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土豆下种,辣椒育苗,青菜摘收,春耕开始了

叶县 战“疫”之年农民欲从土地里“捞金”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丁需学 通讯员杨沛洁)

2月13日,在叶县廉村镇牛王庙村,农机手王红豪驾驶一台大型土豆播种机在田间作业,开沟、起隆、覆膜、播种一次性完成,车后留下整整齐齐的菜畦。当天下午,王红豪种完该村的70亩土豆后,又赶到刘宋庄村。

今年,廉村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土豆1700余亩。受疫情影响,大多群众无法出门,有土豆播种机的王红豪成了 “抢手人物”。他早上5点出门,一直要干到晚上8点。“就算累点也不能耽误了农时。”王红豪说。他戴着厚厚的口罩,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但精神头很足。

辣椒也是廉村镇产业调整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去年椒农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今年劲头更足。当天,廉村镇沙渡口村辣椒育苗基地,3台拖拉机在同时作业。

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大规模使用人力,他们提前整地、搭棚,为全镇3000亩辣椒育苗做准备。

“我们安排农活时充分考虑人员密度,一次不超过10人,每人间距3到5米,而且备好口罩和消毒液。”该村党支部书记宋运卿说,他们要按时保质地完成育苗任务。

当天,在龙泉乡多个村外的田地里,戴着口罩的村民在整理土地、喷洒农药等。该乡积极引导群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做好烟叶育苗的前期准备工作。

“趁着好天气,大家加把劲儿争取早点装车。”在任店镇柳营村大青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尚松鹏领着十几个戴着口罩的务工人员正忙着采摘大青菜。

自去年起,柳营村开始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搭建大棚53个,大青菜种植面积已达330亩。他们在区域作业实行严格消毒和人员测温登记,在人员戴好口罩后复工复产。如今,他们每天采摘大青菜1万斤,装车后连夜运往平顶山市区,有力地保障了市场供应。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叶县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恢复农业生产。为保证农业生产物资供应,该县办理运输车辆专用通行证130余张,农资供应充分,备有化肥7800吨,农膜450吨。此外,叶县还运用远程视频、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在指导群众防疫的同时,开展农技培训,推广良种良法,使得春播春种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