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大师的撕逼,西斯廷教堂天顶画背后的阴谋、八卦

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都是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大师,他们两人虽然年龄差距较大,但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一个不可复现的盛世,两人之间有着不得不说的撕逼故事,这些故事里面充满着阴谋、嫉妒、爱与仇。在某种程度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精彩作品,比如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天顶画《创世纪》、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就是由这些故事成就的。

《雅典学院》 拉斐尔

古怪的天才与温和的朋友

米开朗基罗是一个古怪孤僻的天才,他的一生似乎都在某种冲突中,与他的艺术赞助人美第奇家族的复杂关系,在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教皇政权之间的摇摆,与傲慢的教皇朱利叶斯二世的争执,甚至与他的艺术同僚和竞争对手之间的戏剧性故事,这些都为他的个人传记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些素材刻画出了一个天赋很高却难以接近的艺术家形象。

拉斐尔则是一个正好与他相反的,性格温和的艺术家,就像你的朋友一样亲切。拉斐尔有着高超的技法,并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使他受到了委托人和其他艺术家的尊重。拉斐尔的艺术不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用悲壮的英雄主义去抒发内在的激情,而是有着宁静和谐的秩序,是盛期文艺复兴风格中新柏拉图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一种独特的结合。虽然拉斐尔的艺术生涯很短暂,但他的作品数量很多,他还经营着一个庞大的艺术作坊,这间作坊后来培养了很多艺术家,这些都让拉斐尔的名望和故事得以延续下去,尽管他的故事与米开朗基罗相比少了一些电影式的情节。

《圣母子》 拉斐尔

西斯廷教堂的阴谋

米开朗基罗最初成名是在雕塑领域,他在完成《大卫》雕塑后,很快引起了教皇朱利叶斯二世的兴趣,1505年,教皇委托他为自己建造陵墓,不过当米开朗基罗正在为陵墓雕塑挑选材料时,教皇对于赞助项目的优先次序发生了变化,教皇决定扩建圣彼得大教堂,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布拉曼特。

《大卫》 米开朗基罗

布拉曼特是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他是拉斐尔的朋友,也是米开朗基罗的一生宿敌。米开朗基罗在被迫停工后,勃然大怒,离开了罗马,两年之后,教皇又说服他回到罗马,绘制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在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中,据说是布拉曼特将米开朗基罗推荐给教皇,创作西斯廷的天顶画,因为布拉曼特认为这位雕刻家在画画时会遭到失败。米开朗基罗很气愤竞争对手的阴谋诡计,于是他用一件震惊世界的作品来回复所有的质疑,这就是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

《创世纪》包含了三百多个人物,由数个不同的主题连接起复杂的画面,天顶画人像密集,但并没有逼仄之感,米开朗基罗通过极富表现力的身体语言和灿烂的色彩呈现出史诗般的剧情效果。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可能是《创造亚当》,画中表现了生命火花的传递:上帝用手指碰触亚当,后者将从无生命的状态中苏醒。这是一个非常戏剧性的瞬间,这个令人感动的“传递”现在已经成为人类诞生的标志,经常被模仿和复制。

《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耗费了米开朗基罗的巨大的精力,从1508年5月直至1512年,他用了四年时间在18米高,500多平方米的天顶上画出了343个比真人高两倍的圣经人物。他还亲自造了脚手架——因为担心布拉曼特所建的脚手架不安全,每天携带着数百斤重的湿泥和颜料,攀爬到六层楼高的脚手架上,躺下来在天顶上绘画,这项工作给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西斯廷天顶画》 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天顶画的成功证明了米开朗基罗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雕刻家,他所创造的宏大壮丽的故事性场面也给盛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画家一些启发,比如年轻的拉斐尔。当米开朗基罗接近于完成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拉斐尔曾经举着蜡烛悄悄前去观赏,他在目睹这组壁画后,称:“有幸生活在米开朗基罗的时代”,拉斐尔还研究了天顶画的人物的塑造方法和戏剧性的组合方式,这些技法都被运用在《雅典学院》中。

《创世纪》与《雅典学院》之间的故事

拉斐尔受到教皇朱利叶斯二世的委托,从1509年开始绘制教皇在梵蒂冈宫的私人图书馆,前后历时15年共绘制了四个房间,从东到西分别是君士坦丁大厅、埃里奥多罗室、签字大厅和博尔戈的火灾室。四个房间中最负盛名的是签字大厅,拉斐尔在大厅的四壁和天顶上绘制了一组壁画,涉及神学、哲学、法律、艺术四个领域的知识,其中代表哲学的《雅典学院》被认为是拉斐尔的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古典精神的完美体现。画中一群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聚集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身边,讨论着各种关于智慧和真理的问题。

拉斐尔在开始创作《雅典学院》时,米开朗基罗正在创作《创世纪》,为了向同时代的艺术大师致敬,拉斐尔将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画进了自己的作品中。《雅典学院》中,画面中央左侧的是柏拉图,柏拉图的肖像酷似达・芬奇;柏拉图前方的沉思者是公元前6世纪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这个人物的原型是米开朗基罗。

不过米开朗基罗并不喜欢年轻的拉斐尔,两位艺术家在梵蒂冈的工作存在着竞争关系,米开朗基罗认为拉斐尔受宠是宿敌布拉曼特在背后施加的阴谋,并不是因为画技过人,同时对于拉斐尔在西斯廷礼拜堂“偷师”的行为耿耿于怀。在外界,体面、谦虚的拉斐尔也比不修边幅、脾气古怪的米开朗基罗更受到教皇的欢迎,这使米开朗基罗难免产生了一些嫉妒心理。拉斐尔尽管受到了古怪前辈的冷落,但在《雅典学院》快要完成的时候还是把米开朗基罗画进了自己的作品,人物的描绘甚至运用了西斯廷天顶画的风格,有着写实的光影效果和雕塑般的体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