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阳:村级“大喇叭”农村防疫效果好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林锦成 谢伟)“不聚餐不聚会……确实需要外出的一定要戴好口罩,口罩的深色面要朝外,口罩上端鼻梁钢丝要捏好。”最近几天,广东惠州惠阳各乡镇里,这样的宣传口号通过村级“大喇叭”不间断地播放着,防疫宣传的声音传到了村(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不少乡镇村口也都设有宣传点,现场派发防疫宣传单、口罩等物品给群众。


惠阳村道上的村级“大喇叭”

  村级“大喇叭”早中晚定时“工作”

  村级广播站“大喇叭”是惠阳平潭镇的特色,目前该镇新圩村、新田埔村、红光村和阳光村都设有村级广播站。为打好防疫宣传战,这四个村每天都有专人进行广播,确保防控信息应知尽知。

  同时,平潭镇还利用巡逻车每天到各村循环播放防疫宣传短片,叮嘱村民避免人群聚集,停办庙会、集市,劝说乡亲不摆席、少串门,加强大家防控意识。其中,村级“大喇叭”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定时播放防控宣传音频;线下设置流动宣传车辆自早上8点到晚20点到各村居巡回播放。

  不仅在平潭,惠阳沙田等镇的村级“大喇叭”、流动宣传车连日来也一直在“工作”着。在惠阳区良井镇各个村庄,则还有另一幕:一群佩戴口罩、手持喇叭的村干部、社工,用客家话巡村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

  良井是惠阳农业大镇,相比其他乡镇,工厂企业较少,农业占比较大,人口也以本地人为主,外来人员较少。用客家话广播疫情收到了不少好评。“用客家话广播疫情防控知识,很接地气,一些老人家也能完全听懂。”良井许多村民如此表示,这些天来,他们不仅让家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还让外嫁女儿不要回娘家探亲,尽量减少外出,走访亲友就免了。

  此外,该镇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思路,全方位抓好机关内部、村居范围、工厂企业、中小学校相关人员的排查防控工作,并实施“一日一报”制度,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线索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掌握。

  村口设宣传点,现场派防疫传单

  在惠州机场、平潭圩街等重要路口和入村口部署了9个防控宣传站点,站点内设置党员示范岗,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病毒防疫宣传。

  “乡亲们,疫情防控知识赶紧了解下”,在平潭解放老街口,平潭镇的党员志愿者陈桂坤正在向过往的群众发放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宣传单。他一边发着宣传单,一边不忘提醒群众要注意带好口罩,要勤洗手,戴口罩,多锻炼。看到过往没有佩戴口罩的群众,他不忘赶紧送上几个。


村口的宣传点

  记者注意到,陈桂坤身后的有一个简易的大棚,上面写着“平潭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宣传点”,里面配有口罩、温度计、热水等应急物资,桌面上还有“党员示范岗”的台牌。

  据陈桂坤介绍,这个宣传劝导点是这两天紧急搭建起来的,为了给过往的群众提供一些简单的物资,也是为了宣传劝导过往群众,注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记者了解到,截至28日上午12时,平潭全镇去过湖北并于12月31日后返回平潭人员共41人;经卫生院体温检测,体温均正常,健康情况良好。

  经排查企业,全镇有244名湖北籍人员于节前返乡,其中8人为武汉籍人员;182名湖北籍人员将于节后返岗,其中7人为武汉籍人员,当前已要求企业通知其本人于节后等待通知再返回广东,且必须通过健康体检正常的情况下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