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走進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上李家村,家家戶戶養殖長毛兔成為了村裡新“時尚”,從曾經靠著一畝三分地維持生計,到如今有了特色養殖產業,攜著國家脫貧攻堅的“春風”,上李家村人對未來生活充滿了信心,攜手並肩奔跑在小康路上。
走進村民周化全家,十幾個縱橫排列有序的兔籠子裡,一隻只可愛的長毛兔正悠然自得地等待著主人投食,還有幾隻兔子在院子裡來回奔跑,不亦樂乎。
周化全告訴記者,家裡14只種兔都是村裡免費發放的,還免費提供了藥品、飼料,且每月專門有技術人員上門進行免費的技術指導。現在已經繁育了4只兔子,相信以後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周化全是村裡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為要照顧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經濟來源不穩定,生活困難。周化全聽說村裡免費培訓養殖長毛兔,主動自願報名。隨著14只兔寶寶的來臨,妻子在家裡就可以增加收入。
上李家村第一書記倉生龍說,“基地+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讓養殖長毛兔成為村裡特色養殖業的同時,也帶動周邊村子一起發家致富。
從農戶家再到樂都區壽樂鎮長毛兔繁育試驗基地,陪同採訪的倉生龍對記者說,去年9月,1200只長毛兔從“全國長毛兔之鄉”山東省蒙陰縣來到了青海。作為一項扶貧項目,經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的多方爭取,這些價值100萬元的長毛兔都是由蒙陰縣免費幫扶。這之前,他們已經帶領村民赴蒙陰縣進行考察、學習,基本掌握了長毛兔的養殖技術。
兔子來了,但是要安置在哪裡?對此,作為定點幫扶單位的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幫扶資金80萬元建設了樂都區壽樂鎮長毛兔繁育試驗基地,修建兔舍,購置兔籠和飼料加工機等。通過積極探索適合長毛兔在青海生長的各種有利條件,養殖規模從最初的1200只擴大到了4000只。倉生龍說:“現在山東兔都已經變成了‘青海兔’,長毛兔的死亡率從原來預期的30%控制在了10%以內,並且繁殖數量也比預期多出1000多隻。”
緣何要以特色養殖業不斷壯大村經濟,不斷鞏固脫貧成果。倉生龍說,當初看著村裡55歲以上老人因年齡限制,部分婦女因孩子上學、溫棚種植等原因,都無法外出打工,就計劃按“項目支持、集中育種、繁育到戶、基地帶動、農戶受益、集體創收”發展養兔項目,一年多時間過去了,村裡養兔發展模式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兔寶寶也陸續進入了村民家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基地產出的近500公斤兔毛以每公斤40元回收給了山東省相關企業,青海一代、二代長毛兔成功繁育出了近4000只,且按三年計劃無償供給上李家村每戶10只的首批65戶開始分散養殖,每年基地還將拿出收益的2萬元給村民“分紅”,5年共10萬元。
倉生龍不僅把長毛兔養殖搞得有聲有色,他一手建起的海東市樂都區青湖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也得到了好評。充分運用“互聯網+”,村民們已不用再為農產品銷售難而發愁。
上李家村村主任張仲平說:“青湖緣不僅幫助本村村民解決了銷路,還帶動周邊10個村,甚至吸引了湟中縣、湟源縣的一些農戶增收致富。”
沐浴著黨的好政策,如今上李家村已實現脫貧目標,前行在小康路上的上李家人生活也將越過越紅火。