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千头线” 生猪出栏也能兼顾绿水蓝天

河南县域经济网讯:(范长坡 焦萌)养殖、畜牧,是在贫困地区生活的劳动者们想象力的有限延展。而根据2015年媒体公布的调查数据,畜牧业已成为国内第三大污染行业。怎样能使贫困户凭着这一传统劳作方式果腹、掘金,又兼顾绿水青山,守住叶县“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招牌?

“千头线”工程应运而生。所谓“千头线”是指年出栏一千头猪,猪的粪便进行处理后作为100亩田地的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发电或作为猪舍地暖的热源,是目前国家提倡的环保养殖方式,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叶县畜牧养殖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生猪调出大县,该县通过基地模式、分红模式、自养模式、代养模式、政融保模式,着力发展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业,激发贫困户养殖积极性。

叶县在推进“千头线”的同时还结合扶贫工作制定了奖励办法:年底前,凡建一条“千头线”(投资五六十万元)验收合格后,共计获得各项资金奖励25万元,还提供50万元不等的牧融保低息贷款。投资者要照顾贫困户就业,每年要为10户贫困户共分红两万元。

夏李乡岳楼村村民李建福流转了上千亩土地种了桃树、梨树等果树,今年投资建设了3条“千头线”,已经出栏了几茬猪。李建福已经安排了20多户贫困户就业,目前正在扩建另外两条“千头线”。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他的有机果树的种植面积也会随之扩大。下一步,他准备铺设管道,将沼渣沼液引到田间。

“‘千头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不仅解决了禁养区已拆除的养殖场的安置问题,也解决了周边芦笋、林果、蔬菜的有机肥料供应,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叶县扶贫办相关人员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