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这部电影中犹太人为什么不装成德国人逃亡呢?

哲爱艳


钢琴师这部电影其实不单单是一部纯粹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历史史诗,电影描写了一个来自波兰国籍的天才少年在纳粹德国的折磨下活下来,并且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的故事,说实话最初看到这个电影有一种深深的惋惜感,因为钢琴师的不幸,出生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更因为那个被他钢琴声音感动的德国军官救了他一命可是后来依然被苏联军队绞杀的场景。

电影的历史背景其实就是二战时期,其实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德国人为什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本就是犹太人的经商天分使得德意志的普通百姓羡慕嫉妒并由此产生了强大的怨念,犹太人就是如今位于中东地区已经建国的以色列,这个弹丸小国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是其实从古至今以色列的名字就从没有被历史抹去过。

二战前期的德国经济已经衰退,那时候的德国虽然谈不上民不聊生,但是当体土著居民的生活状态确实不太好,然而相反的,同一条街道上的犹太人的生活条件远远优越于德国本土居民,同样的做生意做买卖,德国人的东西一定卖不过犹太人,久而久之的贫富差距被拉大,达到了贫富悬殊的地步,所以德意志的民族仇恨就在那个时候萌生了,希特勒只不过是推动者和履行者,在他的煽风点火之下才有了后来震惊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但是其实德国人本不应该把贫穷的原因归咎于犹太人,大家都知道,犹太人天生会做生意,为什么呢?可能是跟他们的信仰有关,基督教,犹太民族的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诚实守信,宗教的条条框框非但没有束缚犹太人的经商之路,相反他们的诚信和睿智却是一次又一次打动了全世界和他们打交道的人,所以说犹太人会赚钱的传闻不是假的,但也不是没原因的。

只不过被民族仇恨和贫富差距的怨念蒙住了眼睛的德国人当时可不这么想,于是在希特勒的煽动下,当时的德国全民都有这样一种变态的想法:那就是德意志民族的血统才是唯一纯正的血统,其他的民族都是下贱的,尤其是寄居在德国本土的犹太人,他们用卑贱的血液赚取高贵的德国人民的钱,这是不可容忍的。

在民族仇恨的挑拨之下,德国人开始到处抢夺犹太人的财富,那个时候的德国乱得不成样子,二战的爆发让犹太人从此再无安生之所,如同羊群被打散一样,犹太人当时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逃难,这其中就包括我国的哈尔滨和上海,奇妙的是哈尔滨和上海是历史上少有的两个没有大地震的城市,犹太人常说这是上帝的保佑,未置可否。

而钢琴师就是在那个时代经历了一次次颠簸流离的生活,不单单是德国,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未能幸免于难,波兰,苏联,法国都遭到德国民族扩张主义的洗劫。钢琴师首先是家中惨遭纳粹灭门,接着他又四处逃难,朝不保夕,饿肚子,生病,后来被抓到集中营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而其间唯一一段让人感到温暖的小插曲就是那位年轻的德国军官,他被德军空袭后废墟中钢琴师的钢琴才华深深的打动,冒死一次又一次救下了钢琴师,掩护他活了下去,后来苏联军队反攻德国,强弩之末的德国没有了退路选择投降,年轻军官托人捎信给钢琴师求他救自己一命,可最终钢琴师到达枪毙战犯的集中营的时候也没能救下这位年轻的军官。

在钢琴师的心中,这位军官是个矛盾的存在,他既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又是让自己家破人亡的敌国仇人,也许没有救下他是好事,也许会让自己一辈子后悔,但是他也许没有做错。

电影《钢琴师》的历史背景,犹太人为什么会被希特勒关入集中营,让我们一同缅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战争中迎来曙光那一刻的激动和不易,希望能让全人类牢牢记住,不要再让战火重燃,和平万岁!










邻居家的小哥哥


可能在我们看来外国人,至少欧美人都是一个样子,可是具体的特征细节他们却能很容易的区分出来。而且逃亡过程中最最需要的是身份证明,不然一遇到检查就会身份曝光。在犹太人被送去其中营之前,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所有的犹太人被登记在册集中到固定的街区进行封闭管理。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没有假的身份证明逃亡以及好的逃亡路线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