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统府”的字是蒋介石所写?

南京“总统府”办公楼至今不知为何人设计。南京解放前,该办公楼大门门楼上先后悬挂过“国民政府”“总统府”几个字,其究竟为何人所书,也一直是个谜。

说法一:谭延闿书

据时任“总统府”展览研究部部长刘晓宁说,“国民政府”四字的字体,几个时代是不同的。在大门建成后的1929年12月,是柳体略有魏碑的韵味,“民”字一侧,还加了一点。四周镶有边框,远看像一块匾。从某种程度上讲,谭延闿是国民党内的四大书法家之一(另三人是吴稚晖、居正、于右任)。由他来写,不管从资历官职,还是从书法造诣上来说,都是合适的。根据史料记载,这四个字一直挂到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1938年3月,日军扶植的一个伪政权“维新政府”在这里成立。于是,大门门楼上,原来的“国民政府”四个字被铲去,挂上了据说是汉奸文人书法家江亢虎书写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八个字,四周也镶有边框,字和框上都镀了金。1948年5月,蒋介石当选总统后,国民政府四字要更换成“总统府”三字。由于要赶在总统就职大典前挂上大门门楼,所以,就由原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周钟岳写了“总统府”三字,用木头锯出,表面再贴上金箔,草草地钉在了大门门楼上。

据了解,目前能看到的谭延闿的书法真迹在中山陵墓道上的碑亭里,巨碑上写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落款“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而这些字的书法风格与“国民政府”这四个字还稍有出入。

说法二:谭延闿胞弟所写

第二种说法竟是谭延闿胞弟谭泽闿所写。据称,国民政府成立后,在1929年新建国民政府大门时,要悬挂“国民政府”的招牌,“国民政府”四个字,自然要请书法大家来写。文官处立即就想到了原国民政府主席、时任行政院长的谭延闿。谭延闿写成之后,觉得很不满意,就对文官处的人说:“我的字比不上我家五爷,他才得到翁同龢的真传,现他在上海卖字,你们到上海去找他写吧。”这位五爷,就是其胞弟谭泽闿。国府文官处人员立即赶到上海,请谭泽闿写就了“国民政府”四个大字,付给润笔费4000块大洋。民国史上的“一字千金”,就来源于此。

这四个字用金属制作,镌于一块有水泥边框的“匾”上,字和匾的表面都贴了金,远远看去,闪闪发光。这块匾一直挂到抗战时南京沦陷,才被日伪政权换了下来。1945年“还都”后,匾不知去向,就用紫铜另制四字挂在门楼上,这四个字,就是当年谭延闿先写的那四个字。1948年5月,总统府要换招牌,蒋介石对自己的书法一向自我感觉很好,就打算自己亲自写。后来想想不行,怎么自己当总统自己写“总统府”的招牌呢?这不符中国的传统。于是就又想到了已故主席谭延闿。随即就吩咐人集了谭延闿写的“总统府”三个字,“总”字,就是集的中山陵碑亭中的字。再用木头锯出贴上金箔后,匆匆挂上了大门的门楼。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谭泽闿,他的书法真迹自然不为人知。事实上,现在“文汇报”三个字乃是出自谭泽闿之手,其书法风格与“国民政府”这四个字也不尽一致。

说法三:蒋介石所写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国民政府”四字起了变化。这一次挂上去的“国民政府”四字,已不是1937年前的那四个字了,边框也没有了。稍稍加以注意,就发现两种字体大不相同。原有的四字,字体圆润饱满,笔力柔和。而现在的四字,字体则有点像瘦筋体,笔画如刀削。据传是蒋介石自己所书。以蒋介石当时的地位,如日中天,成为大权在握的“战胜国”的国家元首,写这四个字也属正常,而且有人认为这四个字还真像蒋介石的字。但同时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称,蒋介石很喜欢题字,也有人认为这四字很像他写的字。

究竟“国民政府”四字和“总统府”三字是出自何人之手?现在看来,仍是众说纷纭,恐怕暂时还是一个谜。(来源|《读者报》 作者|韩红林)

走过万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欢迎订阅2019年《读者报》

邮发代号:61—98

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读者报》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猫》杂志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