两门手艺:

锔瓷和金缮,

这两门都是极高超的修补技巧,

深刻阐述了残缺也是种美。



老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这出处便是锔瓷这门手艺,

它的工具之一就是金钢钻。

历史上有记录的锔艺,

最早出现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

繁华闹市街边便有人一位锔匠。


锔瓷工艺简单来讲,

就是利用各种工具,

修补破碎的瓷器,

像补衣服一样。




把碎片和本体对齐,

用线绳固定住,

接着拿杆钻,

用弦绕在钻杆上反复旋转,

直到钻出对称的小槽。



接着把铜丝敲成锔钉,

两头的折角长度,

要与瓷器胎体厚度相对应。



再用铁锤将锔钉从瓷器的外部,

敲入之前钻好的小孔中,

最后外面抹上油灰。


其实这门手艺并不只用于修复,

作为瓷器帝国的中国,

各种大型瓷器享誉世界。

但在前期,大型物件很难一次成型,

工匠们便想出将大器烧制成几部分,

之后用锔钉连起来的方法。



明代还只能将钉锔在外壁,

康熙后锔钉开始出现在内壁,

从外面根本无法看出。

在清朝后期锔瓷更是出现一门绝活。



锔补绝活起源于八旗子弟。

八旗贵胄多贪图享受,

喜爱摸索攀比古玩。

偶然失手把珍藏的紫砂壶碰裂,

必然找来锔匠修补。




这些大户人家只在乎好看与否,

全然不在意花费多少。

于是锔匠为了多得几个赏钱,

原料无所不用其极,

金、银、铜、铁统统拿来做锔钉。



技艺高超的会顺着裂缝发挥,

锔出一枝梅花,或一簇桃花。

给单调的茶壶平添几份生机,

瞬时这类壶身价倍增。

掀起锔活秀的风气。



从这时开始,

锔瓷手艺分为两类活:

一是常活,也叫粗活,

给百姓日常用品锔瓷修复。

所用的工具都大而糙、清一色的铁钉。



二是行活,也叫秀活。

注重艺术加工,

专为达官贵族们享乐而服务的细活,

工具小巧精致,

锔钉美妙绝伦,种类繁多。



民国时期锔补手艺发展到高峰。

有钱人会特意在新买来的,

紫砂壶中装满黄豆,

用水泡黄豆等它吸水膨胀,

把壶壁自然撑开有了裂缝,

再找匠人用银钉锔成花纹,

有的还要把壶口、壶柄都加上装饰。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穷人家的锅碗瓢盆也懒得修,

不愿再找锔匠。

同时随着达官贵族的没落,

与之紧密相连的锔补自然也日薄西山。

如今只有为文物修复的地方,

还有为数不多会这门手艺的人。


与锔瓷手艺紧密相连的,

是另一门失传的手艺:金缮。

原本也是中国传统的修复手艺,

后来传到日本被发扬并流传。



金缮本多用于陶器、紫砂的修复,

属于漆器的一种。

中国后期瓷器蓬勃发展,

所以锔瓷兴而金缮没落,

这门手艺后来也逐渐失传。



一定程度上和文化也有关系,中国更钟爱于圆满、和谐、统一,所以锔瓷会发展到让人看不出来的“暗锔”。而日本崇尚残缺美,觉得要用更美的东西去填补残缺,不必掩盖。



如今中国的金缮技术,

大多都是从日本那里学的。

中国的China是瓷器的意思,

而日本的Japan则有漆器的含义,

由此可见一斑。


锔瓷靠的是钉,

金缮用的是漆。

无论是粘合碎片,

亦或是上金漆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修复时要先用天然大漆粘合,

之后表面再敷以金粉或金箔装饰。


有位老人曾说:

以前穷,东西坏了都是修修补补,

一辈子就过去了;

现在富了,你们都懒得修,

连感情也是一不满意就换新的。

所谓人生,不单单是未来,

还有你的过去,

只有把曾经的坑坑洼洼修补好,

才能抬头挺胸的向前走。





〖守艺派〗

观艺术百态 看芸芸众象

传承|艺术|视觉|匠心|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